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20内蒙古大学752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原标题:2020内蒙古大学752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0内蒙古大学752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2. 理藩院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理藩院的设置,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理藩院改为理藩部。

3. 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jiàng)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4. 减租减息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1939年开始在抗日根据地实行。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具体政策规定为: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债主要减息。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即从原租额中减去25%;利息减至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一般实行“分半减息”,即年息为15%。另一方面又规定佃农要交租,借者要交息,保存地主、债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有利于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调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5. 水经注

北魏时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郦道元著,成书于518年。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作了补充和发展,记河流水道1252条,注文共约30万字。《水经注》史料价值很高,引书达438种,逐一叙述各河道的概况,以及河道经过之处的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本书集中国6世纪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6. 租庸调制

隋朝和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 唐三彩

唐代烧制的一种低温多彩的铅釉陶器。唐代陶器以三彩陶俑即“唐三彩”最为著名,以青、绿、黄三色为主,以人、马、骆驼为主要造型,唐三彩的施釉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唐三彩始创于高宗时,开元时极盛,天宝以后渐衰落。盛期产品曾传至中东、东南亚各地。

8. 皇族内阁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成立的以满族皇族为主的责任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阎被称为“皇族内阁”。

二、简答题

1.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初巩固统治的措施

(一)无为而治与黄老思想

西汉初年接秦之弊,经济萧条,人口散亡,作业穷困,财政匮乏,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和发展。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自刘邦统一,历经孝惠、高后、文景,其间君臣多好黄老之术,治道贵清静宽舒。因此,执行与民休息的“无为”的统治术,成为汉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所谓“无为”,并非统治者一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为的原则有两个:一方面无为即是“守而勿失”,也就是说对于刘邦、萧何在汉初所确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不作原则上的大变革。另一方面无为并不是放弃阶级统治,而是在不伤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在封建统治阶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作些尽可能少的干预,使之休养生息。

(二)汉承秦制

汉王朝袭用秦王朝的各种制度。刘邦攻入咸阳时,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即在中央,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机构即朝廷,由三公九卿组成,地方行政基本上是郡县制度。其税制、法律、职官、礼仪、兵制等,均沿用秦制,仅略加修改变通而已。 史称这一情况为“汉承秦制”。

(三)消灭异姓王

在楚汉战争过程中,刘邦为了集中力量战胜强大的对手项羽,遵从张良、陈平等人的建议,不得不分封韩信、英布、彭越等人为王,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汉初保留了他们的分封。当时被分封的异姓王有7个。这些异姓王手握重兵,占据着广大的地盘,对西汉中央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7年之间,刘邦借口异姓王谋反,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等杀掉,把张敖废为列候,韩王信逃入匈奴,仅留下实力最小的吴臣。

(四)郡国并行制

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和封国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但由于时间一久,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难于驾驭。

(五)赋税制度

汉代赋税主要有土地税(田租)与人头税(口赋)两种。田租交纳实物,汉初 为十五税一,汉文帝以后改为三十税一。口赋收钱,7〜14岁男女每人每年交纳“口钱”,成年男女每年交纳“算赋”。

(六)军事与法律

汉初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在中央设立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分别设材官(步兵)和骑士(骑兵),这些常备军皆由郡守和郡尉(后改为都尉)掌管。常备军和预备军的兵员都由郡国征调来的“正卒”充任。

《九章律》:汉初萧何制定的法典。刘邦入关之初的约法三章,只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临时措施。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认为“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令萧何根据《秦律》,制定《汉律》。萧何除去秦律夷三族及连坐法,在秦律的基础上,又增加《兴律》《户律》《厩(jiù)律》三章,合为九章,故称《九章律》。

2. 一条鞭法的内容、意义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3.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意义

