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小兴安岭

地理中国

兴安岭

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中北部和嘉荫县的西南部交界处。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 布伦山”。山脉西北接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张广才岭北端,黑龙江与松花江的分水岭。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 ),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77725平方公里。

小兴安岭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

小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重点用材林基地。林区面积120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00多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4.5亿立方米,红松蓄积量43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红松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素有“ 红松故乡”之美 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小兴安岭进行了全面开发,先后建立了24个林业局,并在小兴安岭腹地建立了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林业城市- 伊春市。在五营一带建立了以保护红松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丰林自然保护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 区内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比较著名的有山脉东部的鹤岗煤田。

小兴安岭,或称小兴安岭山脉,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西北以嫩江为界与大兴安岭相连,东北至黑龙江岸,接大兴安岭支脉伊勒胡里山,东部连接三江平原,东南抵松花江畔,与张广才岭相接,西南与松嫩平原毗连。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的北东走向的山脉是一个整体,北段在俄罗斯境内,称为布列亚山脉;南段在黑龙江省境内,称为小兴安岭山脉。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西北以五大连池-黑河一线与大兴安岭相接,东南达松花江谷地,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东接三江平原,西以小兴安-铁力-巴彦为界,与松嫩平原相邻。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 ),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77725平方公里。

历史遗迹

小兴安岭地区,历史上曾有肃慎人居住地,后历为女真及其建立的渤海国、金、满等族人管辖。

区内存有多处原始社会的遗址,比如:讷河市敖包山,山上有二克浅墓群,为青铜时代的墓群。墓群主要分布在山顶和西南坡,面积约1.4万平方米。经发掘,随葬品较少,出土的有陶器,种类有壶、罐、碗、杯等;金属器多为小型饰品,如铜泡、耳饰、小刀、匕首等。对研究松嫩平原的青铜文化与铁器时代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二克浅墓群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黑河市卡伦山下有辽金时期的女真古墓群。已发掘19座,出土各种文物150余件。

鹤岗市将军石山,据史料记载,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命侍卫扈尔汉等“率兵二千人,征东海萨哈连部(在黑龙江中游),行至兀尔简河(今鹤岗市境内伏尔基河),刳舟二百,水陆并进,取河南、河北诸寨,共三十有六”。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故将此山称为“将军石山”。

萝北县望云峰山下,太平沟乡兴东村,清代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设置兴东兵备道,有道署遗址。

山区北部,由于与俄国接壤,清代常受俄国军队侵扰。卡伦山是清代黑龙江城(又称瑷珲城)的天然屏障,也是清代“庚子俄乱”清军抗俄的古战场。1900年7月(清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中旬,沙俄军队拖带四艘驳轮,首先向我卡伦山阵地寻衅,清军当即奋起自卫还击,从而揭开瑷珲保卫战的序幕。经过3天的自卫还击战,沙俄侵略军死伤惨重,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清军抗俄古战场。

20世纪初曾是日本侵略者早期侵占的地区。山区多处保留有东北抗日联军抗日遗址。

伊春市东境老白山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地区。1933—1942年,先后为汤原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和第六军的驻地,于今金山屯区(局)白山林场密林深处建有“抗联营”。著名的抗日将领李兆麟、冯仲云和陈雷等,均在这里领导过抗日斗争活动。今已列入黑龙江省抗日纪念地。

骆驼砬子,山上有玉皇庙,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交通站。爱国道士赵青霖以庙为据点,为抗联传递情报,筹集给养,后被捕牺牲在狱中。

东北沦陷时期,1936—1938年,四块石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驻地和东北抗日联军三军、六军的密营地,并设有三军、六军医院、被服厂。李兆麟、冯仲云、赵尚志、夏云杰将军等曾在这里领导抗日斗争。抗日联军将士曾与日伪军进行过战斗,部分指战员牺牲后葬于四块石山脚下。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大连池市境内朝阳山,1938年冬,东北抗日联军由六军二师十一团、十二团和三军五师八团二连组成的第二次西征支队到达五大连池市后,在朝阳山山区创建抗联后方根据地。1939年1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在朝阳山建立后方密营,作为部队的休整基地。同年5月30日,东北抗日联军以三、六、九、十一军为基础,在朝阳山正式成立第三路军,张寿篯(李兆麟)任总指挥,总指挥部设在朝阳山。抗日联军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医院、修械所、被服厂,并成为中共北满省委驻地,还建立了北满省委军政干校。1940年7月,日伪军骑兵“讨伐队”袭击朝阳山密营,第三支队政委赵敬夫率领教导队奋勇抗击,在战斗中,赵敬夫和省委委员张兰生等壮烈牺牲,密营也被敌人破坏。

绥棱县四平山下,有老金沟抗联密营遗址,原名四平山老金沟遗址,是1939年4月至1944年中共北满省委机关的所在地。当时金策任省委书记,省委机关的周围还建有医院、修械厂、仓库等,还有数十处掩体和瞭望点。这里是抗联部队主要领导人驻地,也是北满地区党的地下工作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李兆麟、冯仲云等先后来这里参加会议,讨论党政军大事。这处遗址不仅是我国东北地区抗联活动重要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遗址于2005年1月31日被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刷和腐蚀以及生物破坏造成的很大程度的损毁,仅见建筑残骸遗迹。该遗址对研究绥棱抗日战争革命时期的抗联活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