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邹旭:针药结合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医治疗亮点

原标题:邹旭:针药结合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医治疗亮点

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2年3月15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下称诊疗方案),相隔上一版有一年多的时间, 针对“中医治疗”的修订,重点新增了“针灸治疗”“儿童中药治疗”等,其主要更新要点:

1.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增加清肺排毒颗粒。

2.轻型:

(1)“寒湿郁肺证”增加“寒湿疫方亦适用于普通型患者”;

(2)“湿热蕴肺证”增加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3)增加“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3.普通型:

(1)“湿毒郁肺证”增加推荐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

(2)增加 “疫毒夹燥证”及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

(3)增加“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4.重型:

(1)疫毒闭肺证增加推荐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

(2)增加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5个穴位,背俞穴与肢体穴位相结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5.危重型:

(1)“免疫抑制”改为“免疫调节”;

(2)增加“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太溪、膻中、关元、百会、足三里、素髎。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6.恢复期:增加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40分钟,每日一次。

7.增加“儿童中药治疗”:“儿童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治疗参照成人中医治疗方案,结合儿童患者临床症候和小儿生理特点,辨证酌量使用。可选择儿童适用中成药辨证使用。”

关于以上更新,邹教授这样解读:

01

针药结合,疗效确切

本次诊疗方案重点新增了“针灸治疗”,涵盖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推荐了穴位和针刺方法。轻型、普通型选穴注重疏风解表,重型、危重型选穴注重调补脾肾。为避免操作者针刺手法不一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 留针30分钟,简单、实用且有效。

早在2020年作为国家援助湖北第四支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领队、武汉雷神山医院C6病区负责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发挥中医辨证论治、针药结合的优势,之后奔赴河北邢台、云南瑞丽、福建厦门、陕西西安等多地开展中西医联合巡诊,均取得良好疗效,得到患者和中西医同行的认可,以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针药结合治疗重型新冠肺炎17 例”“邹旭教授‘益肾扶正’针法促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吸收案例一则(英文)”“Recovery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COVID-19 by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djuvant to standard care”等论文。

02

选择成药,注意辨证

今年3月以来的这轮疫情,已波及多个省份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据统计奥密克戎以侵犯上呼吸道为主,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比例高,中医证型多属湿毒夹表证、风热证,故选用疏风清热的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具有疏风宣肺、清热解毒功效,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需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制成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精髓,需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气候变化、药物功效等诸方面,有针对性地选用,体质虚寒者需谨慎使用。

03

患儿用药,灵活变通

邹教授认为,新冠肺炎患儿症状轻、预后好,与儿童自身“生机蓬勃”“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有关。由于儿童与成人不同,故感染新冠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与成人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儿童亦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等特点,因此绝不能因为症状轻微而放松警惕,仍需积极防治,注重脏腑之间关系的生克制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重症及后遗症。用药方面,应该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灵活变通。

04

轻型隔离,以人为本

此次推出诊疗方案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提高新冠患者入院门槛,降低出院门槛。轻型病人在隔离场所集中隔离观察期间,仍可针药结合,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元气,提升免疫力,“扶正祛邪”,避免病情的发展。同时需要提前发现有可能发展成危重症的病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基础疾病者、肥胖等是高危人群,尤其需要第一时间给他们用上中医药,避免发展成重症。另外,“扶正祛邪”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日常调养方法,就是适当多晒一晒太阳、动一动四肢。

邹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主任、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二届全国杰出青年中医,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擅长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内科疑难杂病。

2020年9月,辽宁、上海、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 时代楷模 称号,邹旭担任国家援助湖北第四支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领队、武汉雷神山医院C6病区负责人、国家卫健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重症巡查专家组成员,并获得广东省委省政府 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卫健委 广东好医生 、广东省卫健委 抗击新冠病毒最美逆行者 、人民网 人民好医生 等称号。

在圆满完成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后,2021年初驰援河北邢台,6月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7月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云南工作组专家飞往云南瑞丽,多次协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2021年获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 中国好医生 称号。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