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造“生命方舟”――目击抗洪抢险演练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6日04:36 中国青年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2003年6月15日上午,沈阳军区某舟桥团三营营部,红色的防汛值班电话骤然响起。
守候在电话机旁边的营长,接到防汛值班室的紧急通知:马市大桥被冲断,部分群众被洪水围困,命令你营在马市渡口架设50吨浮桥一座,并解救被困群众。
急促的警报声响起,打开器材库,穿上救生衣,冲锋舟、救生圈、橡皮舟、气压植桩机、险情探测仪、探照灯、塑料编织袋等各类器材火速装车。
8分钟后,一辆辆满载抗洪器材和官兵的铁马舟车、运输车,风驰电掣驶出营区,分3个梯队奔向险情地域。
2003年的雨季,一场以抗洪抢险为实战背景的综合演练开始了。参加演练的沈阳军区某舟桥团,2000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之一。
进入汛期以来,为保证一有险情,部队就能立即出动,这支部队在实战演练的同时,对所属的机械、车辆、抗洪器材逐一进行了检查、维修和保养,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冲锋舟操作手、救护人员的体能、心理训练。教员每天还运用多媒体教学程序,对官兵进行模拟抗洪抢险演练,官兵们对自己身边的危险区域了如指掌,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什么地方老百姓多等等。极有针对性的演练,让战士们对这场“考试”胸有成竹。
9时48分的鸭绿江,水流湍急。
随着参谋长指挥旗的摆动,300余米宽的江面上,顿时马达轰鸣。
“落水‘群众’下落不明。”水中救护组出发了,冲锋舟劈波斩浪向前冲击。
“前面大树上有人呼救!”观察救护员大喊。冲锋舟逆水缓缓靠近目标救起‘群众’。
“洪水冲刷着大堤,堤防危急!”植桩固堤组的战士各就各位,只听“哒哒哒”几声后,一米多长的木桩硬是被压进了河堤里。
还是只用了8分钟,一根根木桩、钢桩被多用途气动植桩机快速压进堤坝,官兵们迅速用杂草、草垫护住被波浪冲刷的大堤,危险堤防转危为安。
“洪水即将从堤顶漫过!”险情迭起。只见一队身着迷彩服的士兵跑步上堤,在堤顶加上一个空水袋,铺设、充水、锚固,一气呵成,转眼间,一条人造堤便稳稳地立在大堤上。
洪水,猛烈地撞击着堤坝。“堤坝险情探测仪”派上了用场,只见险情探测组的一名战士快速安装好随身携带的计算机、打印机,另几名战士不停地在堤坝上等距离地钉上十几根铁棒,然后用电线连接,电流通过铁棒不断向堤坝放电,计算机很快就打印出一张彩色电阻率图,图上清晰地反映出堤坝上哪里有孔洞,哪里有裂缝。指挥长根据测探出来的堤坝险情图,立即制订出抢险方案。
浪花和涌涛之间,身穿橘红色救生背心的“弄潮儿”们如入水蛟龙。30分钟下来,人员装备丝毫未损,任务顺利完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