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荀罃:被俘楚国9年,这样的人,咋还成为晋终结楚霸的头号功臣?

原标题:荀罃:被俘楚国9年,这样的人,咋还成为晋终结楚霸的头号功臣?

荀罃:被俘楚国9年,这样的人,咋还成为晋终结楚霸的头号功臣?

2021-12-12 11:00·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荀罃,荀首之子,前 597 年邲之战被俘,在楚国做了 9 年阶下囚,前 588 年返国。荀首死,荀罃作为知氏继承人进入八卿行列,前 566 年代替韩厥执政,创造了悼公霸业的最高峰。

1、9年囚徒生涯

前 597 年的晋楚邲之战,荀罃的父亲荀首担任下军大夫,荀罃也已经在下军服役。大军溃败中,荀罃被楚国的熊负羁生擒。荀首闻讯,率领部署回头杀去,射杀楚国的射连尹襄老,射伤公子縠臣(楚王之子),为日后换回荀罃攒下本钱。

但此后的一段时间,楚国称霸,晋楚关系十分紧张,以至于双方根本不能建立畅通的外交渠道,遑论交换战俘这样的事宜。直到公元前 591 年,楚庄王去世,共王即位,楚国霸业走向衰弱,而晋国逐渐恢复元气,于前 589 年大败齐国,显示出强盛的势头,楚国方面不得不开始慎重考虑协调与晋国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前 590 年左右,晋国中军佐赵朔死,荀首任中军佐,在晋国地位愈加显赫,也有了左右晋国政治的能量,于是,荀罃的获释回国重新出现了曙光。

前 588 年夏,晋国先将将连尹襄老之尸与被俘的公子縠臣交还楚国,请求交换荀罃。考虑到当时荀首中军佐的地位,楚国答应了。

在送荀罃回国的时候,楚共王与荀罃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对话——

共王:“你怨恨我吗?”

荀罃:“当初两国交战,下臣不才,不能胜任战士的职责,这才做了战俘。您的左右没有杀我来衅鼓(杀牲后用血涂于鼓面,指杀死),而使我得以归国接受处罚,这已经是您对我的恩惠了。当战俘完全是我自己无能,怎么敢怨恨谁呢?”

共王:“那么你感激我吗?”

荀罃:“两国为各自社稷打算,以求国民得到休息,这才摒弃当初的怨恨而相互宽恕,互相释放战俘而谋求和好。晋楚两国的和好,与下臣并没有参与其中,又哪敢感激谁呢?”

共王:“回国以后,你如何报答我?”

荀罃:“臣子受不得国君的怨恨,国君也受不得臣子的恩德——无怨无德,臣不知如何报答。”

共王:“话虽如此,你还是一定要回答,拿什么报答我?”

荀罃:“凭借您的英明,我这个被囚禁的臣子(累臣)得以归死于晋国,如果寡君(一国之臣对外国人称呼自己的国君为“寡君”)将臣处死,臣将死而不朽。如若托您的福,寡君赦免了我,而把我交给您的外臣荀首处置(一国之臣对他国之君自称“外臣”)处置,荀首如若请示寡君后在自家宗庙将臣处死,臣也将死而不朽。

如果寡君没有允许将臣处死,而依然让臣继承知氏宗子的职位,并且承担国家的政事,率领晋国的偏师(谦称)治理边疆,到那时,即使遇见贵国的大臣,也绝不敢避让,我将竭尽全力,一直到战死,也不敢有其他打算(指因顾及楚王放回自己而出卖本国利益),以此来尽到一个臣子的职责——这,就是我所能报答您的了。”

看荀罃如此,共王不禁感慨:“晋国,未可与争啊!”

