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21“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博士论坛”线上召开

原标题:2021“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博士论坛”线上召开

第二届“中国书法发展与未来学术研讨会”

2021“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博士论坛”线上召开

2021年 11月26日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观察》杂志主办、北兰亭、益田文化承办的“ 2021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博士论坛”隆重开幕。根据北京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论坛全程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

开幕式致辞嘉宾

第一行从左到右:韩子勇、牛克诚、邱振中;

第二行从左到右:张旭光、杭春晓、刘金龙

开幕式创新线上会议形式,由讲话领导、嘉宾及发言专家组成“视频空间”与线上的领导、嘉宾及观众的“会议空间”组成。“视频空间”的领导嘉宾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所长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刘洪彪,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协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旭光,益田集团董事长李玉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明君,《美术观察》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孟繁玮,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厚祥,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中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邓宝剑,益田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助理刘金龙。 出席开幕式的发言专家博士们有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书画系副主任丘新巧,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梅跃辉,河北师范大学讲师张敏,北京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查律,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二斌,天津美术学院讲师周勋君,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书法系主任吴鹏,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彦伟,山西大学讲师冉令江,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谦,河南警察学院副教授徐舒桐,泉州师范学院助教余智鸣,西安美术学院教师郑付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乙庄,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立平,曲阜师范大学讲师王汝虎,江西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谢九生,四川大学助理研究员于广华,全体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以视频截图的方式完成了开幕式合影。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乙庄主持。

第二届中国书法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学术研讨会,是以“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为主题的学术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时任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于2020年发起。主要关注了当今社会的高度发展与急剧变化,书法的社会文化生态也发生巨变,而数码等新科技与新媒体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书法的创作。

每一届中国书法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学术研讨会的举办,都受到海内外广大专家学者及书法爱好者的热情关注,本次会议听会方式发布后,听众积极参与,为期一天的会议,网络观看达到一万七千余人次。每场会议都有众多观众向与会发言专家提问,发言人与提问者共同形成良好、热烈的学术互动场面。本次论坛成果结集为《2021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论文集》,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会议嘉宾合影

第一行从左到右:韩子勇、牛克诚、杭春晓、李一;

第二行从左到右:邱振中、胡抗美、刘洪彪、张旭光

第三行从左到右:甘中流、王厚祥、孟繁纬、李玉田;

第四行从左到右:刘金龙、乙庄、张啸东、邓宝剑;

第五行从左到右:丘新巧、梅跃辉、张敏、查律;

第六行从左到右: 杨二斌、周勋君、吴鹏、黄彦伟;

第七行从左到右: 冉令江、王谦、徐舒桐、余智鸣;

第八行从左到右: 郑付忠、韩立平、王汝虎、谢九生;

第九行从左到右: 于广华、李立山、王文贤

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博士论坛共四场发言:第一场为书法观念篇,由李一主持;第二场为理论篇,由陆明君主持;第三场为书法技术篇,由甘中流主持;第四场为人物研究篇,由乙庄主持。主持人不但对发言进行了高度概括的学术总结,还与发言博士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领导、嘉宾讲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

韩子勇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传统艺术领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任务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前书法受科技和新媒体的影响,不仅在取法的广度上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在深度开掘上也有了质的提升,形成多元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审美风尚。这就需要我们的书法研究紧跟时代潮流,并展现出更多新的研究方法。中国书法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相信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精神会在文化强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所长牛克诚

牛克诚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展厅时代让书法的视觉呈现越来越趋于视觉的凸显与撩人眼球,书法的内蕴因此被稀薄,还有图像时代的海量的多样的视觉信息,越来越以一种心意玄目的视觉效果洗刷着我们的双眼。我们是否还能够专注于线的纯粹、单一、美的轨迹呢?一切挑战与困惑,可能正是书法的创造精神议题发问的学理基础。书法产生于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艺术,越过农业文明,经历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时代,而仍然绽放着盎然的生命力。就这一点,就真的会成爲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根源性历史。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

邱振中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书法创作最关键的有两点,第一点是传统前人的经验、直觉、智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不断的深入去认识的历史;第二点是面对的是我们自身,要很好的反省我们自身所有的视觉经验,另外还有我们的内心生活,什么是我们的切肤之痛,什么是我们的狂喜,这实际上都是一个艺术创作非常关键的一个出发点。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协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旭光

张旭光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今日中国书法正面临与西方照相机诞生后美术家们的困境与机遇。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这是我们原本的优势,这一优势的如何发挥是当代文化复兴的标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但中国人个体情感动力发挥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红利,需要我们专家、艺术家来创造,来激励,来鼓舞!对情感的关怀是对人的根本关怀,大写意的时代正在到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杭春晓

