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文教 > 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文化考察活动 > 走访系列报道
2003年系列报道十四:毛南族,徘徊在开放和传统之间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02日00:23  

  施晓亮/文 施晓亮 张晓伟/图

  

  惜土如金的毛南人

  毛南人以前不叫“毛南”,而是叫“毛难”。改名可能仅仅是为了字面上的好看。在九万大山,毛南人生活的地方被笼统地称为“三南”,即上南、中南、下南三个村。毛南人自己习惯把这片并不辽阔的大石山区叫作“大毛南”。

  “大毛南”其实并不大。桂北的九万大山和桂南的十万大山一样,都是大石山。那些大石山都是地上长出来的大个石笋,直陡竖崖的,没法攀登,当然也没法猎狩、没法采集、没法农耕。大石笋中间一块块或大或小有点土壤的地,叫作垌场,垌场里也是这里冒出一堆乱石、那里冒出一堆乱石,不成材不成料,又不像太湖石那样有美感,就是一些放哪都不合适做啥都不成器的歪瓜裂枣的怪石。

  千百年来,毛南人就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土里刨食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土地对于毛南人来说,与生命一样重要。只要看到哪块地方能种粮,毛南人扛起锄头就去垦,然后插根草作“地标”,这块地就是他的了。山地土层薄,一场雨就冲掉大半,为了保持水土,毛南人就用石块垒成保护墙。从山下往上看,只见石墙不见土;从上往下看,这一块块地小得就像鸡窝,因此,毛南人把这些小块山地叫做“鸡窝地”。这些“鸡窝地”利用率极高,毛南人不能容忍土地撂荒,谁要是撂了荒,村人就会把他看成懒汉。那些石缝石窝,毛南人也会从别处挑来泥土和农家肥,栽上几株玉米或几棵南瓜。常常在毛南人家门前看到用烂了的簸箕,里面装满了肥泥,栽植着葱、蒜和南瓜,就像城里人养花玩盆景一样。这些情景,让我们这些外来人颇为感动。

  淡之又淡的“少数民族”心态

  “很多研究毛南族的学者认为毛南族已经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了。毛南族没有自己的特色。”毛南族作家谭自安这样对我们说。

  不止听到一个人说起,毛南族是个非常开放的民族。这种“开放”,是相对周围的其他少数民族而言,毛南族比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汉化的速度也快。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很多人感到遗憾,但我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文字,毛南人就把汉字当作自己的文字来使用??在中华大地上,汉文化是最先进的,毛南人学汉语是相当勤奋的,一直以来,毛南人都盼望能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在很久以前,毛南人的祖先就想方设法不让外族的人把自己当少数民族看待。”县文联副主席谭自安这样说。

  在谭自安过去任教时的学校下南小学操场边上,有一块《谭家世谱》石碑,碑文中说,毛南第一大姓谭姓的祖先谭三孝来自湖南,并且先后在广东的高要和广西的河池当过县官和州官。解放后有关部门对此考证表明,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为什么毛南人要杜撰这个始祖的传说?谭自安曾就此请教过一位德高望重的族长,族长认为:当初毛南人为了参加科举,又怕汉人看不起而受影响,就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把自己说成是汉人的后代,并且说自己的祖先曾在明朝中过进士当过朝廷的大官。这种心态是对于一个弱小民族来说是正常是。

  谭自安说,“毛南族最大的官,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常委谭承项,从四十年代外出求学,一直隐瞒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回归’到毛南族。”

  这种少数民族的自卑心理,促使毛南人在读书学习时很刻苦。长此以往,毛南人的少数民族心理越来越淡化。

  谭自安说:“我小时候,总觉得‘少数民族’这个概念只属于其他少数民族而与自己无关。前些年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读书,同学们对我家乡的故事感到很惊奇,常常叫我讲毛南族的故事,直到现在通信通电话,他们还叫我‘毛南’,我在这些同学眼里,居然如此的新奇。现在,我终于明白,不管你如何掩盖,你总不能把一个民族的特质掩盖住,毛南族的一些传统文化还是挺有特点的。很多人不明白,就这么巴掌大的稍不留神就会踏出界外的地方,居然生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语言,居然生产了一种到其他地方就变味的‘毛南菜牛’的特产,这么一个开放的民族,居然保存着一种让人一看就有惊心动魄之感的很古老的歌舞??木面舞。”

  木面傩戏,为毛南民族生存而存在

  谭自安说的这种木面舞,比较正式的书面称谓应该叫做“傩戏”,因为跳这种舞蹈时要戴一种木雕面具而得名。桂北、贵南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种舞蹈,而毛南族的木面舞因为寄生在已有千年历史的“还愿仪式”中更具人文价值。

  在毛南语中,木面舞叫做“条套”或“肥套”。“条”是跳的意思,“肥”是做的意思,“套”是道场的意思。

  这种道场是一种还愿仪式。毛南族的每个已婚男人一生中都要做一次“条套”,如果这一代不做,下一代一定得补上。毛南人对此深信不疑。

  举行这样的仪式,主要是为了报答“圣母娘娘”(亦叫“万岁娘娘”)的送子之恩。毛南人认为,圣母娘娘是主管生儿育女的神仙,因此在娶妻时,都给这个神仙许下一个愿:如果圣母娘娘能送他们夫妇儿女,他们会供给娘娘很多供品来报答。

  “条套”的整个过程有歌有舞,很像一台大戏。这个大戏由20多个故事构成,里面的角色有代表瑶族的瑶王,有代表壮族的莫一、莫六大王,说明毛南族与周围其他民族和睦共处的关系;里面既有以农事为主题的生活故事,也有以男女恋爱为主题的爱情故事。

  这个仪式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因此,很多舞蹈动作都与性有关。毛南族有“生殖崇拜”的传统,前辈艺人在创作木面舞时,大胆地把性动作加入进去,他们在设计这些动作时,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做到了“乐而不淫”,这套舞蹈粗犷有力,充满着野性色彩。表演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可以观看,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性启蒙的教育。

  中国人对性一直非常忌讳,中国农民在这方面更是传统得近乎保守、僵化。而毛南人却能轻松地把这一主题展示在自己的乡人面前,而且非常直观非常形象,无论是观者还是演者都自然而然,毫不尴尬。

  由于师公表演时戴的是木面,他代表的是神,因而他的歌词、动作也不是出自他本人而是代表某个神仙,观众也是这样理解的。

  这也是中国最基层的舞台,舞台就是做道场的主人家里,观者和舞者零距离,可以相互交流,歌词是现场编创、发挥,人人能参与。

  毛南的大部分传统都消失了,只有傩戏顽强地保留下来。纠其原因,是因为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起来,毛南傩戏不是为了文化传承而首先是为了自知生存:我们去拜见孔子是带着文化的崇拜,而毛南人请来“圣母娘娘”还愿只是为了本族的传宗接代。

  现在在三南地区,条套依然很盛行。但师公都是年过半百甚至花甲的老人了,那场长达十年的恶梦,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的恐惧,现在他们搞这些道场也是半地下半公开。

  倒是前几年日本人不远万里来观看傩戏,对全套的木面舞惊叹不已。那次为日本人担任翻译的,就是时任县文化馆馆员的谭自安,他说他很受震动:“我这个人不爱歌舞,可是长达几天的傩戏我从头到尾看完了。这里面确实有很多文化!我想,如果有人慧眼识宝,来把它整理、编排一下,拿到北京,拿到国外,肯定非常轰动。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把它太当回事,我眼看着它正在一点一点地消亡。”

       文章来源: 齐鲁周刊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