(一)内容。1947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个大纲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0月10日公布。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由乡村农会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和财产,连同公地及其他所有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根据抽多补少、抽肥补痩的原则,平均分配,归个人所有;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经营不受侵犯。但会议忽视了某些地区土改中出现的一些“左”的错误,没有予以及时纠正,使其随着土改的深入扩大而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又从1947年底开始纠正这些错误,至次年春天陆续颁发了《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等重要文件,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实施《大纲》。

(二)意义。《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地展开了打击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土地的斗争。至1948年底,大约在有1.5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使一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就大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4.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变法内容:

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三、论述题

1.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隋朝继承北朝与南朝的科学知识,其科技成就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博物学、建筑学与医学上。隋朝数学发达,当时士人皆须学习简易九数,在国子监(大学)设有算学(数学系),专门数学人才的培养也在隋代才正式成立。隋朝历法比前朝更加精密。600年刘焯借由北朝张子信的数据,测定岁差为76年差一度,已接近准确值.604年刘焯制定出《皇极历》,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多少及所在所起,都比以前诸历精密,而且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的公式。《皇极历》 比过去的历法准确,虽然被排斥不得施行,但对后世历学提供了新标准.定朔法、定气法也是刘焯的创见.

隋文帝平定南朝陈后将南朝的浑仪、浑天象及天文图籍都集中于长安,并且命庾季才与南朝周坟参照各家星官,绘成星图.周坟与袁充等人还在太史局教授星象知识。隋朝丹元子,按照东晋陈卓所定的星宫,把天上星星的步位,编成一篇七字长歌,叫做《步天歌》,文句浅显,便于传诵。隋末唐初,李播写成“天文大象赋”,用诗赋描述全天星官。

隋廷提倡博物学,在当时出现大量地方志(或称图志、图经)。隋廷明令全国各地推行方志编写,最后著有《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 与《诸州图经集》。隋炀帝又诏天下诸郡上风俗物产地图,据以编成《物产土俗记》及《区宇图志》,开中国编撰一统志之先河。朗蔚之采各地所上图经而纂成《隋诸州图经集》二百卷。裴矩于大业时期在张掖掌管互市,从书传及西域商人的言论中,搜集西域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资料而写成《西域图记》。这本书还记载自敦煌通中亚诸国直至地中海的三条丝路。

建筑学方面,有名的有李春、宇文恺与何稠。610年李春于现今河北省宁晋县汶河建造安济桥,安济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存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圆弧拱的跨度大,圆弧拱仍然够高,水上船只来往通过非常方便,是中国建筑史的重大成就之一。宇文恺曾为隋炀帝造观风行殿,殿下置轮轴,离合便利,可以分开行动,也可以合成一个容纳数百人的大殿。何稠为隋炀帝造六合城。

隋朝医学相当发达,设有大医署。临床医学出现分科的趋势,大医署分为医学、药学两部分教受学生;而医学又分为医、针、按摩、咒禁四科;其中医科又分成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与角法(拔罐)等五个专业。隋朝医学家以巢元方最为著名,他撰有《诸病源候论》。这是中国第一部详细论述疾病分类和病因、病理的著作。书中记有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是中国外科手术史上的重大成就。隋炀帝于大业时期敕编《四海类聚方》,全书共2600卷,专述理论,与《诸病源候论》相辅相成。

唐朝科技相对于前代有明显进步。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他还与梁令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

唐朝首都长安城与东都洛阳规划严整,盛唐年间极盛时人口达到80-10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为后世留下了城市规划的样板。当时周边国家的首都,如当时的:日本平安京、新罗金城、高句丽平壤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是仿照长安建造。

唐朝的木结构建筑规模雄浑,气魄豪迈。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国与印度的造型,显得千变万化,多种多样。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在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之中传入阿拉伯帝国,之后在12世纪传入西班牙,到13世纪传入意大利,到14世纪初叶传遍整个欧洲.646年,甘蔗熬糖法也从摩揭陀传入唐朝。

