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南师讲述 : 心斋是什么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颜回本来要出去教化卫君的,挨老师这一顿骂下来,他说: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只好说:老师你这样一讲,跟您学的满肚子本事,都没有用了,再进一步我就不懂了。颜回说请老师指示一下方向,到底应该怎么走?

我们注意《人间世》这一篇,孔子与颜回的对话,由外用之学讲到内养之学,也就是由外王之道讲到内圣,现在孔子提出来内圣的修养。

在这一段里,现在人和古人,很有趣的争议,哪几句是孔子说的,哪几句是颜回说的?我们都已讲过了。究竟是谁说的?是庄子。不信,可以死后去找庄子问个究竟(众笑〉。再说《红楼梦》上有林黛玉批贾宝玉读《庄子》的一首诗,很有趣,说得很透彻。

无端弄笔是何人,

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家无见识,

却将丑语低他人。

读了,就可再一笑了事。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

孔子说:”,大家都晓得吃素又叫做吃斋。孔子叫他要再进一步学,你先去斋,就是古代礼貌,“斋戒沐浴”,要洗个澡,换了衣服干干净净,还要熏香,外表上要清洁,包括吃素斋,先清净心。“吾将与若”,我再告诉你。等于人家来问佛法一样,匆匆忙忙跑来,然后说,老师啊!我要问你问题。我说,我没有空。那不行耶!我还是美国来的,下午两点飞机就要走耶!好像我欠了他什么一样。我心里说,你走你的,同我什么相干?现在这样的人很多啦!我们也搞惯了,假使像我年轻的时候,早就理都不理,眼睛一闭,去你的,我又没有欠你。现在不行啊!这些都是“有心而为之”,心里头以有为的心理来求道,以功利主义来问道,“其易邪?”那么容易吗?所以孔子要他先斋戒沐浴。“易之者,暤天不宜”,太容易传给你啊!是上天所不许可的。所谓上天,是指违反天道,那是自然规律不许可的。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

颜回一听啊!同我们的观念一样。他说:老师啊!你晓得,我的家穷得不得了,也喝不起酒,肉也买不起,不吃荤几个月了。这个“荤”字不是代表肉哦!不吃荤同不吃肉是两回事。这个荤是草头,五荤是葱、蒜、憩菜、薤白、兴渠,也叫做五辛。佛家戒吃这五荤,因为这一类东西,刺激荷尔蒙的生长,尤其刺激了性荷尔蒙的分泌,对修持很有妨碍。中国古代与印度的古文化,同一道理,持五辛不吃荤,并不是讲不吃肉,不过如果真持斋,当然包括了不杀生,不吃肉。在《论语》上,孔子本人也有这个经验,“三月而不知肉味!”所以颜回说,“ 若此,则可以为斋乎?”我这样不是天天持斋吗?在座的很多学佛吃斋的注意啊!真正吃斋吃素是怎么样呢?下面孔子有一个道理。

孔子说: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你这个怎么叫吃斋?这个是拜拜用,摆样子的,是宗教的形态,而且是祭祀时对鬼神用的,这是外在的斋。真正的持斋叫心斋,这个我们要注意!现在我代表庄子说话,庄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心斋的观念,就是佛家的持戒、修定、修慧,乃至于说得了九次第定,证得菩提,也不过是心斋的成就而已。

颜回说:敢问心斋。”那么老师你就传了我吧!怎么样叫做心斋呢?持,是保持,心里头真的持斋,不是吃素,持斋就是念佛。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段等于密宗黄教宗喀巴所提倡的修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的路线,也就是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提的大止观和小止观的六妙门。如果研究起来就很奇怪了,庄子这个时候,佛教绝对没有进入中国,这个就是列子所提到孔子的话,“西方有圣人,东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大家的方向完全一样。