于是对其赠以重礼,送其回国。

通过如上对答,我们知道九年的囚徒生涯并没有摧折荀罃对晋国的忠诚,这段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屈辱的,但是它无疑也锤炼了荀罃沉着坚毅的人格,着实又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

在漫漫的铁窗生涯里,荀罃也从来没有破灭了自己回国的希望。就在在这次交换战俘的前夕,有一个郑国商人就已经在谋划营救荀罃的事宜,打算以经商为掩护,把他装进大皮囊(褚)中,运出楚国,这个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荀罃就获释了。

这年冬天,郑贾来到晋国,荀罃依然百般善待,就像他真的救出了自己一般。这位郑贾倒是很清醒:“您回国并不是我的功劳,怎么敢接受这样的待遇?我是个小人(指地位),不能这样欺罔君子!”商人也不再呆在晋国,干脆到齐国经商去了。

2、漫漫成名之路

从前 588 年夏天回国,到前 566 年冬代替韩厥执政,荀罃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晋国的地位长期低于自己的侄子荀偃。荀罃能够执政晋国,创造自身事业的辉煌,并将晋国的霸业最终底定,与韩厥一样,完全是由于一代霸主晋悼公的出现,悼公慧眼识英雄,而英雄自然也乐于竭尽心力报君报国,这样的际遇,在那样和这样的时代,实在是一种可欲不可求的莫大幸福。

(1)下军佐时期

前 583 年左右,荀首去世,荀罃进入卿的行列,任下军佐。其时荀罃堂兄、荀林父之子荀庚任中军佐。

前 578 年,参加晋秦麻隧之战。

此后不久,荀庚去世,其子荀偃为卿,任上军佐,职位在族叔荀罃之上。

前 575 年 6 月,晋楚在鄢陵决战,而荀罃并没有参加这次会战,而是留守国内,负责后方的安全。

7 月,晋国乘胜追击,晋厉公会合鲁成公、齐国执政国佐和邾人以及周天子的代表尹子,合兵讨伐郑国。此次出兵战果惨淡,鲁国军队十分怯懦,根本不敢穿越郑国郊区和诸侯会合,还要诸侯来接应,十分难堪。

这次是由荀罃率领诸侯军队作战,但郑国似乎难于征服,于是联军转换目标,攻打南边的陈国,到达鹿鸣(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进而攻击蔡国。联军班师之前,驻军于颖上(颖水边),郑国的子罕帅军夜间袭击,宋、齐、卫三国军队溃散,联军黯然返回。这是荀罃第一次单独率兵执行任务,但以失败告终,也许他初期的霉运还没有被时间冲洗干净吧。

(2)内乱时期

荀罃长期担任下军佐,职务没有得到升迁,应与其自身的低调有关,因为自己曾经在楚国做俘虏多年,怎么说也是存在“历史问题”,同时,晋厉公时期,栾书执政,他并没有象侄子荀偃那样“紧密团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他应该是没有机会执政的,但是两个事件导致了他受到重用并最终成为执政:一是厉公末期晋国的内乱;二是内乱之后晋悼公的出现。

前 574 年 6 月,中军佐士燮病死,荀罃顺升为下军将。

此年 12 月,晋厉公杀“三郤”,原为上军将的郤锜(士燮死后应有此升迁)消失,则按照惯例,荀罃应升任上军佐。但是这次升迁在厉公时期似乎不可能实现,因为随即,栾书与荀偃劫持并杀害了厉公。

前 573 年正月,栾书、荀偃弑厉公,并委派荀罃、士鲂到京师迎接年轻的周子回国即位。

2 月,晋悼公即位并任命百官,荀罃由下军佐升任上军佐,而与其一起迎立的士鲂也得到提拔。

(3)上军将时期

前 573 年 11 月,栾书死,韩厥执政,荀罃升任上军将,在八卿中排名第三。从此,晋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开明的政治首先体现在用人方面,这次人员调整,荀偃并没有按照顺序得以继任元帅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表明了悼公的英明,同时也说明晋国的人事权已经牢牢把握在国君的手中。

此时的晋国四军八卿人员为:

中军将:韩厥 中军佐:荀偃

上军将:荀罃(yin莹) 上军佐:士匄

下军将:栾黡(yan兖) 下军佐:士鲂

新军将:魏颉 新军佐:赵武

——虽然荀偃还在做他的中军佐,但悼公对荀罃的倚重则是明显的,在韩厥执政时期,荀罃的实际地位是仅次于韩厥的。

前 572 年春,鲁国年仅四岁的襄公即位;冬,晋国派荀罃到鲁国聘问,巩固两国关系。

前 571 年,晋楚争霸进入高潮,这年秋,郑国奉楚国之命,再次侵犯宋国。7 月庚辰,郑成公卒,子罕当国,子驷为政,子国为司马。晋军再次讨伐郑国,多数大臣主张归附,但子驷坚持恪守成公遗嘱。

