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谷爱凌、苏翊鸣,00后奥运天才少年的背后都有哪些高人指点?

全红婵,2007年3月出生,今年14岁。

在2021年8月举办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上,以五跳三跳满分,总成绩466.2分摘得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并创造了女子10米跳台历史最高分纪录

全红婵以其高超的压水花技术和表现,让网友惊呼:不可思议!并被盛赞为:会“水花消失术”的神奇少女!

谷爱凌,2003年9月出生,今年18岁。

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在前两跳落后的情况下,最后一跳完成了一个在该项目历史上从未有女生完成过的超高难度动作1620,成功逆转夺冠。

这是中国第一块在女子雪上项目上的金牌。

不管是对谷爱凌自己,还是对中国来说,这块金牌,都意义非凡。要知道,这还是谷爱凌在本届冬奥会参加的三个项目中最弱的项目。

苏翊鸣,2004年2月出生,今年17岁。

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中,近乎完美地两度完成高难度1800度转体。虽遗憾摘银,但在这届冬奥会上,他是唯一一个在此项目上完成如此高难度动作的选手。

果然,2月10日,裁判长公开表示打分失误,在裁判们的回放角度,未看到加拿大选手Max抓板失误,按规则应该被扣掉3分,当认识到错误时,分数已经提交。

如果按照扣掉3分的来计算,17岁的中国小将苏翊鸣就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可以说虽然在比赛中由于评分原因遗憾抱银,但在中国大部分网友心目中,苏翊鸣已经是冠军了!

这些了不起的00后,

同样的年少有为。

同样的实力惊人。

虽然成长环境和家世背景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细看几人的成功之路。

天才的养成,除了自己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来源于她们的父母。

有句话这样说:最贵的教育资源,不是学区房,而是父母的三观。

三观正的父母,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在这三位00后身上,恰如其分。

最后一跳之前,谷爱凌的妈妈给出的建议是:再跳1440,拿下银牌。她知道,谷爱凌背负的,是国家的荣誉。从大局上来看,跳有把握的动作,为中国保下一枚奖牌,这已经是历史性的突破,而挑战从未尝试的高难度,意味着失败的机率极大,一但失败,将很有可能与奖牌失之交臂。这是成年人考虑问题的方式。

然而,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她们拥有更强大的自信和不断挑战自我的决心,谷爱凌说,自己一定要跳1620。

她说:我来到奥运会,不是为了打败任何人,而是我自己。

听到女儿这么说,谷妈妈没有再劝阻,只是鼓励她:这是你的比赛,好好享受它。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说出来却并不容易。

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在关乎国家荣誉的重要时刻,让孩子完全凭自己的意愿,放手去干。

谷妈妈给了谷爱凌十足的信任与尊重。

这也是她一直以来教育谷爱凌的原则。

除了在滑雪方面的超强实力,谷爱凌还是一位顶级学霸。

满分1600的托福考试,谷爱凌凭1580的高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谈及对谷爱凌的教育秘诀时,谷妈妈说了三句话:

我对谷爱凌的教育就是,第一是睡觉,第二是学习,第三是玩。

在她眼里,不管是滑雪冠军还是学霸,都不是谷爱凌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一切全凭热爱。

不把自己的期望值加到孩子身上,让她随心所动,野蛮生长。

能做到这一点的父母,真的很少。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精英家庭,还是少数。

但父母选择如何去爱孩子,是没有差别的。

在有限的条件下,给予她最大的尊重,这才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父母应该带给孩子的,从来就不是有限的物质。

而是能够受益终生的精神品格。

谷爱凌的成功,天赋固然很重要。

但同样也来源于她的勇敢、自信、努力、坚韧……

没有人规定她应该长成什么样的花,她只需享受阳光,享受生命,茁壮成长。

而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太差。

真正三观正的父母,都是子女人生中不动声色的摆渡人。

我们常听这样一句话:

“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做榜样的父母,就是言传身教。

无形之中能用自己的三观和态度,去影响孩子走向正确的路。

谷爱凌的妈妈是如此。

全红婵的父亲也是。

在全红婵夺冠时,到他们家贺喜的人踏烂了他们的门框。

有人送辣条、现金,甚至有送价值百成的精装房屋的。

这对家境并不怎么富裕的全红婵一家来说,在无以论比的荣誉面前,即便是收下这些,也无可非议。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切,全部被全红婵父亲婉拒了。

