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烟台考古重大发现!

原标题:烟台考古重大发现!

壕沟

开口宽10米的环壕、

带“日火山”字样刻划符号的大口尊、

滑石质的牙璧及精美的玉饰件……

在莱州吕村,一个涵盖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汉代、宋元和明清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被发现,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这是目前为止胶东半岛发现的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遗址,是烟台考古的重大发现。近日,记者走进吕村遗址,与出土文物近距离接触,在壕沟底探寻时光印迹,感受古文化的魅力。

七个月持续发掘,发现文化遗迹588个

吕村遗址位于烟台市莱州市平里店镇吕村北,东邻G18荣乌高速,南邻王河。遗址南部、东南、东北20公里左右为大基山、天齐山、黄山等矮山丘陵。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富强介绍道:“吕村遗址是在对潍烟高速铁路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该遗址属王河流域新发现的一处遗址。”

为配合潍烟高速铁路建设,经省文旅厅同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5月至11月,烟台市博物馆联合山东大学、莱州市博物馆组织队伍对新发现的莱州平里店镇吕村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500平方米,发现了这个大型聚落遗址。

吕村遗址范围和发掘区域位置图

勘探发现,吕村遗址平面形状略呈方形,西北至郭于村东;东北至龙冢庙村东北;西南至吕村西南;东南至王河与荣乌高速交界处。东西、南北边长近900米,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王富强表示:“这是目前为止胶东半岛发现的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遗址,也是山东地区近些年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比较大的聚落遗址,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动物坑

器物坑

经过七个月的持续发掘,目前共计揭露不同阶段文化遗迹588个,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灰坑534座、房址16座、水井4口、灰沟3条、陶片堆积4处、建筑基槽1条、壕沟1圈、器物坑或祭祀坑9座;汉代灰坑7座、房址1座、水井5口、墓葬1座,以及宋元墓葬1座、晚清墓葬1座。这些遗迹中,以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阶段的遗存最为丰富。部分遗迹和遗物,为胶东地区乃至整个山东地区首次发现。

科普一下吕村南邻的王河。这条河古称万岁河,位于莱州市东部,是莱州市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50余公里。王河源于招远西南诸山,汇流至莱州界,蜿蜒流经驿道、吕村、诸流、平里店、过西、三山岛等村镇,流入渤海。王河两岸为胶东滨海平原,村庄密布,人口众多,自古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农业和海洋渔捞经济较为发达,是定居和开展农耕作业等的宜居之地,有“胶东粮仓”之美誉。

该流域现已发现并登记的古遗址、古墓葬达三十余处,其时间可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这里也留下了寒浞及“过国”的传说,并有周代遗存发现;汉代此地设东莱郡,成为胶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王河两岸遍布汉代规模较大的聚落和规格较高的墓冢,几经风雨,似在述说着千年沧桑。数千年来,王河滋养哺育了莱州先民,秦皇汉武也在此地留下了史迹,八主之祭、万岁亭、万里沙祠、沙丘故城等,无不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探索和遐想。

大型“围墙”基槽

大型“围墙”类遗存,属胶东地区首次发现

走近仍保留的壕沟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古时壕沟的形状,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被白线标示出来,足足有9层,工作人员正在取土样,以便检测和进行多学科研究。在壕沟的一侧,有一口汉代的水井,井边立有一圈汉砖。

取土样

烟台市博物馆吕村遗址考古发掘执行

领队孙慧男介绍汉井

烟台市博物馆吕村遗址考古发掘执行领队孙慧男指着最底下两层土层告诉记者:“这是淤泥层,是常年水流淤积形成的。汉井的发掘,也证明了壕沟的时间要早于汉代。我们通过勘探及解剖沟发掘,确认了遗址外围的龙山文化时期环壕,开口处宽约10米,最深3.5米。”

这次发掘发现了直线形延伸的基槽,目前揭露长度25米,发现柱洞33个,其中基槽东侧遗迹密布,基槽西侧遗迹稀疏,明显是4000年前的大型“围墙”类遗存。这在胶东地区属于首次发现。