晋国这次出兵,先是由荀罃与宋国华元、卫国孙林父、鲁国仲孙蔑(孟献子)以及晋、曹人、邾人在戚会合,商讨战略。

这次,鲁国的孟献子建议:

我们可以修筑虎牢城,长期屯兵,随时威胁郑国!

这实在是太厉害的一招棋。虎牢地势险要,就在郑国都城不远,一旦郑国反目,诸侯的部队不日就可兵临城下,而楚国军队远在数百里之外,来回援救,自然力不从心,难以应付。

而且,鲁国人出此计谋,还有一层更重大的意义,荀罃就赞叹:

“好主意!上次在鄫的聚会(在去年夏),您也听到崔子(崔杼,当时的齐国代表)说的话了——他们那时就有了不愿配合的意思,这次他们就没来参加了。滕、薛、小邾几个国家都没来,也是齐国在捣乱。这样看来,我们国君的忧患绝不仅仅在于郑国的事啊!我要把您的计策和齐国的问题向我们国君汇报,并要求齐国参加这次行动。如果这个办法得到批准而通知大家来修筑虎牢,这是您的功劳。如果请求没有得到允许,我们会首先解决齐国的问题。您的建议是诸侯的福音,从中得益的何止是我们的国君啊!”

面对晋国的强硬态度,齐国不敢造次。前 571 年冬,荀罃再次与各国代表在戚会合,齐国崔杼,及滕、薛、小邾的大夫都来参加,于是开始修筑虎牢。这次还没有真正动武,郑国人就怕了,赶紧请求归顺,与晋国结盟。

——屯兵虎牢,是晋国对楚争霸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战略决策,这一措施大大节约了晋国势力集团屡次出兵郑国的成本,北方诸侯可以随时出兵,迅速威胁郑国,最终导致楚国疲于应对,不得不放弃了征服郑国的野心。这个计谋虽然是鲁国孟献子的创意,但荀罃迅速采纳,也表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通过称赞孟献子而威胁齐国,使齐国暂时不敢脱离晋国,也表明了荀罃的外交智慧。

前 570 年夏,晋悼公召集诸侯在长樗会盟。孟献子担任鲁襄公礼相,会盟仪式上,鲁襄公居然给晋悼公叩首。

荀罃大惊:

“上面还有天子在,而您给寡君(向他国人对自己国军的称呼)君稽首,寡君很害怕。”孟献子:“因为敝国地处东海,紧邻敌国,寡君把国家平安的希望全寄托在贵国国君的身上,岂敢不叩头!”

孟献子的这番话,表明在东方,齐国的霸道已经十分过分了,鲁国把国家安全寄托在晋国身上。同时,也可见荀罃已经成为晋悼公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臣了。

前 570 年冬,荀罃帅师伐许,晋楚争霸的战线进一步南移。

(4)荀罃、荀偃执政时期(前 566-前 554 年)

晋悼公在位 16 年(前 573-前 558 年),重建晋国霸业。悼公时期主要由韩厥、荀罃、荀偃三人执政,而悼公复霸的经历也相应分为三个阶段:

韩厥执政时期,经过若干轮强烈攻势,晋国对楚占据压倒优势,不但郑国归晋,而且更南部的陈国也投靠过来,但晋国与楚争陈,显得力不从心;荀罃执政时期,陈国重新归附楚国,双方对郑国进行了更为白热化的争夺,郑国彻底投入晋国怀抱,楚国无力再争,晋悼公的霸业正式告成;荀偃执政时期,在郑国北附已经确定后,晋国开始对付北方的秦国与蠢蠢欲动的齐国,虽然未收全功,但基本维持了霸业。

由此,说 荀罃成为晋终结楚霸的头号功臣,应该是实至名归。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