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京津冀气象科技人员的学术交流,促进京津冀气象科技创新经验交流及新技术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11月25日,以“智慧气象、助力雄安”为主题的第六届京津冀气象创新论坛在线上召开。
本届论坛由河北省气象学会、北京气象学会、天津气象学会、北京减灾学会主办,雄安新区气象局承办,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协办,京津冀三地气象部门专家、气象工作者及企业参加。墨迹天气副总裁黄耀海在论坛上介绍了墨迹天气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赛事保障等方面的实践应用,他同时透露,未来墨迹天气还将着力打造气象企业社会责任平台,致力于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气象专业部门,发挥平台在技术、社会化观测方面的优势,强化高影响天气预警,为防灾减灾、城市运行、生态文明等做出贡献。
据介绍,自2016年布局B端气象服务以来,墨迹天气已经为多场大型体育赛事、农业、政府部门防灾减灾等领域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和支持。
众所周知,赛车是一项非常依赖气象的运动,赛车的精密制造、空气动力学校准和轮胎选择策略等,是比赛时每个赛车团队在高压情境中综合大量参考数据而做出的瞬时决策。不仅如此,赛事运营方、媒体及专业观众等每一类参与比赛的人群,都需要根据气象信息做出相应的行动配合,以确保赛事的安全。黄耀海介绍称,墨迹天气通过将气象数据与赛区提前40天的历史数据打通,为赛区提供气象专报和历史同期天气对比,方便赛事运营方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在比赛结束后的评估总结期,还提供气象服务保证运营方和车手在赛事结束后依然能够合理规划安排后续工作。
除了赛车,在马术赛事中,很多精彩的项目也都在露天场地进行,马匹对天气有较高的敏感性,比赛时的气象条件直接关系着马术技能的发挥。黄耀海介绍,在今年十一期间举办的“2021国际马术文化周(北京)暨天星调良马术公开赛”中,墨迹天气为赛事方提供了精确到提前5分钟的公众服务,基于天气数据分析,并通过在赛事现场部署采集通信系统单元、微气象探头等设备,多要素气象监测站通过对气象要素的监测和上传,为赛事顺利筹备并进行应急预案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另外,墨迹天气在政府部门防灾减灾以及服务公众生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在2019年,墨迹天气就积极响应国家重视防灾减灾的号召,推出“观天者计划”,发挥平台技术、气象大数据及社会化气象观测方面的优势,构建气象防灾服务新模式,在今年更是联合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在端内发起“观天者计划——拍下身边的风险”气象专题活动,通过丰富的风险图片采集,利用AI识别能力和大数据算法方面的经验,帮助发现及获取河北地区灾情实况,以社会化观测的力量助力防灾减灾。不仅如此,墨迹天气还积极配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进行“空气质量发布APP”开发及空气质量发布宣传工作,共同做好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黄耀海透露,未来墨迹天气将着力打造气象企业社会责任平台,启动“复眼”计划。一方面计划跟相关部门、机构一起,共同建设和完善社会化观测体系,丰富气象观测数据;另一方面希望将墨迹天气多年积累的社会化观测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回馈社会,让这些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居民生活保障等方面发挥最大的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