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品卧龙岗文化 “邂逅”历史名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使诸葛亮名扬天下

原标题:【品卧龙岗文化 “邂逅”历史名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使诸葛亮名扬天下

卧龙岗,位于今南阳市中心城区西南隅,它源自秦岭山脉,起伏蜿蜒数百里,至此而骤落。由于这里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早年“躬耕”之地、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故事的发生地以及千古名篇《草庐对》的诞生地,故而名扬天下,并逐渐发展成为名胜古迹。

千百年来,随着诸葛亮文化的发展,卧龙岗历来为世代各阶层人们所崇敬和神往。卧龙岗也与无以计数的封疆大吏、迁客骚人、伟人领袖、仁人志士结下情缘。他们或感念情谊,至庵致祭;或遥题歌咏,抒发情怀;或慕名而至,吟诗作赋;或登临游览,泼墨挥毫;或祈福而来,蹑履寻踪;或登堂膜拜,捐资建设... ...其间,不乏留下串串脍炙人口、留传千载的佳事逸闻。凡此,都是卧龙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卧龙岗能够成为驰名中外的千古胜迹,无不与历代名人息息相关。

刘禹锡的《陋室铭》使诸葛亮名扬天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代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是唐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诗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参加了以王叔文、王丕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的保守势力,主张限制贵族大地主的兼并,加强中央集权。但这次革新由于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宦官与藩镇势力联合反扑下很快失败了。唐顺宗被迫让位,王叔文惨遭杀害。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也被贬往边远州郡为司马之职。

刘禹锡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刘禹锡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这时他虽日夜盼望能返回朝廷,但也深知这是眼下不可能的事情,他甚至打算在和州长期居住下去。于是他在城里筑了一间“陋室”,并写了一篇《陋室铭》,还请当时著名书法家柳公叔书写,勒石为碑。《陋室铭》的全文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全篇主旨在“德馨”二字,刘禹锡认为,只要保存自己崇高的品德,住在陋室里也是心安理得的。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句则是作者将自己的陋室比之于南阳的诸葛草庐、成都的杨雄宅第,其用意在于自勉自慰。

由于《陋室铭》出自名家之手,又确是一篇精金粹玉、情味隽永的佳作,故历来家传户诵。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更名,南阳诸葛庐自此之后更是名扬天下,家喻户晓。

文章来源:

南阳诸葛亮研究会丛书 《历代明人与卧龙岗》 张晓刚 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