杭春晓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中国特别典型的艺术形态书法,面对作为世界的中国这样一个语境,我们动用一些全球话语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创造概念、形式概念以及关于对艺术的概念理解的时候,那麽我们该怎样在这样一个新历史条件下,把中国既有的一种历史传统进行再次重构?这样的一个重构不仅在书法中是一个突出的命题,同时也在其他相关的有着中国悠久传统的艺术形态中也是一个共同的命题。

益田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助理刘金龙

刘金龙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益田文化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把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把书法艺术与艺术文化教育相结合,让书法真正走进校园,与文旅康养相融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一方面让艺术反哺民间,着重提升大众审美品味,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民间汲取营养,进而得到丰富和提升。今后,益田文化将继续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发言专家博士

丘新巧 后日常书写时代的书法

他在发言中论述,对书法这门艺术造成最深刻影响的事件,是日常书写在二十世纪的消退,这样一来,书法内部艺术和实用之间的天平就完全倾倒在艺术这一边,书法获得了一种全然不同于古典书法的、新的特质。后日常书写时代的书法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及其带来的挑战,现代书法也是这种转变之下的产物。现在的书法如何重新贯通古今之间的断裂,语言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梅跃辉 空间转变:书法现代性的一个视角

他在发言中论述,体察近四十年书法史论和视觉文化研究中“空间”概念的使用情况,就能深刻地体味到书法研究中“空间”使用频率的高速增长和空间内涵及其表现的重大转变。书法空间转变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发生几乎是同步的,并伴随社会现代变迁及思想嬗变而不断推进,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书法空间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书法的现代化进程。

张敏 论作为比象艺术的书法

他的发言 从中国传统艺术的“比象”思维出发,在阐发“比象”的内涵及其作为思维特征与书法艺术所具有的比象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书法既非单纯的具象艺术,也非纯粹的抽象艺术,而是融汇具象意味和抽象意趣的“比象艺术”。从创造的艺术形象上而言,“比象”是书法比拟、象征天地阴阳变化之道的一种独特的形象,区别于具象艺术的“实象”和抽象艺术的“符号”,乃是一种“无形之相”;从书法艺术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而言,“比象”则是指通过点画的书写和字形结构的凝练而生的“无形之相”与个体生命之间生成的“并置”的“互文性”关系。正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书法的精神旨趣和生命之道才得以交相互融、无限绵延。

查律 论时空的当代性状与书法表现

他在发言中论述,书法是在纸面上呈现特殊时空形态的艺术,过程性的笔触标示了生命的时间形态与轨迹,回环往复的笔画书写呈现了不同性状空间、非线性时间的叠加、融和,“势”展现了时空的整体秩序,书写是多维的立体空间。当代是个人时空密集的生存状态,生态的改变使书写者内心时空在诸多压力之下出现了不少负面的特征,表现在书法的转变上,以“视觉化”为主要特征,“丑书”与“情绪化”是前者的两个重要表现类型。视觉化使书写表现降维,阻断生命的自然活力,干扰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在性。对当下时空性状的超越才能使个体得到超拔,与传统精神相续,并能援之以疗愈病态的心灵。

杨二斌 论中国书法“法象”观念的思维方式与形成路径

他在发言中论述,以中国书法中的“法象”观念为中心,从“法象”释义、中国书法传统思维方式的产生以及中国书法创作路径的形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法象”实际上是中国书法的独特思维方式,是中国书法比类物象的外在体现,是中国实用的汉字向审美的书法过渡的重要审美思想,也是中国书法创作中的元初审美观念。

周勋君 从“视觉元素”到“哲学底蕴”:熊秉明书法造形观念的内涵与外延

她在发言中论述,哲学、艺术学、心理学、书学,它们共同构建了熊秉明的书法造形观念。这一观念的要义在于,通过“当于目而有据”的造形特征,以“科学的方法”, 对经典作品及书法的造形规律作出“精确严格”地分析,从而进入对书法的赏鉴与学习。此外,由书及人,它欲结合视觉心理学的原理,藉由此被精确严格分析过的造形,层层剥离出书者个体的性情、心理,并以此推及某种集体心理、时代特征,甚至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此两者共同构成了熊秉明书法造形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吴鹏 书法博士与博士书法:书法博士的学术身份与文化角色刍议

他在发言中论述,“书法博士”因其本身学术与创作的二元问题,无论是学术领域的批评视角还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所引起的相关话题一直未有平息。从身份与话语的双向发展关系观照,此中既有冲突与构建,也有调适与融通。因此,对“书法博士”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身份与学术路向的逻辑考察,也是对书法博士的培养机制与社会认同方面具有一定意义的反思。

