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从“张扬导演”刷屏,说网络诈骗风险

原标题:从“张扬导演”刷屏,说网络诈骗风险

3月1日,一篇“张扬导演,我爱你”的文刷爆朋友圈。

文章里穿插了很多自带流量的词,比如“三毛转世”、“佛教轮回”、“冈仁波切”、“约泡”(故意写错的,规避风险)等等。

(2013年,导演张扬和演员黄渤合影)

广大吃瓜群众的随缘转发把这篇文章的阅读推向百万级。

这是个利用大众心理、引爆流行的经典案例,看起来跟安全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想,其中给安全行业带来的启示其实也有不少,只是没人这么关联起来想。

(这是绯闻的男女主角,五年时间,这个导演老的真快)

从1998年CIH病毒来算,截至现在整整三十年,单纯利用病毒自身的技术(蠕虫病毒)来实现大范围传播的案例越来越少,自从“熊猫烧香”之后就绝迹了。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大众心理、借用心理暗示来实现大范围传播的案例。

现在的病毒已经不是原来破坏电脑功能的作用,毕竟那东西不赚钱,只有“骗”才能带来更大的收益。

举例:2017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比特币勒索病毒,总共勒索到了多少钱呢?据说是价值二十多万美元的比特币。

而乌克兰一个黑客组织,通过购买Google广告,把广告指向自己建造的钓鱼网站,当用户在这个网站输入账号密码、密钥的时候,就把他们的比特币、莱特币转走。

这么简单的诈骗手法,在三年内骗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代币。而且这个骗局居然持续了三年之久,监管部门之迟钝、被害用户之无知,可见一斑。

说回到利用大众心理上来。

网上曾经出现“知乎女神诈捐”案例:热衷于玩网游的苏州男青年童某,一人分饰两角,用清纯少女的头像,在知乎上回答大量情感类问题,成为情感大V之后,号召别人给重病在身的少女“小言”捐款(其实是他自己的小号),并称“已经探望过小言,保证真实”。

(“知乎女神”童瑶的账号)

在他的号召之后,知乎网友共捐款24万余元。

后来有人发现这个捐款不对之后,向警方举报,方才案发。

(嫌疑人童某被警方抓获,捐款被他用来购买苹果手机等挥霍)

对比一下:2006年,著名的熊猫烧香病毒作者李俊,利用病毒窃取网游帐号,获取非法利益14万余元。(数据来源于案件判决书)

而一个假冒清纯少女的宅男童某,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骗得24万(当然2016年的24万元不一定比2006年的14万值钱)。如果不是被网友发现,这个案例也许永远不会被人提起,只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知乎网友救助患病少女的正能量新闻被人记住。

以“张扬导演”这次刷屏传播为例,如果女主角几天之后爆出,“身患重病”或“打胎失败需要捐款”,你猜会不会有大量宅男掏钱?

即使没人捐款,以女主这次获取的大量粉丝,完全可以靠接公号广告致富。

“怼人女王”咪蒙一次广告的费用80万,“三毛转世的女子小二姐”,广告刊例应该已经发到各个甲方老板的案头了。

所以,真的提醒各位网友,如果看到网上出现什么“感人至深”、“自带传播属性”的爆文在刷屏,马上要提起十二万分的警惕来。

你们看到的是热闹,我看到的是风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