孔子现在传止观的法门,”字就是你,“一志”,先把心念专一起来,思想专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不用耳朵来听,拿心来听声音。这两句话,就是《楞严经》所讲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是佛学名词,代表了观音法门。“反闻闻自性”,不用耳朵来听声音,把耳朵习惯听外面声音的作用回转来,听自己内在的心声。这并不一定是听心脏血液流动的声音。

你要晓得,当我们静下来,譬如打坐的人,你以为他在打坐吗?实际上心里头在讲话,开讨论会;不晓得这样对了没有?这样静不静?很像!哎呀!可惜了,动了念头,啊!差不多啦!已经成佛了。自己里头都在说话。所以要回转过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心怎么可以静得下来呢?孔子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个气就是后世所讲的息,佛法里修禅观的出入息法。“息”又是什么呢?一呼一吸之间那个叫息。实际上我们一呼一吸之间,中间有一段是不呼不吸的,这个之间很短促,很难把握,这个叫息。 庄子这里没有用息的名词。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耳朵听觉不起作用,停止了,同外界脱离了关系,不像我们平时耳朵向外听东听西,所以叫他也不要听了,入定去了“心止于符”,心里头什么念头也不动,自然同这个道符合了。用中国古代的名词,就是与天心符合了,与天心和合了。“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这个时候呼吸之间是空灵的,等于没有呼吸了,身心内外是一片虚灵的。“虚而待物者也”,什么叫“待物”呢?同外物还是相对待的,就像我们昨天,刚刚上了唯识的课,是意识上的清净了,好像看起来空了。你要知道,这只是你意识天地的空,外面并没有空,我还站在你的前面,太阳照样东边出来西边下去,都没有空。虽然内心虚灵,但与外面物理世界还是相对待的。这是第一步的修养,你先能够达到内心的虚灵就对了

唯道集虚”,集虚这个“集”字,要特别圈起来,集就是累积,你把内心意识虚灵、空灵的境界练习久了,累积久了,接近形而上的道就快了,所以注意这个“集”字。“唯道集虚”,你能够做到内心意识不动,心里很宁静,耳根也不向外听了,就完全返归内在了

虚者,心斋也。”这时内心真正在持斋了。很多学佛的人受了八关斋戒,八关斋的那个斋,就是这个东西。达到了这个样子,叫做八关斋的成就,并不是说过午不食就是持斋了。为什么八关斋有“过午不食”这一条呢?因为过午不食,使你的气息容易走通,虚灵,容易达到心斋的境界。所以融会贯通了,就一通而百通,都是同一个道理,只是说法不同而已。他说这个样子才叫做真正的持斋。

庄子这一段话,是借孔子的嘴讲的,不管儒家、道家,显教、密宗,天台、华严,随便哪一宗派,乃至天主教、基督教的闭静,都是同一个道理,这个叫做心斋,叫做宁静。到了这个境界,初步的闭关可以了,不到这个境界,是不可以闭关的!闭关会发疯的。这一段内圣修养初步的工夫,心斋持斋的道理,孔子传给了颜回。

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啊!这一篇叫做《人间世》,是《庄子》内七篇的第四篇。为什么不把孔子传颜回这一段,放在第一篇《逍遥游》,也不放在第二篇《齐物论》,也不放到第三篇的《养生主》,偏要放到第四篇的《人间世》?这是什么理由?又是个话头!你们很多同学要学禅宗,参话头,这就是个禅宗,就是个话头。为什么要在《人间世》这一篇,传这个内圣之道呢?喜欢打妄想用心思的,不妨去用一下。参话头就是要你打妄想,用心思,去研究思维。

录自《庄子諵譁

南怀瑾先生讲述

注:以上章节摘录自南公怀瑾先生之述著,均有出处,请勿断章取义,欲贯串真义,请参阅原著!我们希望能以此文章,给您增加一点点精神养分!若您喜欢,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大家一起福慧双修、身体力行、文化传承!

祈愿国泰民安

微信公众号:snsg168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30号丽晶华庭金莱阁1302

欢迎关注,感恩传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