2. 辛亥革命期间的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革命大发动的新阶段。民主革命派一面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击改良派的进攻,一面坚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同盟会立即担当起了大论战和武装起义两大革命任务。

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此时已转变为立宪派,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对抗民主革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以《民报》作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双方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这次论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改良派断然否定革命之必要,认为认为只能扶保光绪帝重新上台,实行立宪政治,而不能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派指斥清帝是罪魁,指出正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放手卖国,才把好端端的中国弄得“四分五裂,鲜血淋漓”。因此,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推翻清政府。改良派攻击革命会造成血流成河、亡国灭种之祸和“招致瓜分”,提倡革命就是招致灭亡。革命派认为只要变革都要流血,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被虐杀的惨境之中,横死者不计其数,惟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终止清朝统治者天天杀人流血的残酷局面。

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改良派极力反对实行民主政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诬蔑中国国民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就连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格也不够。因此,必须先由清政府实行“开明专制”,然后才能获得君主赐予的立宪政治。革命派愤然批驳改良派谰言,指出当今民智大开,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同盟会“平均地权”的主张触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最痛处,也是改良派竭力反对的根本问题。梁启超瞎说中国没有贵族兼并土地,赋税极轻,土地制度天然合理。革命派以充分的事实批驳说地权失平和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地主、官吏、朝廷肆无忌惮剥削人民、掠夺土地的结果,结论是必须平均地权。

在这场持续三年的大论战中,革命派有力地揭露了改良派的反动面目,彻底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线,三民主义受到时人的普遍拥护,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从此,改良派彻底孤立了。但论战中也暴露了革命派的一些无法克服的严重弱点。如他们始终没有很好地回答、驳斥改良派提出的所谓革命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革命会引起“内乱”等等洁难,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而对劳动人民的力量存有戒心,不敢发动群众。他们所强调的还是所谓的“有秩序革命”,就不会引起外国干涉和“内乱”。这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3. 清初巩固多民族的措施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四、翻译

1. 鲜卑起源

2. 《张之洞奏译》

2020内蒙古大学752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2. 理藩院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理藩院的设置,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理藩院改为理藩部。

3. 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jiàng)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4. 减租减息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1939年开始在抗日根据地实行。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具体政策规定为: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债主要减息。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即从原租额中减去25%;利息减至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一般实行“分半减息”,即年息为15%。另一方面又规定佃农要交租,借者要交息,保存地主、债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有利于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调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5. 水经注

北魏时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郦道元著,成书于518年。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作了补充和发展,记河流水道1252条,注文共约30万字。《水经注》史料价值很高,引书达438种,逐一叙述各河道的概况,以及河道经过之处的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本书集中国6世纪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6. 租庸调制

隋朝和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 唐三彩

唐代烧制的一种低温多彩的铅釉陶器。唐代陶器以三彩陶俑即“唐三彩”最为著名,以青、绿、黄三色为主,以人、马、骆驼为主要造型,唐三彩的施釉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唐三彩始创于高宗时,开元时极盛,天宝以后渐衰落。盛期产品曾传至中东、东南亚各地。

8. 皇族内阁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成立的以满族皇族为主的责任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阎被称为“皇族内阁”。

二、简答题

1.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初巩固统治的措施

(一)无为而治与黄老思想

西汉初年接秦之弊,经济萧条,人口散亡,作业穷困,财政匮乏,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和发展。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自刘邦统一,历经孝惠、高后、文景,其间君臣多好黄老之术,治道贵清静宽舒。因此,执行与民休息的“无为”的统治术,成为汉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所谓“无为”,并非统治者一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为的原则有两个:一方面无为即是“守而勿失”,也就是说对于刘邦、萧何在汉初所确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不作原则上的大变革。另一方面无为并不是放弃阶级统治,而是在不伤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在封建统治阶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作些尽可能少的干预,使之休养生息。

