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初筛阳性、待复核是什么意思?权威解答来了……

无锡市疫情防控第67号通告

2月18日上午,我市在对集中隔离点管控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系无症状感染者②的同学)初筛阳性,18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随即转运至市定点医院进一步诊疗。18日晚,经省、市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已全面开展流调溯源、采样检测和隔离管控,并严格落实相关场所管控及环境消杀等防疫措施。

该名无症状感染者已于2月15日被集中隔离,此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截至19日4时,已排查该名无症状感染者 密接46人、次密85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已采集相关场所物品和环境样本187份,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截至19日4时,全市已出核酸检测结果109.5万人,均为阴性。

目前,该名无症状感染者无明显不适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在定点医院由专人照顾,请广大市民放心。

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坚持 “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多通风、常消杀、不聚集、用公筷”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开展自主健康监测,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 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该名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较为简单,2月14日至15日期间,往返学校均由家长驾驶私家车接送,15日在学校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无锡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

2022年2月19日

这几天,

我们经常会接触

“无症状感染者”“初筛阳性人员”“待复核”等名词,

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无锡疾控的专家进行了解读。

👇👇👇

初筛阳性是怎么回事?

疾控专家介绍,新冠核酸检测必须经过两个流程:首先是检测机构的第一次检测(筛查),如果是阳性结果,那么该人员就被成为初筛阳性人员。

经属地疾控和上级疾控中心进行复采复检,复核也是阳性结果,根据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初筛阳性人员会被判定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由于专家进行症状判断以及上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就会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初筛阳性人员同时存在的情况。

“待复核”又是怎么回事?

由于新冠核酸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高,因此就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情况(干扰或污染)。

所以,无论是真阳性还是假阳性,按照检测规范,所有初筛阳性样本都需要由更高资质的机构进行复核检测,确保每一个结果都准确无误

目前,我市一旦混检出现初筛阳性结果后,检测机构会将信息按照预案流程逐步上报,同时对混检中被检人员实施双采双检分别送至属地县区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确认。这期间,初筛阳性人员就属于“待复核”状态。

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

如果在观察期间,无症状感染者慢慢出现症状了,那就成无症状感染者转变为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在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这样做一方面是防止其作为传染源导致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另外也可以动态观察看他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从无症状感染状态最终转为确诊病例。

部分来源:无锡发布

编辑:无锡疾控新媒体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