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休学然后成功获取的应该不在少数。特别是早期抑郁症,经过积极地治疗之后,会很快康复,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
我们有几个学生在高中时候就是及时发现早期的抑郁倾向,经过治疗以后很快就走出来,然后参加了高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入学心理检测时,也能够很坦然地将自己过去的抑郁史说出来,其中有的现在还在服药,有的已经不服药了。
其中有一个孩子一直在服药,由家长陪同在外面租了房子走读,平时看起来表情很木讷,但是学习成绩也不错。我在和她经过几次交流之后,鼓励她多积极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有什么想法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多到街上逛逛,感受一下生活带来的愉快。希望能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她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感受到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人士对她的关爱,让她感受到积极生活的意义。
还有一个孩子虽然不服药了,但有时候还有一些奇思妙想。我就让班干部们轮流带着她玩,不让她一个人孤单,感受到在同学中间的地位,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样也引导她积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魅力。
现在这些孩子情绪都很稳定,学习很认真,不再像过去那样沉闷孤单,逐渐逐渐地阳光起来,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在我看来不要刻意地给这些孩子贴上标签,把它化为孤独的一类人或者说危险的一类人,就把他们当做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每当自己的孩子要考学的时候,有的家长总是表现出非常的关心,你要认真啊,你要细心啊,你要多检查检查,不要着急不要慌乱,多考一些分数啊,越是这样关照,越是这样关心,孩子情绪越是把控不了。
本来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考试任务,相反你的叮咛看似好心,实际上打乱了他内心的平衡,让他觉得烦躁,让他觉得慌张,让他觉得手足无措。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出现大问题。
我想上述道理应该是相通的。你越是把有抑郁史的孩子们重点来关注,动不动在交流过程中就往那个方向引,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他就会觉得很自卑,就会觉得很烦躁,就有可能成为诱因引发他的抑郁反应。
年轻人总是想着愉快的事情,尽管有些是白日梦,只要心情愉快就可以,谁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谁没有做过白日梦啊?如果年轻人都很现实,那他的一生就是非常的现实,年轻时候的浪漫总不至于到老年时刻才到来。上了一定年龄以后,人才会逐渐逐渐地现实起来,考虑的问题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
不要让现实中的忧愁和烦恼捆绑住年轻人的思想。对于有抑郁的孩子来说,更不能去捆绑他,本身就是很容易陷入他的乌龟壳里,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实现自我疗愈。只有放飞心灵,积极的参与一些集体活动,让体力的疲劳减缓他心灵的负担,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地将他拖出抑郁的泥淖,实现自我升华。过了这一关,美好人生,金光大道,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