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算法变“算计”?莫让大数据的便利寒了用户的心

打开各大APP,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沉迷于一条条被推荐的资讯,因为所浏览的资讯正合自己的兴趣;在各种购物软件中闲逛,曾经购买过或风格类似、价位相近的商品总会优先在首页展现,帮助我们节省了筛选商品的时间。 这些APP如此“懂”我,其实都是因为算法推荐技术这只“无形的手”。

移动互联网时代,算法推荐技术无疑给网民带来各种个性化的用户体验,然而,由算法推荐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也同样让人无法忽视。 《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有七成受访者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曾经自诩实现“个性化推荐”的算法,现如今为何成了人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对象?

《信息乌托邦》一书中,作者凯斯·桑斯坦提出了人类社会存在一种 “信息茧房”。在网络社会中,我们看似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消费多种多样的信息和文化,事实上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都是基于算法对我们信息消费行为中所形成的偏好,重复为用户推荐迎合其消费习惯的内容,而正是这一隐性又独特的内容分发模式使得用户渐渐沉迷,不知不觉消耗了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在这间被算法包裹的“信息茧房”中,我们主动扔掉了手中的遥控器,顺从地接收算法投递的信息,长此以往,我们的思想、逻辑和世界观被算法所塑造和改造,在对科技进步的欢呼雀跃中,一步步走进真实的“楚门的世界”。

面对算法这把双刃剑,用户可谓是又爱又恨。爱之,用户确实能够从网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精神上、情感上的需求;恨之,被打上标签的用户一旦使用互联网,个人行为数据便不可避免地被记录,一步步走进算法早已算计好的陷阱中,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算法歧视等问题接踵而来。

互联网平台在利用算法获取用户数据、攫取经济中步步为营,用户数据等隐私被层层剥开,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亮起红灯,关于监管互联网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喜的是,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简称《规定》),给算法推荐技术设置了红线,为用户的数据加上一把“安全锁”。

《规定》明确要求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和算法选择权、删除权等权益。通过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并提供选择或删除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避免消费者被算法“算计”。

《规定》剑指各类算法“黑箱”问题,对滥用算法技术等行为亮起了红牌,同时,把算法的选择权交还给用户,为保护用户隐私、保障用户平等享有消费权益建起了“安全围栏”,让用户能够安心上网、放心消费。

盼望《规定》的实施,能够引导算法推荐技术的使用者积极主动向善,真正实现“科技向善”,保障消费者充分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和屏蔽,实现更高层次的消费公平,享受更具人性化、个性化的体验。 只有当算法不再“算计”,才能助推科技创新、助力美好生活。

想了解更多法律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