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王宝强一出道就获金马奖,它道破了底层人的可悲、可恨与可怜

01

鲁迅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

这句话乍听刺耳,但放在今天要聊的电影上,又格外精准。

在这部电影里,人命是可以明码标价的:一条人命三万元。

不管是为富不仁的有钱人,还是为钱奔波的穷人,他们对人命的漠视,令人发指。

这部电影就是《盲井》。

《盲井》由李扬执导,王宝强、王双宝、李易祥主演。

彼时,这还是一个不知名导演加不知名演员的组合。

电影横空出世后,他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转折。

《盲井》是导演李扬的处女作。豆瓣评分8.8。

2003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盲井》与张艺谋的《英雄》同台竞争金熊奖,最终,张艺谋无所收获,《盲井》则斩获了银熊奖杰出艺术成就奖,让初出茅庐的李扬一鸣惊人。

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评价该片:“这是一部好电影,它立体地展现了中国电影,除了张艺谋、陈凯歌以外,提供了另一个侧面。”

BBC评论它:“这是一个关于贪婪、谋杀和纯真的现代寓言。”

但因为某些原因,本片未在大陆公映。

在同年的金马奖上,主演之一的王宝强则凭借该片获得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让他开始受到关注。

之后,他被冯小刚选中,出演《天下无贼》,开始爆红之路。

《盲井》讲述了两名普通人为了捞钱,骗老实的打工人和自己一起下井做矿工,然后将对方害死,并伪装成逝者亲属找矿主私了讹诈钱的故事。

影片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而来,小说的题材源自中国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郑吉宽团伙(致死110人),潘申宝团伙(致死28人),余贵银团伙(致死38人)。

民间将这一犯罪手段称为“杀猪仔”,顾名思义:“猪仔”就是被拐骗的矿工;“杀猪仔”就是将“猪仔”在矿上杀死,伪装成矿难,然后扮成亲属向矿工索赔。

“杀猪仔”是随着矿难赔偿兴起的犯罪现象,随着矿难赔偿标准的提高而壮大,并一度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团伙作案的产业。

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会屡屡发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

首先,当时的煤矿管理并不健全,矿难时有发生,为犯罪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其次,煤矿主自知管理有漏洞,煤矿出事后他们不敢公开,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会选择用钱摆平,让犯罪份子有机可乘。

再者,在某些地方,这类犯罪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屡禁不止。

来源:《南方周末》,2011年

电影《盲井》展露了这一犯罪现象的表征。

通过这部影片你会看到,当弱者对更弱者施暴的时候,人性之恶暴露无疑。

02

电影从一次触目惊心的犯罪开始。

黑暗的矿井下,三个以兄弟相称的男人正在唠家常,其中两人突然向另外一个人动手,“结果”了对方的性命。

一开始,你或许会莫名其妙:哥哥怎么突然害了弟弟?

随着故事的展开,其中暴露出来的人性之恶,令人脊背发凉。

原来,他们并没有亲属关系,动手的两个人甚至不知道被害者的姓名,那个稀里糊涂去世的人,只不过是另外两个人发财的猎物。

当“弟弟”去世之后,“哥哥”开始向矿主哭闹,要求赔偿。

另外一人则充当了“中间人”在“哥哥”和矿主之间调停,顺便拿回扣。

而他们最终的获利是多少呢?

赔款加回扣,一共三万元。平均到每个人,收入不过一万多。

一条人命三万!多么的卑贱!多么可悲!

