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亚历山大是如何打败印度大象军团的?

原标题:亚历山大是如何打败印度大象军团的?

亚历山大是如何打败印度大象军团的?

在印度这个布满森林,潮湿、高热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中,大象是最重要的动物之一。使用大象作战,一直是他们的习惯和特长, 大象一直伴随着战争,直到近代,大象还在直接或间接为战争服务,从印度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象战。

与中国相邻,唐僧取经到过的“西天”——古称“天竺”的印度,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气温高、森林多,战马不多见。而南亚次大陆的土地,盛产亚洲象,大象在印度的历史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有过驯服大象的故事。释迦牟尼穿过王舍城(今拉杰吉尔)时,一头凶猛的公象向他冲来。 然而,大象却被释迦牟尼的精神威力征服,随后屈膝拜倒。这虽然是传说,但大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有象兵作战的记载。当时,士兵有四个兵种:骑兵、步兵、战车兵和象兵。

孔雀王朝重要的开国大臣考底利耶,著有重要作品《政事论》,在这部书中,他曾用一整节的篇幅来讨论大象。他认为,大象在野战中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摧毁防御工事的重要武器。他还提出,国王在战争中的胜利主要取决于大象。《政事论》第二章写道,任何猎杀大象的人都要被判处死刑。因此,在孔雀帝国鼎盛期,印度拥有9000头大象的庞大象军。而在训练战象方面,他又归纳了运用旗帜训练等七条法则,训练大象因此成为一门独特的技术。这种独特的训练方法有一些基本法则,比如挑选战象一定要挑选公象,因为公象才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另外,由于象的生长周期很长,所以即便是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去野外捕捉成年大象,也比成代地驯养大象更为经济。考底利耶虽然把大象看得过于重要,有武器论的味道,但这也说明了大象在古代印度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在战场上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喻户晓的唐僧留下的千古名著《大唐西域记》里,这些战争方法依然被保留。

孔雀王朝瓦解后,印度长时间处于分裂状态,但不管是德里苏丹和莫卧儿这样较大的帝国,还是一些较小的邦国,战象总是军队中不可缺少的武器。中世纪时,印度象背上的塔楼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全身披甲的士兵,而且出于指挥大象的需要,象兵必须赤脚。这些战象全身披有厚厚的铠甲,但眼睛的防护似乎成为难题。因此,阿克巴发明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战象的铠甲旁边连一块巨大的帆布,当敌人靠近战象的时候,就把帆布放下来。

1389年,帖木儿对印度发动袭击,面对德里苏丹的战象部队,帖木儿在骆驼上捆绑了燃烧着的干草,以使战象受到惊吓,从而取得胜利。帖木儿进入印度后,除了大肆劫掠金银财宝外,还带走了32头大象,而这些大象,在将来对抗奥斯曼的安卡拉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525年,当巴卑尔沿着祖先的道路去征服印度的时候,遇到了德里苏丹1000头大象的袭击。第一次帕尼帕特战争,巴卑尔凭借战壕和城堡的坚固防御以及火炮的巨大优势,最后得以成功。巴卑尔死后,莫卧儿被暂时赶出印度,经历了诸多变故后,阿克巴和喜穆发生了第二次帕尼帕特战争,阿克巴依然凭借弓箭和火炮的有利发挥,击败了喜穆所带领的战象部队。

战象在印度的使用一直持续到19世纪, 二战时,大象依然是运输物资的工具。对大象的使用在印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战争中,使用大象也是各有高招。但归根结底,要因时因事,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特别是要不断探索,敢于出新,才能取胜。阿克巴的发明、帖木儿的骆驼干草点火战术就说明了这一点。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取胜之道,也不会有永远管用的保险措施,真正的取胜方法,是变,是创新,这从印度人使用大象作战的历程中就可以看出。

从印度再往西,在古代西方世界,西亚、中东、地中海,甚至在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也有军队使用大象的记载。据记载,古埃及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饲养过大象。在以后的岁月中,养象、用象的记载时有出现。 在战争频繁的地中海沿岸军事强国,如古希腊、古罗马、波斯,大象是经常出现的。被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将领、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征战过程中,常常有大象出现在战场上。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远征波斯。波斯人准备了几十头大象,但这些大象还没来得及成为武器,便在营帐里被亚历山大俘获了。不过,亚历山大并没有把大象投入战争,而仅是将它们作为运输工具。

公元前327年,征服波斯帝国后,亚历山大到了希达斯皮斯河,要进攻印度。而印度波鲁斯国王也准备把3万名步兵、200头巨象投入战场。为了更好地隐蔽,这200头战象都被涂上了与周围环境一样的颜料。在河那边的马其顿军队,没有发现这些大象。如果波鲁斯国王遇到的是一般对手,200头隐藏起来的大象,可能会发挥巨大作用,甚至改变战役的胜负。可惜, 他遇到的是亚历山大——一个能克服各种困难、冲破所有障碍的千古名将,他和大象的悲剧注定了。

尽管亚历山大发现这些大象的时候,被吓了一跳,但久经沙场的他,还是很快想出了对策。马其顿军队选择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渡过希达斯皮斯河开始进攻。在这样的夜晚,波鲁斯无法看清马其顿的兵力部署,只好派他的儿子率2000名骑兵和120辆战车前去迎敌。波鲁斯国王没有搞清楚的是,这次渡河的是亚历山大亲率的马其顿主力。 一渡过河,马其顿弓箭手就迅速向战车射箭;同时,骑兵也开始进攻,波鲁斯的儿子死在阵中。当波鲁斯知道亚历山大主力已经渡河后,只好在一块开阔地布阵迎击。印度人的战线从南到北至少有2英里,骑兵布置在两侧,步兵和战象混搭在中央。马克姆恩描述说:“印度人拥有大量的枪兵和弓箭手,还有许多大象,那些大象由于身上涂着油彩而格外显眼,象兵中的队长插着旗帜。他们的前面有大量画着油彩的战车兵,带着头巾或光头的斧兵、骑兵和锤兵。”十分之一战象身上都有战鼓和战旗。大多数战象背有塔楼,波鲁斯也骑在大象上指挥战斗,这样的军队声势浩大,如果发挥得当,取胜是预料中的事情。