考古队发掘的16座龙山时期的房址,多为地面式,受损严重,大多仅存柱洞底部。从平面来看呈圆角长方形,建筑面积从十几平米到四十几平米不等。多数房址未见明显灶、踩踏面及门道,其中B区F11和F13各保留有十几个柱洞,柱洞内填土大多包含有碎陶片和红烧土。A区F3房址由房基、柱洞、灶、门道等组成,形制完整,结构清晰。

此次发掘还发现了大量的陶片堆积。在“围墙”内的东发掘区中部,清理出四片形制规整、性质奇特的陶片堆积,其包含物以陶片为主,夹杂有骨头、烧土块、石块和石器残块等杂物。其填土不像路土,剖面形状又与坑类遗存有别,平面形状则或为方形,或为圆形。

发掘中还发现不少祭祀性质的动物坑、器物坑以及形制较大的水井。其中动物坑内多填埋有完整的成年猪骨架,部分坑中甚至有两猪叠压重复填埋,反映了遗迹所在区域的独特意义。器物坑均发现于房址附近,坑内器物多数可以拼合,可能为生活中的废弃物堆积,亦可能为某种祭祀行为。窖穴是吕村遗址发现的一类数量较为丰富的遗存。吕村遗址的窖穴特征较为明显,类型也相对多样。从形制上看,有直筒形的,有台阶式的,还有袋状的。

500余件珍贵文件出土,遗址仍待进一步发掘

陶鬶

陶鼎

陶罐

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富强介绍出土文物

刻划符号大口尊残片

除了以上丰富遗迹外,本年度发掘还出土500余件珍贵的遗物,材质上涉及陶、石、玉、骨器。其中带“日火山”字样刻划符号的大口尊,为胶东地区的首次发现;做工精巧的陶萧,反映了古人丰富的文化生活;滑石质的牙璧及精美的玉饰件,也是该遗址等级较高的实证,筒形罐等的发现更是胶辽文化传播的见证。此外还有淮河流域盛行的鹿角靴形器、大型的鲸鱼椎骨、各式的磨制石器和精美陶器等,无不昭示着吕村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聚落形态。

在系统的田野工作过程中,考古队始终贯彻着多学科合作的发掘理念。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石器、地学考古、数字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生与专家学者随时关注着每一个新发现的遗存,规范化地采集和套取各类遗存,努力做到重要遗迹的科技鉴定、分析与发掘工作同步完成。新型科技手段,如无人机、RTK、三维扫描技术运用于发掘的全过程。尽可能为后续的科研采取全面资料,最大化地提取古代社会信息。

鹿角靴形器、玉璇玑、鲸鱼骨

“从发现的环壕、围墙、房子、窑穴等遗迹现象来看,包括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小的玉件来看,这个聚落的等级和规格是比较高的, 这在胶东地区也是首次。”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富强带领记者参观了陈列的出土文物,他指着架子上的文物说道,“从一些出土文物特别是陶器来看,质量非常高,对我们认识这个聚落的文化内涵、特征、时代,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次发掘还出土了一些骨器,像动物的骨头,鲸鱼的骨头、贝类、鹿角等,还有一些粮食作物、植物的种子,对全面认识这个聚落当时的生业形态、人地关系等,都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

吕村遗址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关注,因为该区域处于山东内陆和胶东半岛的交汇处,文化内涵和特征等独具特色,对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王富强表示:“这次发掘揭开了遗址的一角,对于整个聚落更多的内涵、聚落结构、功能分区,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申请,对遗址做进一步的发掘,做一些课题性的研究发掘,来全面认识这个遗址的内涵。对遗址还要做更长远的保护规划。我们还要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加强沟通,利用山东大学考古科学实验室的一些设备和研究方法,来揭示遗址更多的科学信息。”

记者:王向荣 孙晨彭 通讯员 江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删除

编辑:胶东君 主编:周明翔 监制:孙玲姿 总监制:刘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快把消息告诉大家吧

点击“分享”、点亮“赞”、“在看”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