拿到钱之后,对于被害死的人,他们没有任何愧疚,在讲究入土为安的中国,他们竟然把被害人的骨灰盒随意扔进了垃圾堆。

更让人窒息的是,从两名犯罪者之后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捕获到骇人的信息:这种操作,他们早已轻车熟路,甚至记不清自己害过多少人。

影片中的犯罪者一个叫唐朝阳(王双宝饰),一个叫宋金明(李易祥饰)。他们说着一口地道的方言,看似都是实在的普通人。

拿到钱之后,他们对金钱的处理方式也与普通打工人无异,无非是寄回家给老婆孩子。

平日里稍微挥霍一下,他们也会反思:这么些钱,给孩子买点啥不好,要花在这上面。

他们希望自己的收入可以缓解家里的经济困难,让孩子有钱读大学。

只是,他们在讨论自己愿望的时候完全忘了,那些被他们害死的人,也有着同样朴素的愿望。

同是生活在底层的不幸者,他们又怎么忍心对比他们老实、比他们能吃苦的人动手?

02

干完上一票之后,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在车站,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他就是王宝强饰演的元凤鸣。

当时的王宝强只有19岁,他是导演李扬从1000多个北漂中挖掘出来的。

见到导演的时候,王宝强怯怯地对李杨说:“我长得不好,脸上还有好多雀斑。”

李杨一听乐了,拍着他的肩膀说:“我看中的就是这种原生态的味道。”

果然,王宝强凭借着这份原生态,让整个电影变得更加有说服力。

元凤鸣是一个16岁的孩子,原本他正在上学,但因为父亲打工半年未归,家里拿不出学费,他只好辍学出来打工,供妹妹念书。

刚刚从农村出来的他对社会的险恶没有任何认知,天真、老实又好骗,果断成了唐朝阳和宋金明的下手目标。

唐朝阳以带他打工挣钱为承诺,诱惑威胁他认宋金明为叔叔,涉世未深的元凤鸣稀里糊涂地和宋金明建立了叔侄关系。

建立亲属关系是他们作案的重要一步,这样在“出事”后,他们才能以亲属的身份索赔,民间对这一步称之为“养猪”。

在关于对元凤鸣的选择上,宋金明和唐朝阳产生了矛盾。

宋金明不忍对小孩子下手,但唐朝阳早就杀红了眼,觉得能挣钱就行,这就为后来两人矛盾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宋金明和唐朝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利益对人性的冲击。

宋金明对于自己走上犯罪道路,始终有一点遗憾,他曾表明:如果家里有给孩子上学的钱,他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而且,他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是有可能摆脱贫穷和落后的。所以,他才会用违法的代价,为孩子争取一条不一样的路。

在他身上,有底层人的可怜,也有底层人的可恨。

唐朝阳则不一样,他的孩子成绩差,日后很可能成为与他相似的人,对于未来,他没有那么多的憧憬,在做事的时候,也更加绝情。

宋金明和唐朝阳带着元凤鸣到了矿上,事情在一步步按照他们的计划发展。

可在实施过程中,宋金明被元凤鸣的天真善良感动,动了恻隐之心。

更重要的是,宋金明发现,元凤鸣竟然是他们上一次“搞死”的那个人的儿子。

整死了人家的父亲,如果再把孩子“办了”,这一家人可就绝后了。

宋金明于心不忍,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迟行动,但唐朝阳却毫无人性地要按原计划行事,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

最终的结果是,因为宋金明多次阻挠,唐朝阳在“办”元凤鸣之前,先动手砸伤了宋金明,而宋金明又在朝唐朝阳下手的时候挣扎着“办”了唐朝阳。

被眼前的景象吓到的元凤鸣得到了求生的机会,他拼命地往井外跑,就在他到井外之后,矿井内开始点炮爆破,唐朝阳与宋金明被埋葬在了矿井下。

元凤鸣和宋金明在人前一直以叔侄相称,所以矿难发生后,元凤鸣被逼着在协议书上签了字,代领了三万元的赔偿金。

这个数字,正是曾经宋金明与唐朝阳在元凤鸣的父亲身上获得的。

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影片中的故事正是遵循了这一道理。

电影以戏剧化的结尾给了元凤鸣活的机会和得到补偿的机会,但电影外那些被算计的人有几人能像他一样幸运?细思极恐!