但波鲁斯不是亚历山大,他排兵布阵的方式有着致命的缺陷。根据阿利安的记载,200头战象被布置在1000名步兵中间,步兵布在战象四周,这也是典型的古代印度布阵方法。可是与亚历山大这样的高手相比,波鲁斯显然落了下风。马其顿的步兵和骑兵分别从两翼向印度人进攻,印度骑兵根本不是久经沙场的希腊骑兵的对手,陷入一片混乱。而在这时,隐藏在森林里的亚历山大的另一支骑兵——科恩的骑兵部队又突然杀了出来。波鲁斯连忙派出战象部队。由于考虑到马匹可能害怕大象,亚历山大决定令骑兵后退,让马其顿步兵来解决这些大家伙。从未接触过象战的马其顿士兵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损失最大的是被无数标枪、箭雨和长矛所围攻的大象。由于印度骑兵被挤压,战象只能在一个狭窄的攻击面上进攻,威力无法发挥出来,无法抵御希腊步兵的袭击。随着战役的进行,受伤的象群遭到惊吓,开始后退,因象蹄的践踏,印度步兵尸横遍野,波鲁斯因此遭到惨重的失败。

波鲁斯就这样失败了。他的失败,不在于巨象,而在于他错误地使用了大象。他没有看清对手,也没有看清大象的弱点。他只知道大象有强大的冲击力,没有预料到大象会后退,也没有采取措施消除大象缺点可能带来的隐患,更没有始终保持对大象的控制,占领主动权。因此,他失败了。

饱受士兵思乡病困扰和南亚次大陆气候折磨的亚历山大,最终离开了印度。当他离开的时候,对战象做了这样的评价:“即使我有很多这样的武器,我也不会用它们,做它们的战友比做它们的敌人还要危险。”

伊普苏斯战役,是西方世界一场著名的战役,决定了亚历山大以后帝国分裂的命运,此外,人们也从中清楚地看到了大象起到的重要作用。战争的每一方都日益重视大象,研究大象、使用大象、应对大象,成为战争的重要功课。

尽管大象在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中,起到的是负面作用,没有给使用者带来好运,但大象在伊普苏斯战役中发挥的却是积极作用。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很快就四分五裂——东部的省份被塞琉古所控制,西部又分裂成几个国家,其中占有最大优势的是安提柯。而在南方,埃及的托勒密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塞琉古也曾经远征印度。 但与亚历山大不同的是,他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孔雀王朝开国之君旃陀罗笈多(意思为月护王)。而且,当时的世界时局要比亚历山大时代复杂得多——西方正在进行瓜分亚历山大帝国的狂潮。这使得塞琉古不能继续在印度制造事端了。于是,他割让了东部的几个省份,并把女儿嫁给旃陀罗笈多。作为报答,旃陀罗笈多给了他500头战象。就是这些战象,在后来继承人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伊普苏斯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前306年,安提柯一世自立为马其顿国王,率军进入小亚细亚,企图统一亚历山大帝国。但是,塞硫古和埃及的托勒密、马其顿的卡山德、色雷斯的利西马科斯联合了起来。公元前301年,塞硫古和利西马科斯率联军3万人,与安提柯和德米特里率领的兵力大体相当的马其顿军队,在伊普苏斯进行了一场决定命运的大会战。

为了赢得会战,双方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大象被作为秘密武器,卡山德在马其顿,托勒密在埃及,塞琉古在波斯,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战象部队。而安提柯,也在伊普苏斯战役中,投入了75头战象。开战前,塞琉古调了100头战象给卡山德,卡山德把这些战象全部布置在了中心区域,位于方阵步兵的前面。安提柯也把自己的战象放在步兵的前面。而塞琉古则把自己的300头战象布置在步兵的后面,作为预备队。

战役打响后,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在右翼指挥安提柯的重骑兵。“初生牛犊不怕虎”,德米特里年轻好胜,带着骑兵迅速攻击位于侧翼的雷西马克的步兵部队。塞琉古的左翼动摇了,德米特里趁势攻入塞琉古的步兵阵中,塞琉古形势危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塞琉古派出了蓄势已久的300头战象,进行回击。德米特里的骑兵无法突破象阵,只能在其中纠缠。中部安提柯的75头战象也与卡山德的100头战象以及雷西马克的步兵部队发生了混战。

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描绘了这次战役的激烈状态。在正面的对抗中,安提柯的军队渐渐落了下风。塞琉古看准时机,派了一队骑兵攻击安提柯的侧翼。而此时,安提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德米特里身上,就在安提柯的军队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他还在说,德米特里会来救我的。但遗憾的是,德米特里在象阵中根本无法脱身。 最终,安提柯被一名标枪手射中,由于他没有穿铠甲,所以身死沙场,他的帝国也分裂了。他们唯一的收获是,德米特里的妻弟,曾参加过伊普苏斯战役的伊庇鲁斯王子皮洛士,成为第一个在欧洲使用战象的人。

亚历山大能战胜大象,而安提柯之所以败于战象,关键是他们对象阵的不同使用。亚历山大以人对象,利用人随机应变,适应不同作战对象的能力。而安提柯却是战马对大象,肯定会是块头大、更有力量、更凶狠的一方占优势。总而言之,使用大象作战,选择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对手是首要的。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文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