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韩国短道速滑队员犯规被罚,无缘决赛!网友评:已经不是4年前了

原标题:韩国短道速滑队员犯规被罚,无缘决赛!网友评:已经不是4年前了

最近两天,2022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冬奥会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三位中国选手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会师决赛。最终,中国选手任子威和李文龙包揽该项目金银牌。

在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半决赛中,有两名韩国选手黄大宪和李俊瑞双双被判犯规无缘决赛。大家要清楚,黄大宪、李俊瑞是该项目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在韩国媒体看来,半决赛的当值主裁判彼得·沃思(Peter Worth)属于鸡蛋挑骨头,硬生生通过“黑幕手段”把黄大宪和李俊瑞排挤出局。

韩国人的言下之意就是: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金牌原本是属于他们的,却被东道主中国抢走了。

无独有偶,另一名韩国短道速滑主力选手崔敏静因为意外摔倒,无缘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半决赛。

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曾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前韩国选手李政秀就说道:“黄大宪的硬实力值得全世界掌声,但很难理解这个判罚。”

甚至韩国媒体NAVER还用《荒唐!恶心!短道速滑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为标题抨击彼得·沃思。

回看四年前的韩国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基本上被韩国队所统治,难怪韩国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当值主裁判彼得·沃思的判罚感到不满。

可是,许多中国网友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位来自英国的彼得·沃思裁判,曾经执法过索契、平昌两届冬奥会,加上2022北京冬奥会,彼得·沃思算是冬奥裁判界的“三朝元老”

那彼得·沃思是不是“看人下菜碟”,在平昌冬奥会上向着东道主韩国,来到北京就向着中国呢?

本篇文章全部是用官方公开资料以及视频回放,作为衡量队员是否犯规的重要依据。韩国队员的道德素质懂的人都懂,这里就不做过多评价!

截至本文发稿前,国际滑联发布公开声明,驳回韩国队、匈牙利队,就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的申诉。

这份声明详细向大家介绍了彼得·沃思为何会对黄大宪、林俊瑞、刘少林进行判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规则。

回顾2018年平昌冬奥会,东道主韩国一共拿到5金8银4铜的好成绩,在短道速滑项目中,韩国队拿到3金1银2铜。韩国队获得的3枚金牌,分别是女子1500米的崔敏静、女子3000米接力,男子1500米的林孝俊。

就是在这些比赛中,裁判判罚却成为争议的焦点。比如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国与韩国队都有犯规动作,结果中国队被判犯规,成绩被取消,韩国队却获得金牌。包括崔敏静和队友沈锡希之间的恩怨同样引发热议。

平昌冬奥会男子5000米接力赛A组的颁奖仪式,四名加拿大运动员整齐划一对着领奖台做出清扫动作,这一幕被完整记录下来。

原因就是,加拿大的四名队员用这种动作嘲讽平昌冬奥会的不公正行为,更是直指东道主韩国胜之不武,违背了竞技体育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就此说来,韩国队虽然在短道速滑或其他项目赢得奖牌,却招来了许多争议。诸如安贤洙、林孝俊,这些曾经韩国冰上项目的主力军也纷纷改投他国,说明韩国队的内部问题非常多。

简单介绍完了韩国队此前在平昌冬奥会上的一些争议判罚,再来重点分析下,彼得·沃思为何没有在四年前进行公正的判罚?

首先一点,经过平昌冬奥会后,国际滑联决定每两年对规则进行修订,同时在赛场增加更多的监控设备。

北京冬奥会上,能捕捉时速高达90公里的超高速摄像机“猎豹”正式投入使用。“猎豹”能清晰地捕捉到每个运动员细微的小动作,通过视频回放反馈给主裁判。

“猎豹”高速摄像机有点类似于足球赛场的视频回放以及门线应用技术,再加上经过修订之后的短道规则十分明确,彼得·沃思根据规则加上视频回放综合判断,基本上能察觉队员的犯规动作,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判罚。

换句话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高科技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才让北京冬奥会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

因此,彼得·沃思并没有偏袒中国,也曾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罚下去过。

还有一点,经过修订之后,短道速滑比赛增加了一条蓝线。根据最新修订的规则,如果运动员并驾齐驱,内侧运动员在蓝线范围之内,那么内侧运动员就要避让外侧运动员。发生碰撞时,则判罚内侧运动员犯规。

当两名运动员处于同一水平线,都在蓝线外的时候,外侧运动员要给内侧运动员留出足够的空间。千万不可弯道超车,更不能把内侧运动员挤入蓝线内,这也很好说明了刘少林为何会被判犯规。

可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国际滑联还没有制定相关规则,平昌冬奥会后,许多灰色地带的规则都得到了重新修改,裁判能做到有法可依。再加上高科技设备的介入,一时间让韩国队员适应不了。

在合理的规则与判罚下,没有获得奖牌那是技不如人。裁判严格一视同仁是好事,靠犯规投机取巧拿奖牌是在侮辱观众和自己。

网友纷纷评论:这已经不是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了!

当然,最怕的不是像短道速滑这种规则明确的项目,类似于滑板这种带主观评分的项目才是“重灾区”。

因为这种项目得靠裁判评分,每个人对于技巧和观赏性的理解不同,以至于分数有高有低。

怎样合理地利用规则,堂堂正正的同场竞技才是比赛原本应有的魅力。彼得·沃思与国际滑联制定的规则本身没有问题,就怕某些裁判没有一视同仁,或者是单方面的严格,只针对某些国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