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以史为鉴 古为今用

“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进而映照现实、指导实践,远观未来、把握大势,是党的一个好传统。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不仅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相较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形成了更为连贯完备的历史记载;相较于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更为重视历史,更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看待事物、认识规律、解决问题。今天,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命光荣,目标迫近,当此之际,读史学史,对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素质本领,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史学史、以史为鉴,关键是要做到古为今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历史的目的也在于对今天有益、为今天所用,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了“儒法并用”“德刑相辅”,就要用到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上来;学习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就要在干部工作中有所启示:一方面,干部自身要甘于在基层一线“墩墩苗”,在艰苦条件中历练自我,另一方面,干部选拔任用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

坚持古为今用,就要头脑清醒,提高鉴别力,对那些带有明显历史局限的,坚决予以摒弃。只有坚持古为今用,将历史经验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重视历史经验的现实转化,才算真正掌握了历史智慧。坚持古为今用,还要善于推陈出新,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比如,《周礼》提出考察官吏要看“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这六种能力前均加上一个“廉”字,意指为官者既要具备能力,又要廉洁,但廉是首要的。今天,党的干部选用工作主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不限于一个“廉”字,而是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方面面,而且今天我们特别强调,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这就体现了对古代“六廉”吏治思想及治吏经验的创新发展。

我们只有以史为鉴,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从历史中获得生动新鲜的教益,把历史和当下连通起来,不断开辟新的发展境界,创造新的发展业绩。要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要不断努力向上。(彭建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