(二)汉承秦制

汉王朝袭用秦王朝的各种制度。刘邦攻入咸阳时,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即在中央,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机构即朝廷,由三公九卿组成,地方行政基本上是郡县制度。其税制、法律、职官、礼仪、兵制等,均沿用秦制,仅略加修改变通而已。 史称这一情况为“汉承秦制”。

(三)消灭异姓王

在楚汉战争过程中,刘邦为了集中力量战胜强大的对手项羽,遵从张良、陈平等人的建议,不得不分封韩信、英布、彭越等人为王,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汉初保留了他们的分封。当时被分封的异姓王有7个。这些异姓王手握重兵,占据着广大的地盘,对西汉中央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7年之间,刘邦借口异姓王谋反,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等杀掉,把张敖废为列候,韩王信逃入匈奴,仅留下实力最小的吴臣。

(四)郡国并行制

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和封国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但由于时间一久,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难于驾驭。

(五)赋税制度

汉代赋税主要有土地税(田租)与人头税(口赋)两种。田租交纳实物,汉初 为十五税一,汉文帝以后改为三十税一。口赋收钱,7〜14岁男女每人每年交纳“口钱”,成年男女每年交纳“算赋”。

(六)军事与法律

汉初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在中央设立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分别设材官(步兵)和骑士(骑兵),这些常备军皆由郡守和郡尉(后改为都尉)掌管。常备军和预备军的兵员都由郡国征调来的“正卒”充任。

《九章律》:汉初萧何制定的法典。刘邦入关之初的约法三章,只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临时措施。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认为“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令萧何根据《秦律》,制定《汉律》。萧何除去秦律夷三族及连坐法,在秦律的基础上,又增加《兴律》《户律》《厩(jiù)律》三章,合为九章,故称《九章律》。

2. 一条鞭法的内容、意义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3.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意义

(一)内容。1947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个大纲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0月10日公布。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由乡村农会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和财产,连同公地及其他所有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根据抽多补少、抽肥补痩的原则,平均分配,归个人所有;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经营不受侵犯。但会议忽视了某些地区土改中出现的一些“左”的错误,没有予以及时纠正,使其随着土改的深入扩大而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又从1947年底开始纠正这些错误,至次年春天陆续颁发了《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等重要文件,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实施《大纲》。

(二)意义。《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地展开了打击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土地的斗争。至1948年底,大约在有1.5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使一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就大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4.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变法内容:

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三、论述题

1.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隋朝继承北朝与南朝的科学知识,其科技成就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博物学、建筑学与医学上。隋朝数学发达,当时士人皆须学习简易九数,在国子监(大学)设有算学(数学系),专门数学人才的培养也在隋代才正式成立。隋朝历法比前朝更加精密。600年刘焯借由北朝张子信的数据,测定岁差为76年差一度,已接近准确值.604年刘焯制定出《皇极历》,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多少及所在所起,都比以前诸历精密,而且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的公式。《皇极历》 比过去的历法准确,虽然被排斥不得施行,但对后世历学提供了新标准.定朔法、定气法也是刘焯的创见.

隋文帝平定南朝陈后将南朝的浑仪、浑天象及天文图籍都集中于长安,并且命庾季才与南朝周坟参照各家星官,绘成星图.周坟与袁充等人还在太史局教授星象知识。隋朝丹元子,按照东晋陈卓所定的星宫,把天上星星的步位,编成一篇七字长歌,叫做《步天歌》,文句浅显,便于传诵。隋末唐初,李播写成“天文大象赋”,用诗赋描述全天星官。

隋廷提倡博物学,在当时出现大量地方志(或称图志、图经)。隋廷明令全国各地推行方志编写,最后著有《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 与《诸州图经集》。隋炀帝又诏天下诸郡上风俗物产地图,据以编成《物产土俗记》及《区宇图志》,开中国编撰一统志之先河。朗蔚之采各地所上图经而纂成《隋诸州图经集》二百卷。裴矩于大业时期在张掖掌管互市,从书传及西域商人的言论中,搜集西域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资料而写成《西域图记》。这本书还记载自敦煌通中亚诸国直至地中海的三条丝路。