这个朴实的农民并不会说什么场面话。

问其原因,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能消耗女儿的荣誉。

他最大的愿望,是她能上一个好大学,做一个有文化,有本领的人。

有人曾评价全红婵说:

她身上最难得的,是有孩童般的天真的同时,更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沉得住气,经得起追捧,耐得住寂寞,这是大将之风。

我想,这些都能从全父身上找到答案。

他可能没有别的家庭那样优越的条件。

也无法给孩子那样多的选择。

却用自己的原则,给了她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一个家庭,即便家徒四壁,但只要父母端正、努力、善良,那么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别忘了,你的生活,不仅仅是父母的续集,也是子女的前传。

而苏翊鸣在比赛刚结束时,被问到如何看待这次比赛裁判给出的分数。

说实话,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表现得不在乎,多少显得虚假;

表现得很在乎,又怕失了风范。

苏翊鸣是这么回答的: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注,我今天的状态很好,也完成了自己想做的动作。

我没有特别关注每个裁判的打分,但是能拿到这个分数我已经很开心了。”

对于一同站上领奖台的两位前辈他说:

“他们都是国际上的大神级别滑手,也是我的偶像。

从小我就是看着他们的视频,模仿他们的动作长大,能够和他们一起站上领奖台,我感到十分荣幸。

言语间的得体成熟不卑不亢,让人恍惚间忘记这个孩子还未成年。

苏翊鸣的教练曾说:

“他现在才17岁,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在跟一个35岁的人说话。

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事,很会和人打交道。

对于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长大,他的心里已经非常有数了。”

苏翊鸣如此淡定,更离不开父母对他的教育。

“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和自由。”

这是我在苏翊鸣父母的采访中感受最大的一句话。

在苏翊鸣的滑雪生涯中,他受过两次比较严重的伤。

一次是在6岁那年,被一个不会滑雪的大叔撞断了腿。

当时妈妈看了直心疼,但她仍然对苏翊鸣说:

“宝宝,咱们不能因此放弃。”

这不是因为她想强迫苏翊鸣在滑雪上取得什么成绩,而是她希望锻炼苏翊鸣的抗挫能力。

哪怕遇到困难,也要尝试坚持下去。

而14岁那年,苏翊鸣再次受伤,内心甚至开始抗拒滑雪。

妈妈发现后便为他组织了一场同学聚会,让他坐在轮椅上指导同学们滑雪。

本来就热爱滑雪的苏翊鸣受到同学们的敬佩和仰望,一扫内心的阴霾。

父母的陪伴和信任,更坚定了他重返赛场的自信。

这样的自信,让苏翊鸣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再次尝试站起。

而父母给他的另一样东西,便是足够的自由。

从苏翊鸣走上职业滑雪道路的那天起,父亲一直秉持着一种观念:

如果有一天,你说不喜欢滑雪,不愿意做运动员了,那也可以随时放弃,回来做学生。

成绩上,他对苏翊鸣也没有要求:

“尽己所能,冲击冠军一直是苏翊鸣自己的目标。

而我们就是希望他享受比赛,尽力而为就足够了。”

好的父母,永远会为孩子的精神托底。

而那些在精神上获得了足够自信和自由的孩子,必然会拥有一颗强心脏。

正如苏翊鸣在赛前送给谷爱凌的寄语。

不是必须拿冠军,也不是一定要加油,而是:

“祝你玩得开心。”

因为他知道,尽力而为就好,无论结果怎样,总有人坚定地支持你。

这些00后的小将,开始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新势力出征奥运。

在拼搏进取之外,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热情和自信。

不再畏惧失败,而是勇敢挑战失败。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著名诗人多萝西·劳·诺尔蒂曾写过一首诗《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们将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们将学会正直;

如果孩子被公平对待,他们将学会正义;

如果孩子被关心和体谅,他们将学会尊重。

教育到最后,其实拼的都是父母。

性格和人品,才是一个孩子最好的底牌。

请相信,最好的父母,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终于三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