黄彦伟 打捞书史碎片:国学家陈柱的书学观

他在发言中论述,陈柱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家,治学领域广涉经学、史学、诸子学、文章学以及旧体诗文创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是现代书法史上重要的章草书家和书法理论家,但不幸的是他的这一身份被历史所遗忘了。今基于20余篇书学文献,通过书史碎片的打捞,陈柱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与诸艺会通的书学自觉,1930年代对现代书法“设科”的思考与倡导,以及他在碑学帖学合流背景下清空雅健的书风追求等,逐渐在二十世纪书学史中显影。更进一步,围绕陈柱与唐文治、黄宾虹、王蘧常之间的艺林交谊与历史钩沉,也亟待展开。

冉令江 科学化的彰显与思想性的失落——论当代书学研究之进与退

他在发言中论述,自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升格为门类以后,书法也从原来美术学下的一个专业方向升格为独立的二级学科——书法学。学科的设立,直接促使了书法专业化的高速发展。书学研究也在此背景下,走向了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在对当代书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学科化发展与科学化彰显的同时,书学研究的思想性和人文精神也在不断走向失落。

王谦 “稿、行之间”:当代章草创作的理想范式

他在发言中论述,东晋王献之向王羲之建言“大人宜改体”一段著名书论,当代书家、学者多予关注,但各家阐释皆忽略或无视小王提出的“改体”前提乃在于“章草”,未能对小王本意作出到位的理解,甚至频生误读。王献之此段书论,实为就章草而立言,明确提出其心目中的理想书体当是在“稿、行之间”,但二王生前均未付诸实践,留下千年遗憾。近代沈曾植首次践行此一书体设计,初获成功,后未见踵继者。以王献之之建言为导引,以沈曾植“寐草”之取法理路为借镜,立足当代书法受众审美与接受能力,探索一条立足于“稿、行之间”、能够自洽的新时代章草创作范式,同时亦可资补当代中青年章草创作短板。

徐舒桐 论全新书法风格的形成机制

他在发言中论述,经过对历代书法经典的外在可视内容的拆解分析,可知全新书法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所谓的“跨系统融合”,即把原本不属于同一系统的笔形和字体结构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第二种是在已有的“结构系统”中加入全新的笔法内容,即“笔法系统”的创新。当然一个全新风格的书法作品,以上两种情况也可能是同时发生的。

余智鸣 当代书法形式探索中的历史的回溯与借鉴

他在发言中论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当代书法的探索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在经历了西方形式主义的洗礼后,当代书法逐渐转移到对古代经典的重塑上。可当代与古人毕竟所处的语境不同,仅仅只是传承古代经典,是难以体现出书法应有的时代精神。因而,回溯中西方的艺术历史,借鉴前人对形式的认知,开创当代书法艺术的新局面就显得很有必要。由此,对书法整体同一性的追求,以及纵轴线的形式转换、横向构图的开拓,或许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形式探索的一个方向。

郑付忠 展厅书法:技法本位与文本困境谫论

他在发言中论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书法展览极大促进了当代书写水平的提升。然展厅书法的“可读性”却每况愈下。从“怎么写”到“写什么”,当代书法在文化啃老的道路上积重难返,缺乏对时代站位与历史坐标的忧患意识,导致当代展厅文化的学术性和文本意识备受质疑。探索当代书法的“日常书写”模式,寻求书法与时代脉搏的互动十分迫切。从展览导向上看,大力倡导书法的原创性,做好“尚技”与“文化绑架”论的平衡,是今人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乙庄 创造力展现之合理性——观首届“爱莲杯”全国书法大展

她在发言中论述,40年改革开放,书法的繁荣复兴与展赛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异彩纷呈展赛推动影响着书法创作的发展,书法创作是作者本质的呈现,展赛中的“展览体”和过度追求视觉冲击都是背离真正的书法创作。以民间的力量举办的全国大展,与体制内的展赛在书法创作状态上也有明显不同。以理念倡导、评选机制来推动当代书法的创作。通过对爱莲杯大展中的有个性作品创造力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创造力在书法作品中的合理性,进而来认识创作的本质。

韩立平 赵之谦的先锋性:诗风变革与篆刻边款拓新

他在发言中论述,经历“辛酉、壬戌之变”后,赵之谦“打开新局”,诗风变革,开辟了篆刻边款的“新大陆”。诗文领域的变革与印学领域的变革,相辅相成、相互生发。篆刻边款以诗歌、韵语、古文等形式实现了重要的抒情功能,富有极强表现力,使边款不复为印章的附庸,而能与印面融为一体,甚而“喧宾夺主”成为具有独立性的艺术空间。印石四侧原本的狭小空间,在赵之谦这里,变成具有极大可能性的艺术创新的试验场,引领并彰显了海派艺术的先锋性。

