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南昌老地名 | 塘塍上

原标题:南昌老地名 | 塘塍上

南昌有一条历史悠久的小巷,叫“塘塍上”,老百姓又常常叫作“上塘塍上”“下塘塍上”。

上塘塍上,南起南浦路、北至孺子路,长294米、宽3.4米。下塘塍上,南起孺子路、北至翠花街,长254米、宽4米。清乾隆五十九年《南昌县志》记载,本无上下之分,统称塘塍上。

所谓“塘塍”,都是古代汉语,因此必须以其古代的意义来理解。

塘,以土为形,以唐为声,其本义是“堤岸”“堤防”,是以块石或条石等砌筑成陡墙形势的挡潮、防浪的堤。例如,现在江苏浙江沿海一带挡潮的堤坝仍叫海塘。

既然海的堤坝叫海塘,那么河的堤坝就叫河塘。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写过一首诗《登池上楼》,其中有两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个“池塘”一定要理解成“池塘的堤岸”,翻译成“春天来了,池塘的堤岸上,长满了青青小草。”

塍,《说文解字》解释:“稻中畦也。”讲白了就是今天所说的“田埂”,至今南昌市周边的农村,还把田埂叫作“田塍”。

由于“塍”的作用和形状和“塘”很相似,因此在古代汉语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两个近义词就组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并列合成词”。例如:“田地”“河流”“平原”“丘陵”。

“塘塍上”这个地名,证明了今天的孺子路西段(从船山路到象山南路)曾经是抚河的支流。从古代建城开始,延续到上世纪30年代,抚河支流沿着蓼洲,穿过城墙,一直流进西湖。河道两岸是塘塍,紧靠城墙(1928年城墙拆除后成为船山路)的小巷联通河道的两岸,因为塘塍高出平地许多,因此老百姓就称之为“塘塍上”,飞架河道的“水关桥”把两段“塘塍上”连通。到了清朝末年,人们根据抚河的流向,把东边的这一段塘塍上叫作“上塘塍上”,把西边的那一段塘塍上叫作“下塘塍上”。

清朝末年,成千上万的流民涌进南昌。他们主要聚集在高士桥(又叫跃龙桥、高桥)下面,长此以往,大量的生活垃圾渐渐地高士桥下的河道淤塞了、抚河支流也淤塞了。当年的民国政府曾经想疏通河道,再现古代抚河之水流进东南西北四湖的美丽风景,无奈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只好索性把河道两岸的塘塍全部推倒,填进河道,变成了孺子路的西段,致使曾经美丽的碧波荡漾的四湖变成了死水一潭。

(节选自《南昌晚报·旧影》作者:黎传绪)

编辑:袁 斌

核发:王 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