建筑学方面,有名的有李春、宇文恺与何稠。610年李春于现今河北省宁晋县汶河建造安济桥,安济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存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圆弧拱的跨度大,圆弧拱仍然够高,水上船只来往通过非常方便,是中国建筑史的重大成就之一。宇文恺曾为隋炀帝造观风行殿,殿下置轮轴,离合便利,可以分开行动,也可以合成一个容纳数百人的大殿。何稠为隋炀帝造六合城。

隋朝医学相当发达,设有大医署。临床医学出现分科的趋势,大医署分为医学、药学两部分教受学生;而医学又分为医、针、按摩、咒禁四科;其中医科又分成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与角法(拔罐)等五个专业。隋朝医学家以巢元方最为著名,他撰有《诸病源候论》。这是中国第一部详细论述疾病分类和病因、病理的著作。书中记有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是中国外科手术史上的重大成就。隋炀帝于大业时期敕编《四海类聚方》,全书共2600卷,专述理论,与《诸病源候论》相辅相成。

唐朝科技相对于前代有明显进步。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他还与梁令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

唐朝首都长安城与东都洛阳规划严整,盛唐年间极盛时人口达到80-10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为后世留下了城市规划的样板。当时周边国家的首都,如当时的:日本平安京、新罗金城、高句丽平壤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是仿照长安建造。

唐朝的木结构建筑规模雄浑,气魄豪迈。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国与印度的造型,显得千变万化,多种多样。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在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之中传入阿拉伯帝国,之后在12世纪传入西班牙,到13世纪传入意大利,到14世纪初叶传遍整个欧洲.646年,甘蔗熬糖法也从摩揭陀传入唐朝。

2. 辛亥革命期间的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革命大发动的新阶段。民主革命派一面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击改良派的进攻,一面坚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同盟会立即担当起了大论战和武装起义两大革命任务。

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此时已转变为立宪派,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对抗民主革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以《民报》作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双方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这次论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改良派断然否定革命之必要,认为认为只能扶保光绪帝重新上台,实行立宪政治,而不能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派指斥清帝是罪魁,指出正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放手卖国,才把好端端的中国弄得“四分五裂,鲜血淋漓”。因此,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推翻清政府。改良派攻击革命会造成血流成河、亡国灭种之祸和“招致瓜分”,提倡革命就是招致灭亡。革命派认为只要变革都要流血,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被虐杀的惨境之中,横死者不计其数,惟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终止清朝统治者天天杀人流血的残酷局面。

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改良派极力反对实行民主政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诬蔑中国国民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就连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格也不够。因此,必须先由清政府实行“开明专制”,然后才能获得君主赐予的立宪政治。革命派愤然批驳改良派谰言,指出当今民智大开,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同盟会“平均地权”的主张触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最痛处,也是改良派竭力反对的根本问题。梁启超瞎说中国没有贵族兼并土地,赋税极轻,土地制度天然合理。革命派以充分的事实批驳说地权失平和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地主、官吏、朝廷肆无忌惮剥削人民、掠夺土地的结果,结论是必须平均地权。

在这场持续三年的大论战中,革命派有力地揭露了改良派的反动面目,彻底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线,三民主义受到时人的普遍拥护,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从此,改良派彻底孤立了。但论战中也暴露了革命派的一些无法克服的严重弱点。如他们始终没有很好地回答、驳斥改良派提出的所谓革命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革命会引起“内乱”等等洁难,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而对劳动人民的力量存有戒心,不敢发动群众。他们所强调的还是所谓的“有秩序革命”,就不会引起外国干涉和“内乱”。这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3. 清初巩固多民族的措施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四、翻译

1. 鲜卑起源

2. 《张之洞奏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