王汝虎 沈曾植与清代金石学的完成

他在发言中论述,作为晚清民初重要的书法家,沈曾植虽未有同时期金石学者的皇皇大著,但其经史学问之卓越精深、金石鉴藏之丰富特异以及碑帖审美观念的统合性,可谓是清代金石学在晚清民初特殊历史时段里一种隐在的历史完结。沈曾植对其海日楼所藏碑帖拓本的批点和题跋,其中所包含的书法观念不仅是对清代金石学知识学问的一种承继和推进,更是对以金石拓本为物质载体的传统文化至真至美之境的一种发扬与扩张。

谢九生 赵文深与“颜体”书法的渊源关系研究

他在发言中论述,通过分析晋唐正史“艺术传”中北朝书家与“颜体”书法的渊源关系,以赵文深(渊)的《西岳华山神庙碑》与颜真卿的《谒金天王神祠题记》的“一碑之缘”论证其在研究“颜体”书法的家族传统和北派特征中的价值。以及基于晋唐正史“艺术传”的北朝书法,即《西岳华山神庙碑》与“颜体”书法,如《大唐中兴颂》等碑之具有“圆意”或“圆弧”形态特征的“篆隶笔法”来探究碑学笔法与“颜体”楷书的紧密关系。从而强调“颜体”书法或颜真卿书法艺术不仅在雄浑豪壮方面有着突出的特质,而且也是“中华精神”在艺术领域的充分体现,同时也在当代书法艺术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于广华 王冬龄“乱书”的书写性图式探索

他在发言中论述,王冬龄的“乱书”是对传统书法书写性图式的继承与发展,“乱书”材质的自然性、身体呼吸的节律性、以及汉字架构的自然性与线条的自然生长,重新恢复我们人对于自然物的本能观照,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乱书通过物质材料的碰撞与置换,将文字的可读性等实用意义降到最低,书法线条的物质性本身不断的去蔽,由此以揭示其存在之真。“乱书”进一步将书法与文学、历史等场域空间相交错,将“乱”上升到空间层面,时空错置与物态空间的断裂性植入,蕴含着艺术创造性意义的生发。“乱书”书写性图式在自然、物质、空间等维度展开探索,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书写性图式经验。

扫描图中二维码,可观看论坛回放

博士论坛直播 | 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将于26日8:30召开

2021万殊一相·狂草四人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

北兰亭·第九届驻会研修生招生(限额)!

张旭光:引领审美不是迎合趣味

张旭光解读王羲之手札

张旭光:唤醒大草

张旭光、乙庄老师应邀参加“雨山问道”

张旭光点评“雨山问道”行草书观摩展

北兰亭十周年暨2018·北兰亭戊戌

上巳雅集 电视书法艺术晚会

北兰亭十周年庆典盐城再掀高潮

2016北兰亭国际上巳雅集系列活动纪实

北兰亭六周年回顾——走进大纵湖

2019万殊一相·狂草四人展

2018万殊一相·狂草四人展

中国北兰亭书画名家作品展在联合国大厦展出

古典与现代 “张旭光草书艺术特展”在硅谷举行

取诸怀抱·北兰亭师生十二人书法展隆重开幕

兰之韵——张旭光师生书法作品展在水立方举行

张旭光草书艺术巴黎展视频专题创作报道

张旭光草书艺术巴黎展国际巡展·北京展 开幕

张旭光草书艺术巴黎展呼和浩特巡展

“盛世长安——张旭光书长安诗词专题展

暨《张旭光草书艺术巴黎展》西安巡展”

张旭光草书艺术巴黎展国际巡展【珠海行】

书家专辑

胡抗美 ·刘洪彪 ·邱振中 ·谢云 ·张建会 ·龙开胜

李有来 ·张纬东 ·王增军 ·王厚祥 ·李明 ·张志庆

洪厚甜 ·赵社英 ·李双阳 ·陈海良 ·杨涛 ·陈加林

高庆春 ·王登科 ·刘颜涛 ·吴庆东 ·胡秋萍 ·韦斯琴

张红春 ·王文英 ·乙庄 ·李国胜 ·仇必鳌 ·徐右冰

袁文甲 ·刘永清 ·欧阳荷庚 ·龙 友 ·纪 松 ·栾金广

李峰 ·郭敬丹 ·赵坤杰 ·于韦 ·郑楠 ·刘令诗

王冬寒 ·潘文彪 ·雷东升

关注学术   传播经典

北兰亭微信公众号平台欢迎广大书画同道踊跃投稿。稿件一经采用将视文章的阅读量情况予以奖励!

投稿方式:

E-mail: beilanting2017@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