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乡村探校 | 71岁的老党员,为了这件事来到房山这所小学

原标题:乡村探校 | 71岁的老党员,为了这件事来到房山这所小学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作为全国教育高地的首都北京,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是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所在。近年来,北京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村教育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本报特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教一处、北京市教育学会农 村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发掘北京经验 提振乡村教育”专题报道,展示北京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新进展新成果新风貌,讲好北京农村教育故事,传递首都教育声音。

去年暑期

71岁的老党员、老退役军人李娜

来到窑上中心小学

当面感谢师生

为她伯父李景森烈士坚持四十余年的守灵扫墓

据了解

为寻找自己亲人

李娜经历8年大海捞针式的寻亲路

终于在房山区窑上村

找到了她伯父李景森烈士的墓碑

更没想到伯父墓一直有人祭扫

而祭扫的人

就是北京市房山区窑上中心小学的全体少先队员

李景森,1937年9月加入了抗战组织——抗日动员会。同年10月,加入共产党。1946年初被任命涿县县长,率领县大队武装保卫了麦收,处决了杀人成性的台子乡还乡团长李福臣,沉重地打击了还乡团的嚣张气焰。1948年2月9日,因为叛徒告密,李景森在窑上村被俘,他受到百般折磨,坚贞不屈,于1948年3月27日被杀害于永定河大堤上。

窑上英烈园是窑上地区人民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一九九六年,窑上英烈园被列为窑上中心小学德育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对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使少年儿童时刻铭记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解放而牺牲的革命事迹,感受继承先烈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正确引导少先队员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据了解,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窑上地区中小学每到清明节前都会组织学生来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近几年,窑上中心小学充分依托这一德育基地,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聆听革命故事,继承革命传统,增强作为革命接班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小培养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和远大志向。

窑上英烈园简介

英烈园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窑上村西,窑上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七分区主力部队七十五、七十六团驻此。

1939年底,抗日部队冀中十分区朱占魁部两千余人曾在该村同日军激战,打死打伤日军283人,此即有名的窑上战斗。

1944年,共产党于此建立涿良宛抗日联合政府。

1948年,解放区区、县领导张晋龄、李景森同志,因叛徒告密,在该村地道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捕获后壮烈牺牲。后于今窑上中学西侧建烈士公墓,即窑上英烈园,是1972年由当时的中共房山县窑上人民公社委员会建立的,面积552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砌有围墙。

园内有一座碑亭,窑上革命烈士纪念碑亭是由两个相连的琉璃瓦顶仿古亭和一座纪念碑组成的,建于1992年8月1日。英烈园碑亭后面有6座青石雕磨的石棺墓,依次为韩国亮烈士、崔振春烈士、常庭文烈士、无名烈士、张晋龄烈士和李景森烈士。

来源:学通房山

策划:娄雪

编辑:何文洁 尚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