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历史上真实的水门桥战役是什么样的?

原标题:历史上真实的水门桥战役是什么样的?

2022年2月1日,反映抗美援朝史实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如期上映,其中战斗结束后最后各部队集结清点人数时,伍万里的那句:

“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让所有观众不禁破防、潸然泪下,电影成功揭示了那场战争的惨烈和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气概。

观看电影后,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史实资料,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中描述的战斗发生的背景。

1、历史上,整个长津湖战役,可以简单看作是宋时轮指挥下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美国少将史密斯指挥的美军王牌精锐陆战1师之间的战斗。而这两者在电影里都有描述。

2、“水门桥”的战略意义:在长津湖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遭遇第9兵团的分隔围歼之后,不愿冒进的指挥官史密斯于1950年11月30日下达了撤退命令。美军撤退的目标,是东朝鲜湾的兴南港。

而水门桥所在的位置,在黄草岭山口,是到兴南港的唯一一条公路经过它,是绝对的咽喉要地。

作为长津湖地区向外连接的唯一通道,水门桥这座不足9米的桥梁,两边是陡峭的山崖,底下是汹涌河流,一旦水门桥断掉,无论这里聚集了多少军队,都会成为“瓮中之鳖”,再无丝毫退路。

但联合国军一旦渡过此桥,就是一马平川,无论是走陆地,还是走元山港口,他们都能从容撤退,再无半点掣肘。由此可见,“水门桥”正是联合国军的命门所在,也是关乎这次战役能否完美收官的关键地点。

3、志愿军“三炸”水门桥:志愿军已于1950年12月1日和4日,两次炸毁了这座桥。

但美军工兵营于12月5日,重新修好了该桥梁。

1950年12月6日夜,志愿军小分队在收到支援后全体出动,他们背着炸药,穿着棉袄,在没有任何重武器的掩护下,从多个方向强攻“水门桥”。在敌人的“钢铁堡垒”面前,志愿军战士一个个倒下,但却没有一人选择退缩,有些被子弹和炸弹打断手脚的战士,仍奋力向“水门桥”艰难的爬动、滚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把炸药运送到了桥上,随着数声爆炸,最终和桥面一起消失。

“水门桥”再次被炸断了,这次不止是桥面,连原桥的基座,都消失得干干净净。我们这次战斗的负责人,从望远镜里反复观看,确定“水门桥”只剩下光秃秃的桥基,才向上级汇报,水门桥全面炸毁,敌人插翅难飞。

可是,我们还是小看了美国,作为当时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强大的工业创造力被其运用到了极致。很快,联合国军桥梁专家赶到现场,以一种我们从没见过的建筑模式,迅速建起了一座“新桥”,他们以原桥的基座为基础,以一种大型的车辙桥组件,很快重新搭建了一座钢铁新桥。

(空投的桥梁为M2 Treadway预制桥梁段,据说1944年前就投入使用了。三个被扔到了江东里以北,另外五个被扔到了以南一英里的地方。八个桥段中的六个在着陆时完好无损,一个严重损坏,一个漂入志愿军阵地)

1950年12月7日,大雪纷飞,美军8架大型运输机将所有的建桥材料空投到水门桥附近,一座全新的钢结构大桥,出现在了两个悬崖之间,两个小时后,联合国军近1500辆坦克、装甲车和汽车部队平稳地通过了大桥。而在那座无名高地上,志愿军战士纹丝不动,他们呈阻击队形,所有武器全都指向通往水门桥的道路。当夜零下40多度的低温,此前激烈的交火,耗尽了阻击小队所有精力,我们整个阻击小队,剩余所有战士趴在冰冷的高地上,已经全部被冻成了冰雕,这也是著名的“冰雕连”。尽管如此,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做着最后的努力。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期间硬碰硬地打出新中国大国地位的一场战役。虽有遗憾,但这是我们志愿军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无比坚强的意志力去弥补我们与美军相差一个世纪的后勤和火力差距换来的。

冰血巍巍铸就新长城,英魂烁烁浩存天地间。

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参考资料:

1、火见:《历史上真实的水门桥战役是什么样的?》

2、刘朝勋教授:《1950年朝鲜战场,志愿军“三炸水门桥”,为何仍没留住美陆战一师》

3、知乎:黎塞留《历史上真实的水门桥战役是什么样的?》等等

(在此一并致谢,如涉及侵权问题,可联系运营小编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