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摄政期间,虽然实际上担任着皇帝的角色,但也一直担任着臣子的角色,他虽然有皇帝之实,但是却没有皇帝之名,可为什么在他死后,却能够称为“清成宗”呢?
顺治七年十二月九日,摄政王多尔衮在塞外的喀喇城猝死。其实多尔衮的死挺有趣的,有很大的可能是他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一般人病了,肯定是在家里安心养病,而他多尔衮呢?不好好的在家里安心养病,而是骑着马到喀喇城狂奔打猎。
人生了病身体本就虚弱,哪里撑得住马的颠簸,这一颠簸,就直接把多尔衮给颠没了。
随着多尔衮的死,有一个人十分高兴,这个人就是顺治皇帝。
有的人或许好奇,多尔衮是顺治的叔父,而且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就没有他顺治,也没有大清的天下,他顺治为什么要高兴呢?
当年顺治的大哥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势均力敌,谁都不肯让谁,最后是多尔衮为了顾全大局,避免大清分裂,推荐年仅六岁的顺治继承皇位,不然顺治一辈子也别想坐上皇位。
要知道,顺治是九阿哥,他的前面还有八个阿哥,要是轮的话,哪里会轮到他。
大清与吴三桂联合,共同击溃李自成大军,夺得北京城时,有一大部分的王公贵族认为大清完全没有必要将都城定在北京,如果要控制住北京,只需要在北京安插王公贵族就可以。
倘若当时没有多尔衮,说不定这个建议就会被实施,是多尔衮坚决否定,这个建议才没有实施下去。
如果这个建议实施下去,那将是“一朝失足,千古恨”,估计历史上就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清王朝了,而所谓的清王朝,只不过是偏居一隅的小国罢了。
多尔衮无论是对于顺治本人,还是对于国家,都是有着母庸质疑的功绩,之所以对于他的死,顺治高兴,主要是取决于他的权力欲望。
从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不肯退步就可以看出多尔衮绝对不是一个甘愿居人篱下的人,他拥立顺治继承皇位,主要有着两点的打算:
第一点、不想看到竞争对手豪格坐上皇位;
第二点、顺治年纪幼小,方便控制。
顺治六岁继承皇位,肯定没有能力独自处理朝政,而负责处理朝政的大权则交到了辅政大臣的手中。
当时的辅政大臣总共有两位,一位就是多尔衮,另一位不是豪格,而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原本想着当皇帝的多尔衮肯定看不起济尔哈朗,所以在两人共同担任辅政大臣时期,多尔衮经常在暗地里排挤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仅仅只是镶蓝旗的统领,而多尔衮除了有正白旗、镶白旗的坚决支持之外,在正黄旗、镶黄旗之中,也有一部分的人支持。
如果真的斗起来,济尔哈朗绝对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为了自保,只能够自愿退出辅政大臣之列,将辅政大臣的这个位置送到多尔衮同母弟弟多铎手中。
到了这个时候,多尔衮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但是多尔衮依旧不满足,到处排除异己,只要是不服从他的,一律铲除,以至于朝廷基本上都是正白旗、镶白旗的官员。
多尔衮身为权臣,欺负欺负官员并没有什么,但是有的时候他竟然还敢欺负到顺治的头上。
多尔衮曾经威胁顺治说:“顺治父亲皇太极的皇位原本应该是他多尔衮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他多尔衮要把皇位抢回去。
多尔衮专权,欺负顺治,性质已经十分恶劣,但这还不是最恶劣的,最恶劣的是多尔衮还和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传绯闻。
由于身份的原因,多尔衮能够自由出入孝庄的住所,这一来二去,旁人不说三道四都不可能。再加上多尔衮自称“皇父”,从侧面证实了绯闻有很大的可能是存在的。
顺治身为堂堂一国之尊,眼看着多尔衮的种种不法行为却奈何不了多尔衮,想必心中是无比的憋屈。但是出于长期的打算,又不能表露出来,只能够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直到多尔衮去世,这才彻底爆发。
在多尔衮去世的当年,顺治年仅十四岁,但就是这个十四岁的男孩,却做出了有的男孩十八岁也做不出的事情,那就是为了顾全大局,选择忍气吞声。
顺治虽然想直接清算多尔衮,但是被迫于多尔衮在朝中的庞大势力,只能够做伪心事。
当时正值十二月,北京城大雪纷飞,而作为皇帝的顺治则亲自冒着茫茫大雪到东直门外迎接多尔衮的尸体。
一不做二不休,对于多尔衮的葬礼,顺治咬咬牙,干脆采用帝王的规格进行办理。既然他多尔衮生前那么喜欢当皇帝,就让他死后当皇帝。顺治尊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顺治对于多尔衮的尊敬,仅仅只是稳定局势,做做样子,不到一个月就原形毕露。
多尔衮是在顺治七年十二月去世的,顺治在顺治八年正月就已经对多尔衮下手。
先是将多尔衮的同母弟弟阿济格囚禁起来(当时多铎已死),致使多尔衮的党羽失去领头人,后又将多尔衮统治时期,忠于多尔衮的何洛会、刚林、祁允格等人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清算多尔衮的信号如此明显,满朝文武百官都害怕与多尔衮沾上关系,于是就开始了集体弹劾多尔衮。
你上书,我也上书,总而言之,骂多尔衮就对了。
多尔衮去世仅三个月,顺治就列举了他的十四条大罪,这十四条大罪基本上都是私事,就比如通过莫须有的罪名,逼死当年与他争夺皇位的豪格、使用皇帝的规格出门。
按道理来说,忠于多尔衮的大臣处死了,多尔衮的同母弟弟阿济格也囚禁了,多尔衮也被否定了,顺治也应该停手了。
但是顺治并不打算停手。
不但去除掉多尔衮的爵位,还抄了多尔衮的家,去除掉多尔衮享有太庙的资格,庙号自然也撤除掉,连多尔衮从他弟弟那领养过来的儿子都归了宗(多尔衮的一生并没有儿子)。
以上虽然已经够严重,但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顺治把多尔衮从坟墓里挖出来,先是鞭尸,后是去其首级,再是暴尸示众。
多尔衮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自己堂堂一代权臣,到头来竟然落得个死无全尸、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从顺治对多尔衮的手段来看,肯定是恨多尔衮恨到了骨子里,要知道当时的顺治年仅十五岁。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对一个陪伴自己长大的中年人做出如此过分的举动,要是说没有恨到骨子里,谁都不信。
如果要怪的话只能怪多尔衮太作死,好好的辅政大臣不当,偏偏要当权臣。当权臣也就算了,平日里还要欺负顺治,与顺治的母亲传绯闻,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的路走窄。
结语
顺治对于多尔衮的痛恨可以说是长达一辈子,顺治十二年,距离多尔衮的死已经过去五年,一位叫做彭长庚,一位叫做徐尔安的大臣上书,为多尔衮正名,结果落得个流放宁古塔的下场。直到乾隆年间,多尔衮才得到正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