03

原著的作者刘庆邦有9年矿区生活经验,是中国煤矿文学的旗手。

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说明了他的影响力:到陕北,只要提路遥就有人管你饭吃;到矿区,只要提刘庆邦,就有人管你酒喝。

除了《神木》之外,他还有一部名为《红煤》的反映矿工生活的长篇小说。

在《红煤》后记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煤矿的现实就是中国的现实。”

他曾经看过一份矿工与矿主签的合同,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若出现意外,一只指头赔偿50元”。

正是因为亲身经历和感受,他对于以矿工为代表的底层人有了更加深刻的关怀。

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人性之恶的揭露,也有对人性之善的守望,更有对中国发展转型时期底层人命运的关注。

《盲井》中的唐朝阳代表着人性最恶劣黑暗的一面,宋金明有着残存的善良,元凤鸣则是善意的化身。

元凤鸣之所以能逃脱被害的命运,是他自己修来的善果。

他辍学打工,是为了供成绩优秀的妹妹念书,他的举动与宋金明为了读书的孩子走上犯罪之路在目的上是暗合的,所以,他更容易与宋金明获得感情的共鸣。

这种共鸣,在影片中有另外一个细节验证。

元凤鸣与唐朝阳、宋金明一起逛街,三人在街上遇到一个自称考上高中没有钱交学费的孩子,手里没有钱的元凤鸣向宋金明借了几块钱对其资助。

宋金明看到后,即使怀疑对方是骗子,同样资助了一些钱。

在生活中,天真的元凤鸣也常常会给宋金明一抹感动。

发完工资后,就在宋金明和唐朝阳盘算着要赶快把元凤鸣“办”了的时候,元凤鸣却拿着来之不易钱为宋金明买了一只鸡。

当元凤鸣天真无邪地把那只鸡举到宋金明的面前的时候,对宋金明的冲击力不言而喻。

元凤鸣的善良在不经意间感动了杀人成习惯的宋金明,也为自己赢得了生的希望。

《盲井》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矿井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底层生活的电影。

所以,影片中不乏呈现底层社会的细节。

在招工的车站,外地人成群地等着接活儿,反映的是农民工大量进城打工的现象。

唐朝阳和宋金明走在街上,挡住了后面一辆小轿车,虽然他们两个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手,但被轿车司机骂的时候也不敢还口,司机一发狠,他们立马怂了。

可见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对人生活和心理的影响。

唐朝阳和宋金明在饭馆吃饭的时候,电视中正报道一个官员贪污几百万被查的案子。

宋金明被巨额数字震惊了,唐朝阳却幽幽地说:“这跟俺村的支书一样”。

简单的新闻报道和对话背后反映的是金钱对社会和人心的腐蚀。

在唐朝阳和宋金明计划办元凤鸣之前,念及元凤鸣还是个处男,要给他“开荤”,便给元凤鸣找了一个小姐。

当元凤鸣领完工资去寄钱的时候,恰巧遇到了那位小姐也在汇款。或许那位小姐出卖身体,不过是和他出门打工一样,为了养家而已。

影片最大的社会矛盾在煤矿主和矿工之间。

煤矿主为了降低成本,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矿难频发。

但在矿主眼中,出人命不过是寻常事,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既然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供消耗,也就没有必要费劲整改了。

这就是部分底层人要面对的残酷的生活逻辑,而这种残酷,必然会激发更多的恶。

片中井下的戏都是在一个小煤矿里拍的,因为地底下的小煤洞里没有任何支柱,一次,剧组在地下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上来两个小时之后,煤洞就塌方了,令人后怕!

可想想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漆黑的井下用命换钱,这份恐惧又多了一份悲凉。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这是底层人的辛酸,也是底层人的不幸。

惟愿他们身处漆黑的时候,有人能带给他们一些光明,而不是把他们推向更黑暗的深渊。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转载自原创文章: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