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红色文旅年华|徐恩荣:听党的话,跟党走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唱着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歌儿长大。60年风吹雨打、饱经风霜,60年勤奋工作,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听党的话、跟党走,始终坚定不移”。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第一任主任、党委书记徐恩荣说。

徐恩荣,1944年生于河北丰涧。18岁参加工作,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部队和文化和旅游部系统工作,兢兢业业、务实勤廉。2005年退休,至今年近八旬,他仍坚持修养党性,笔耕不辍,时刻关心并积极建言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从小沐浴党的光辉,立下了庄严的誓言

“我1944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家境贫苦,生活条件十分艰难。新中国成立时,我只有5岁,但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穷人翻身当家做主人的重大变化。”徐恩荣回忆到。

“可以说从懂事的时候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歌长大的。我们从小就懂得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带领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道理;从小就对党有着深厚朴实的感情;从小就在心里牢固地建立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年少时的徐恩荣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靠拢党团组织,初中时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62年,在初三刚毕业准备考高中的时刻,听闻蒋介石要反攻大陆,为了保家卫国,徐恩荣毅然参军入伍。到了部队以后,他积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赵一曼、雷锋、王杰等人,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他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老三篇,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上前线。1962年末,印度在中印边界发动了侵略战争,部队要抽调人员上前线,徐恩荣毅然写下血书,坚决要求上战场。

1964年,刚刚入伍两年,徐恩荣就被连队评为雷锋式的五好战士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成为了军事训练尖子班的班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徐恩荣从小看到的、听到的、受到的教育,都是共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因此,他说:“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甚至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的生命,这样一个人活着才有价值。”从此,听党的话,跟党走,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成为徐恩荣一生的誓言,永远的行动指南。

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实做细手里的工作

1974年,徐恩荣同志离开部队,从一名作战参谋转战政工岗位,转业到原中国歌舞团。他把部队的好经验好作风带到地方,听从组织安排,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因表现出色,一年后,他由组织推荐到原文化部机关,先后在办公厅组织处、保卫局、保卫司、保卫处等部门从事保卫工作。

徐恩荣同志恪尽职守,高度负责,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涉及中央领导同志、外国政要参加的一些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其经历的上百场重要场合演出的活动中,中央首长、来访外宾、演职人员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他还清晰记得,“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14位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中国京剧院《杨门女将》的演出。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了王昆、李德伦、刘秀荣、白淑湘等76位文艺工作者和工作人员。这次接见对文艺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徐恩荣说,当时作为工作人员,见证了这次会见,并协助有关安全保卫部门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感到非常的自豪。

上世纪80年代末,在五七干校的基础上,原文化部决定筹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主要任务是培训全国各地的文化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建设之初,基础设施底子薄弱。“教学用房基本上都还是八国联军那个时候建的木板铁皮房,以及一些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非常落后,来学院培养进修的干部对这个意见非常大。”

1990年,徐恩荣调任原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分管行政。徐恩荣听到学员反映后,心里非常不安,就在一次会上给学员们表态:“三年以后要让学院变个样,给全国各地来学院学习培训的文化干部一个满意的环境”。那时学院的经济十分困难,通过反复多次与上级主管部门原文化部和属地北京市大兴区不厌其烦地交涉沟通,才就兴建教学楼达成一致意见。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立项、到设计,再到施工、到验收,徐恩荣亲力亲为,抓实抓细。三年的时间,一座设施完备,整齐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学院整体环境进行了全面绿化,教学条件大为改善。

勇挑改革重担,创立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

1996年,在原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中,为了使艺术院团能够卸下包袱,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好艺术创作生产,党组决定成立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集中统一管理服务直属艺术表演团体的2000多名离退休人员,并调徐恩荣任中心主任。

“刚成立的离退中心,人员、设施、经费都十分有限,没有现成经验和制度可循。管理服务对象数量众多,性质复杂,管理和服务需求十分多样,很多都是影响力很大的老艺术家。而且相当一部分老同志在思想上尚不能接受这一改革举措,还存在抵触情绪。”作为一个新成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徐恩荣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有艺术院团体制改革的进程。

党的使命已经赋予,矛盾必须尽快解决。徐恩荣首先是从方方面面为中心调来一批干部,借用了办公场所。随后和班子成员加紧调查研究,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最后,经过班子反复研究,决定从5件事入手。一是组织大家学习中央和部党组关于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二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学习、团结、务实、奉献’的八字方针,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的意识,提升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深入院团做调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服务的统一办法和规章制度;四是建立离退中心在职干部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加强与部机关相关司局的联系沟通,在人事、经费、政策、设施等方面多方协调争取支持。”

工作方向明确了,唯有坚持不懈抓落实。中心干部少之又少,但在班子的带领下,形成战斗合力为老同志办实事。一是,在党的建设上取得突破,成立离退中心党委,根据老党员居住情况就近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看光盘、传达文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学习,把老同志的政治待遇落到实处。二是,在经费短缺、拨款渠道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通过与部机关、院团协商,三次足额为老同志增加了离退休费,明显提高了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三是,经过与院团反复协商,在老同志居住比较集中的宿舍区,建立了12个老干部活动站,给老同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场所。四是,逢年过节为老同志举办团拜会、茶话会、组织祝寿登山、春秋游、棋类比赛、钓鱼比赛、健康讲座、健康养老、趣味运动会等适合老同志的小型活动,深受老同志的欢迎和喜爱;根据中心老艺术家集中的特点,组织了重阳风采、多彩的足迹、艺术歌曲演唱会等大型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李岚清、彭珮云等中央领导,部长孙家正,老部长周巍峙等领导观看了演出和展览,还听取了老干部工作的汇报,并作了指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老艺术家的关怀,为推动工作以极大的鼓舞。五是,为有困难的老同志进行上门慰问送温暖,针对个别老同志的特殊需求,尝试提供个性化的多元服务,受到老同志的欢迎。六是,注重抓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培训,交流经验,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提高为老同志服务的觉悟。

牢记初心使命,誓当永远跟党走的老党员

“我是出生在旧社会的一个穷孩子,新中国成立以后翻身当家做的主人,上了学参了军,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局级干部。我的一生都是在党的教育关心爱护下成长的。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首歌儿唱出了我的心声。”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徐恩荣说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写下书法勉励自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智者不饮盗泉之水”,时刻鞭笞自己坚持提升人格品行,积极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史教育活动意义深远。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党史教育就是教育全体党员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奋斗史,教育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万众一心,永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意义重大。我虽然退休了,我还是要坚持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严格要求自己。”

徐恩荣十分关心离退休事业的发展和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的建设。面对老龄社会即将到来的中国养老服务事业,作充分的调查研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提交了决策参考,推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储备。徐恩荣同志特别关心中心乃至部系统青年干部的成长,他衷心希望,“以无比深厚的感情、无私奉献的精神、任劳任怨的态度,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这一系列精神品质能在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各项工作中传承下去,这些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所有平凡岗位上形成的难能可贵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文化和旅游系统广大青年干部学习弘扬。

(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责编:李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