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长津湖之水门桥》:一曲冰与火交响的英雄颂歌

原标题:《长津湖之水门桥》:一曲冰与火交响的英雄颂歌

第1分钟就调动起了情绪

有了上一部的铺垫,《长津湖之水门桥》从第一分钟开始就单刀直入,直接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一场争夺机场的大战几乎让大家还没把影院的座位焐热,就沉浸在了电影的文本之中。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这也显示了本片和上一部的区别:尽可能简化旁支副线,不再介绍宏观的决策,不再用小战斗烘托大决战的手法,而是集中精力讲述“三炸水门桥”的故事。这就让本片的叙事线索明显更集中,叙事节奏更紧凑。

与之相对应的是,包括伍千里、伍万里两兄弟在内的七连战士成为了大银幕上的焦点。本片除了紧张、激烈的战斗画面之外,把更多笔墨花在了对这些人物的塑造上。他们是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这不仅增强了本片的情感力量,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主旋律电影在叙事风格方面的与时俱进。

《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照

上部《长津湖》采用三线并置的叙事手法,更接近于《大决战》《建国大业》等电影的全景呈现方式。事无巨细的描述,能提供整体性的历史视野,但怎样把观众的个人情感与电影所要表达的深刻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然需要创作者更费思量,走出一条主旋律电影的“新路”来。

吴京 饰 伍千里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微观的叙事线。平河在战斗前执意要向伍万里说明其兄长当年为保护他而牺牲的故事,伍万里则回答他,“你就是我哥”;梅生回忆起妻子骑自行车送他出征的场景,并且拿出了女儿的照片;伍千里在紧张的战斗中不忘保护、鼓励伍万里的桥段,也把兄弟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感情烘托、铺垫得到位,就让七连战士的无私忘我、英雄牺牲更有可信度,也更有无法替代的情感力量。余从戎一句简简单单的“再见了,七连战士”以及平河舍身炸坦克的片段都让观众泪目,只因观众都通过文本细腻的叙事了解到“最可爱的人”到底“可爱”在何处。

易烊千玺 饰 伍万里

本片最值得称道的,还是讲好了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英雄的故事。伍万里本来只是一个只会在江边打水漂的顽劣少年,他参军最初的目的也并不明确,更多意义上只是为了让哥哥伍千里“看得起”。在上一部《长津湖》里,伍万里还是一个面对敌人惊慌得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孩子,但在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之后,他逐渐成长为一位勇敢、坚强的战士。

尤其是在本片中,伍万里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遇事不莽撞,在困难面前也不退缩。我们可以将少年的成长视为新中国发展历史的缩影——每一位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祖国从一穷二白到强势崛起的艰辛历程。

《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照

这不由令人回想起上一部《长津湖》中七连的入队仪式。其具有明显的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士兵个人身份意识的确立,即作为七连战士的荣誉感,另一方面则是对整个连队集体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认同。

再联系到本片结尾,在火车站为各连队点明的动人场景,我们也就明白,通过《长津湖》上下两部影片的塑造,“个人——集体——国家”的家国同构已经彻底完成。当伍万里大声喊出七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的时候,观众都意识到,七连乃至整个志愿军的精神都将在这位少年的身上得到延续。

电影中还有一个最动人的情节。夕阳西下,七连战士对着边境的方向说道,那边就是自己的家。全体战士迎着阳光,向祖国敬礼,铿锵有力地说出:新中国万岁。这绝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将最可爱的人和最伟大的祖国连接在一起的中国文化密码。

一曲冰与火交响的英雄颂歌

作为创下中国影史票房纪录的战争巨制《长津湖》的续篇,《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大年初一一上映便引发强烈关注和观影热潮,目前票房已突破8亿元。

延续前作《长津湖》的叙事, 《水门桥》的故事更集中更纯粹,情感也更细腻、浓烈和动人。影片实现了主流价值观与类型化创作方法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主旋律电影新的美学特征,集中反映了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平,开拓了国产战争片的新境界。

《水门桥》通过对叙事和视听的精细设计,创造了强烈的传奇性和戏剧性。“三炸水门桥”的剧情起伏跌宕,始终保持着叙事悬念。在视觉呈现上,“一炸水门桥”的复现及千里炸桥的片断都使用了“子弹时间”,传达出千钧一发之际的惊心动魄。镜头在山顶、高地与低谷之间自如穿越,上下纵横从容调度,成功突破了空间场域的视觉限制,营造了震撼性的奇观效果。

