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知识丨常见鼠迹和鉴别

(来源:吉林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鼠迹

鼠迹是指鼠粪、足印(脚爪印)、尾迹、鼠道、鼠洞、鼠咬痕等,也包括死鼠和活鼠。

一、鼠粪

通常,鼠粪多出现于鼠类经常出没、觅食和饮水的僻静场所,如墙根、壁角、家具下、垃圾和杂物堆旁、食源附近以及原粮容器中等。可根据其形状和大小作出鼠种的初步判断。

小家鼠的粪粒小,平均长度为6.4mm;黄胸鼠的粪粒大小居中,粪粒两端圆钝而呈香蕉状,平均长度为12.7mm;褐家鼠的粪粒较大,两端呈尖纺锤状,平均长度为19.1mm。新鲜的粪粒色泽光亮、湿软,陈旧的色淡、干硬。

二、足印

褐家鼠的足趾

褐家鼠前、后足印

黄胸鼠前、后足印

小家鼠前、后足印

臭鼩鼱前、后足印

足印通常出现在潮湿泥地、灰堆、厨房地面等处。

褐家鼠的前足有4个趾和5个足垫,后足有5个趾和6个足垫,黄胸鼠和小家鼠等家鼠也是如此。家鼠前足中趾正后方最前面的足垫印单个靠前,和后面的2个足垫印形成“品”字形;后足是2个足垫印并齐靠前,6个足垫印两两排成“日”字形。家鼠前足的4个趾印排成梯形或圆弧形;后足5个趾印的中间3个(食指、中指、无名指)排在前方,两边2个(拇趾、小趾)稍在后,形成“学”字头形。家鼠整个足印为椭圆形,前、后足印常常重叠。家鼠习惯沿着墙边行走,踩的足印密密麻麻,形成跑道。

此外,家鼠由于腿长和翘尾行走,在粉板上很少见腹毛划痕和拖尾痕。臭鼩鼱的前、后足都有5个趾印和6个足垫印,而且趾印成扇形排列,拇趾和食趾的间距与无名趾和小趾的间距相等。前、后足中趾正后方的足垫印两两并排,前2个多形成一点,后4 个形成正方形,整个足印接近圆形臭鼩鼱行走方向不定,忽左忽右,足印分布较散,未形成跑道。

三、尾迹

老鼠快速行走时,尾巴是翘起的;而当老鼠缓慢行走时,尾巴会拖地,留下一条长长的尾迹。

四、鼠道

老鼠活动时,总是沿着一定的路线行走,久而久之,就能形成明显的鼠道。尽管如此,但一般情况下鼠道还是较难发现的。在室内,家栖鼠的鼠道往往有黑色的油污渍,大多出现在墙边、管道和屋椽上;室外鼠道则往往出现在墙、篱笆和灌丛下。

五、鼠洞

鼠洞也是最容易找到的一种鼠迹。农村的泥土地面、砖坯墙的建筑物,城市的绿化带、木板房、河边下水道口的旁边及桥头下的泥土处都容易看到鼠洞。屋外的鼠洞,若洞口有新盗的土堆则多为有鼠的鼠洞,若洞口有尘土或蛛丝则为陈旧的鼠洞。

六、鼠咬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