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省级两会城市观:苏甬合武压舱,蚌埠昆明挨批,宁德长春“触电”

原标题:省级两会城市观:苏甬合武压舱,蚌埠昆明挨批,宁德长春“触电”

月初起省级两会陆续召开,在此过程中,“金句”频出。诸如安徽蚌埠被指已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当口,必须树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意识;昆明被要求“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

“成绩差”的城市挨批,“成绩好”的城市也不轻松,宁波、苏州、合肥、广州、武汉被赋予了“压舱石、挑大梁”的角色定位。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些城市去年的经济数据都相当亮眼。

落后的追赶先进、领先的稳中求进,除了意识观念领域的鞭策之外,省级层面对地市的指导更多还是体现在产业布局、区域发展方面。搜狐城市梳理发现,“三色”产业成为了各省市突出强调的热门。哪三色?概括来讲,就是红色、绿色、特色。而且,这“三色”产业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交融相映。

-1-

“优生”挑担:苏州为全国压舱、武汉“挑大梁”

两会期间领导“下组团”一般分别去到不同的城市代表团参加审议,因议程及时间所限,往往不可能所有代表团全部走一遍。据各地政府网站通报,搜狐城市梳理的这22个省份(不含直辖市)中,“省委书记、省长参加地市代表团审议”涉及96个城市。其中,只有一个城市代表团(在不同时间)既迎来了省委书记,又迎来了省长“参团”。这个城市就是苏州。

作为最强地级市,苏州2021年GDP实际增速8.7%,总量超过2.2万亿元,仅次于上北深广渝排名全国第六。成绩斐然的苏州获得了领导的肯定,但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即以苏州的“稳”和“进”当好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压舱石”。

“稳”和“进”是中央对于当前经济发展的定调,也是国内大中城市经济方针的“主基调”。除了苏州之外,南京、宁波、广州、合肥这些经济成绩优秀生也被省里要求“稳中有进”。具体来看,南京1.64万亿元,增速7.5%;宁波1.46万亿元,增速8.2%;广州2.82万亿元,增速8.1%。“宁波稳、浙江就稳,宁波进、浙江就进”——此言放之诸城皆准。

对于经济体量大、产业结构优的中心城市来说,“稳中求进”是指导方针,“压舱石”的角色定位,“挑大梁”则是任务分配。宁波被要求以“向东是大海”的奋斗激情挑大梁当标兵;武汉被要求担起“一主引领”责任,在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当先锋——去年武汉GDP总量超过1.77万亿元,增速12.2%在大中城市一骑绝尘。

在能源大年光照之下,鄂尔多斯也“跑”出了高增速。目前鄂尔多斯全年经济数据尚未公布,前三季度鄂尔多斯以GDP总量3262.9亿元排名全区第一(占比22.5%),GDP增量752.56亿元,名义增速接近30%。“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鄂尔多斯被要求当好全区经济“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

-2-

“差生”挨批:昆明“安于现状”、蚌埠“退无可退”

与鄂尔多斯的重任在肩相比,呼和浩特似乎“轻松”一些。相较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内蒙古对呼和浩特“治理能力”的要求更迫切——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全面提升首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2019年,呼和浩特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倒数第一,去年提升到正数第二——看来首府还得继续努力、更进一步。

有的城市被提醒宛如“和风细雨”,有的城市被敲警钟则是“暴风骤雨”。“去年昆明在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整治、配合办好COP15第一阶段会议等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在抓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上有差距”,云南省省长要求昆明,“认清问题、差距、短板,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

去年昆明GDP总量7222.5亿元,增长3.7%。经济数据不好看,昆明被要求“以如芒在背、如坐针毡的危机感,以坐不住、等不得的紧迫感,深刻反思、深入研究、痛定思痛,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把精力聚焦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市场主体、营商环境、生态保护、提升城市品质上,奋力扭转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滑局面”。

同样遭遇兜头冷水的还有蚌埠。安徽省委书记指出,去年以来,蚌埠市推进创新发展、产业强市、改革开放取得了新成效,但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必须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意识……

蚌埠市官方提到,受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等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持平”。蚌埠年初计划GDP增速将实现8.5%,但全年实际完成为0。“退无可退”不虚,能否“背水一战”存疑。

除整体“鞭策”之外,还有专项“警示”。贵州省长告诫黔南州,“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规范政府投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经得起历史检验。”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此前报道,黔南州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2018年底,独山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

-3-

产业聚焦:宁德大搞新能源、长春“电马奔腾”

同样是在贵州,相比黔南州,有特色产业的遵义财政状况就好多了。贵州省长指示,“(遵义)要全力以赴稳经济增长,推动白酒、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其实,在下团参与审议的过程中,省领导对于地方产业布局调整的指导“占大头”。而“特色优势产业、红色文旅产业、绿色经济产业”是多省强调的重点。

宁德“环三都澳湾区经济发展规划”里的四大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宁德市政府网站

当下,新能源产业迎来风口,多个城市将此作为突破点。福建宁德被要求“发挥后发优势,抓住产业转型、技术革命等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吉林长春将“促进换电站集群式发展、充电桩矩阵式分布”,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长春新标志,让长春到处“电马奔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继续“鼎故革新”。江西景德镇“要持续做大日用陶瓷、做精艺术陶瓷、做新特种陶瓷,加快传统陶瓷转型升级、推陈出新”;山西忻州“将小杂粮做成大产业”;海口、三亚“抢抓自贸港建设黄金机遇期”;榆林要“坚持低碳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有旅游资源的城市将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绿色经济进行到底,一些“老区”将“红色文旅”与“绿色经济”捆绑,呈现红色、绿色、特色“三色交杂”态势。四川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着力“红”“绿”相映的文旅;“绿色是长治最靓丽的底色,红色是长治最耀眼的标识”,要把这两个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好,让红色更红、绿色更绿。

此外,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也是重要议题。株洲被要求以科技创新实现“老树发新芽”,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襄阳“要充分发挥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农业大市的优势”;内蒙古乌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实现工矿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广西柳州“推进工业振兴,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4-

区域融合:重回工业第一城,苏州继续“服务”上海

如果说一个省就是一个班集体的话,不同的城市就是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秉性和优缺点,它们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在省级两会时间,把各项任务一一落定、将精神状态调整好,就称得上“一年之计在于春”了。不同于代表团单个城市成团,每个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浸润”在两会时间。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较快,这里有一组有趣的数据:2021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迈上4万亿元,增长16%左右;去年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为39498.54亿元,增长10.3%——被上海产业外溢“带大”的苏州料将重回工业第一城。不过,苏州被要求“更加主动服务上海龙头,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南北挂钩推动全省跨江融合和区域协调”。

区域一体化进程较慢的中西部也在戮力向前。江西南昌被要求“加快与九江、抚州以及丰樟高奉靖、鄱余万等地的一体化进程,切实把支持赣江新区发展作为分内之事,持续做大做强大南昌都市圈”;湖北宜昌“努力打造中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贵州安顺被要求在融入“强省会”行动上有新作为,按照“对接省会、依托省会、服务省会、融入省会”的思路,努力在贵阳—贵安—安顺融合发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山西太原被要求“全力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辽宁本溪“要全力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随着地方各级两会进程逐渐收官,地方经济数据大都浮出水面。对比2020年的低基数,大部分城市去年的经济数据挺好看,不过也有一些城市遭遇了“连环刀”,没有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在省级两会上,这些数据和表现会被外界放大来看。不过,大可不必太在意一年一度的得失,新的一年加油干便是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