《水门桥》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高度统一,为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又一个成功案例。 《水门桥》是一曲在冰与火的交响中谱写的英雄主义颂歌。一方面是零下四十度天寒地冻的战场环境,令人触目惊心的超高伤亡率,使长津湖战役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另一方面,酷烈的战火呈现了极度的残酷,燃烧弹带来令人窒息的燃烧,火焰喷射器的烈焰吞噬了战士的身体,炮火将血肉之躯瞬间撕裂,英雄与坦克在爆炸中同归于尽,成为冰雕的千里在燃烧中融化了弟弟……影片营造了真实的战场环境,还原了战争的冷酷无情,让观众不禁为之揪心、为之震撼。

在冰与火的洗礼中, 影片着重刻画了炙热的兄弟情和战友情,锻造了强烈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伍家兄弟战场上的相互扶助,大战后的含泪凝视与生死两别,让人印象深刻。万里将各位战友视为兄长,而他们则引领了他的成长。影片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每一位英雄的壮烈牺牲。平河、余从戎、梅生、千里为完成炸桥任务一一慷慨赴死,一次次让观众热泪盈眶。

更令人动容的是,影片传递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家国情怀。战士们在行动前朝着祖国的方向敬礼,喊出“新中国万岁”;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面向长津湖,含泪向长眠于此的战友们深深鞠躬;万里请求保留七连建制,这个江边长大的“野孩子”经历了残酷的战斗,终于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战士。本片所讲述的正是一群普通战士如何建构起自己与祖国之间的精神联系,如何忘我地去投入这场“立国之战”,如何展现出顶天立地、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这些令敌人战栗的“冬天的狮子”,正是在冰与火中,在革命与建设中走过95年的人民军队的英雄群像。

《水门桥》也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这场战争的确暴露了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工业能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尽管志愿军以非凡的战斗意志“三炸水门桥”,但美军仍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制造、后勤运输和战地保障能力修复了水门桥,美陆战一师主力得以逃脱,这令后来的中国军史研究者无不扼腕叹息。但正是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开启了新的征程。如今,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足可告慰当年在冰与火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

《水门桥》更告诉我们, 即使在“钢多了”的今天,“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时,我们仍然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仍然要持续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底色。提起徐克,总让人无端想起“侠客”二字。

这不仅因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在中国电影史上独树一帜,也不单因为,他靠一己之力开辟了新武侠电影的巨浪,至今未息,更是因为,他镜头下的那些人、那些事,总是有一种“侠”的关怀。

他的人物很冷:眼冷、刀冷、影冷。《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一双冷眼看尽江湖尔虞我诈;《刀》中独臂刀客一柄断刀见血封喉;《新龙门客栈》中江湖儿女江湖老,了事拂衣去,连背影都是冷的。

他的故事很热:心热、手热、血热。《青蛇》中的一对精怪渴求真心九死未悔;《倩女幽魂》中燕赤霞原是方外之士,诛魔卫道扶危济困;《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中唢呐吹奏的《将军令》一起,立马热血奔涌。

冷与热,架构起侠客们丰富的武侠世界。据悉,最新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有超过九成的戏份拍摄都出自徐克之手。自然而然,他也将与生俱来的侠义气质带到作品中,从某种方面来说,他把这种气质发挥到了极致。

冷,就冷到极致。三炸水门桥,天寒地冻,惟余莽莽。在一场实地拍摄雪地行军的戏时,71岁高龄的徐克,冲在前面,匍匐暴风雪中,摸爬滚打。他说,自己一直在等这场雪,等它“大到把人差不多吹起来的地步”。身边演员说:“这哪是雪啊,是刀片。”

热,也要热到极致。热量来自铁与血,是破纪录的电影炸药堆叠出来的,高度还原了殊死的火力对决。比战火更热的是炽热的情感,该片编剧兰晓龙曾在自己2006年前的作品《士兵突击》里,写了句意味深长的台词。

“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部阵亡,被取消番号,被全连掩护的三名士兵,带回了107名烈士的遗愿。”这是英雄们的命运。如今,他终于有机会将那段意难平的往事搬上银幕,迟来16年的英雄赞歌,如论是谁,心头都难免炙热。

最后多聊一句。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上看到的“侠客”,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形象不尽相同,徐克擅长的这种风格,此次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尚未可知。

我想说的是,也许,所谓的侠客,并不都是白衣如雪、来去如风,更多的时候,他们也会面临困顿,甚至陷入绝境,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恪守自己的信仰,能否为了守护他人甘愿舍己,能否把天下大道,置于生命之上。从这个角度,《长津湖之水门桥》不仅是一部战争片,亦是一部很高级的“武侠片”

诚如金庸所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底色。

统筹 | 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程世超

来源 | 澎湃新闻、人民日报文艺、钱江晚报。(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致敬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