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纳杰夫一清真寺爆炸 什叶派领袖哈基姆身亡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31日04:37 北京晨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医疗机构提供的消息说,伊拉克南部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纳杰夫29日下午发生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125人死亡,142人受伤,死者中包括伊拉克伊斯兰教什叶派宗教领袖、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巴克尔·哈基姆。
纳杰夫省长马塔尔30日宣布,已经逮捕4名嫌犯。其中,有2人是伊拉克前政权的残余分子,来自伊南部的巴士拉。另外2人是非伊拉克籍的阿拉伯人,同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有关系。
1 哈基姆尸体无法辨认
纳杰夫省长马塔尔30日在接受阿拉伯卫星电视台采访时宣布,纳杰夫警察已经逮捕4名涉嫌参与29日清真寺爆炸事件的阿拉伯人。马塔尔说,在纳杰夫爆炸事件中,凶手引爆了装在两辆汽车上大约700公斤的炸药、手榴弹和迫击炮弹。
29日纳杰夫爆炸的死亡人数统计数字急剧上升,北京时间30日中午时分,伊拉克官员在一家医院内向CNN记者展示了一份不包括哈基姆在内的124名遇难者的名单。报道称,随着该地区其他医院公布死者的统计数据,死亡人数可能还会上升。
纳杰夫教学医院院长哈米德说,很多死者被严重烧伤,已经无法辨认,同时,至少有142名伤者在这家医院内接受治疗。哈基姆的助手曾到纳杰夫教学医院寻找哈基姆的尸体,但根本无从辨认。
2 袭击目标是哈基姆
29日是星期五,正是当地居民像往常那样聚集到阿里清真寺内的日子。哈基姆在阿里伊玛目清真寺做完礼拜后,由数名保镖陪同走出清真寺南门,这时,早已安放在南门的汽车炸弹被引爆,哈基姆等人当场丧命。据报道,哈基姆平时进出阿里清真寺做礼拜或参加其他宗教活动一般多走南门,极端分子正是摸准了这一规律,才选择在南门哈基姆必经之地下手的。
目击者告诉记者,道路被炸出一个巨大的深坑,百米之外房屋的玻璃都被震碎。有两辆汽车被炸飞到马路对面四轮朝天。据目击者回忆,他们看到一名男子开着安放炸弹的车从单行线逆行开到清真寺附近,把车停在哈基姆的车队旁。这名男子下车之后很快就消失在人流中。过了没一会儿,这辆汽车就发生了爆炸。
3 目击者描述现场惨状
记者在现场看到爆炸后的景象惨不忍睹,救援人员从阿里清真寺外的地上抬走了多具尸体,许多满脸是血的伤者在爆炸现场附近徘徊。爆炸发生时正在清真寺里的阿穆里说:“我当时正在清真寺里做礼拜,突然感觉到了巨大的爆炸。我跑到街上,发现地上到处都是尸体,满眼看去都是残肢断臂。”
爆炸发生后,惊恐的穆斯林乱成一团逃离了清真寺,大家都害怕会再有爆炸发生。街头的许多人都惊慌得开始哭泣。许多群众自告奋勇在现场进行着救援工作。
4 哈基姆曾7次遭暗杀
哈基姆是前萨达姆政权时期美国承认的伊拉克6大反对派中第一位被暗杀的反对派组织首领。
哈基姆1939年生于纳杰夫市,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伊什叶派著名精神领袖穆哈辛·塔巴巴伊·哈基姆伊玛目之子。哈基姆家族由于其宗教影响力和长期从事反政府政治活动,此前已有近30名家族成员遭萨达姆政权的暗杀。哈基姆自幼熟读经书,精通伊斯兰教法,并对伊斯兰教很有研究,一生中著有多部有关伊斯兰教法的书籍,是伊拉克什叶派中著名的宗教人士。与此同时,哈基姆也是伊政界的著名人物,一生中曾两次入狱,7次遭到萨达姆政权的暗杀,其中包括动用战斗机对他实施暗杀,但哈基姆每次都奇迹般幸免于难。
1980年,哈基姆为逃避萨达姆复兴党政权的镇压,通过第三国秘密逃往叙利亚。同年10月,哈基姆流亡至伊朗定居。今年5月10日,哈基姆在伊拉克战争后结束了他在伊朗长达23年的流亡生涯重返伊拉克。
重返伊拉克后,哈基姆虽反对外国占领伊拉克,但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用武力赶走外国占领军。
涂龙德 中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