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四川行政区划到底该如何调整?这是我看到分析得最客观全面的文章

原标题:四川行政区划到底该如何调整?这是我看到分析得最客观全面的文章

四川行政区划到底该如何调整?这是我看到分析得最客观全面的文章

文章来源:知乎 原标题:关于四川省内行政区划变动之我见。作者:大先生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引言:有些人说四川除了成都,剩下的都很穷,能分析下原因,提出些好的解决办法么?

那些动不动就说成都全是平原,四川必须“集中全省资源发展成都”的歪理邪说,大家笑笑就好,千万别当真了。

成都的富来自于哪里?平原农业吗?

四川为什么有这么多工业?天生的么?

所谓“无工不富,无农不稳”。

四川经济今天的这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四川盆地,成都太偏西了,历史上也不是什么交通枢纽、必争之地,要矿产没矿产,要航道没航道,只能修修水利搞点农业这样子。

川北沟通川南,走沱江最近。

川北沟通藏区,走北川最近。

川东沟通川北,走涪江最近。

川南沟通川东,走长江最近。

川南沟通藏区,走雅安邛崃最近。

川北出川,必走绵阳广元。

川南出川,必走宜宾重庆。

川东出川,必过广元巴中万州重庆。

川西出川,必过绵阳广元宜宾重庆。

以上交通线关成都啥事?

成吹上蹿下跳,论据苍白,逻辑感人。

我们一旦把空间放大一些,这套歪理邪说立刻就会显形。

比如:

中国应该集中全国资源,去发展长江中下游,去发展华北平原,去发展东北平原,因为它们不但最平,离大海最近,东西南北的交通也最方便,大江大河的航道便利同样远超成都。

成都市与之相比,连搞农业也不够看,这么说,是不是整个西部都不必再发展了呢?

人比人得气,货比货得扔。

成吹谨记,成都平原1.9万平方公里,并不是成都市一家的。大成都总共才1.4万平方公里,南北方向照样有一大片山区丘陵。

当今大成都占川西平原面积只有约 50%,剩下50%分别属于乐山、眉山、雅安、德阳、绵阳这五个城市。

你们看,川西平原这种情况超过“成吹”的认知了吧。

我们先看一张简略地图,

绵阳,重庆,贵阳,安顺,是三线建设的四大重点城市,核心中的核心。

三线建设

是我国为了国家安全,从1964年开始的大规模工业转移活动。

当时用行政命令动员的形式,秘密从东北、上海等地区不计成本、大规模、成体系地在落后地区备份工业生产的行为。

其中,重中之重的国防工业主要部署在四川、贵州两省4个城市内。

绵阳:核工业、重工业、电子工业。

重庆:常规武器相关、机械、造船。

贵阳:光电工业。

安顺:航空工业。

那么成都当时在干什么?

它配套接收了轻工业及部分电子工业,分得了成飞。

整个四川还有多个城市也建设了小部分制造工业,与采掘业、冶炼铸造业,比如攀枝花、乐山、宜宾、温江、成都、万州、达州、南充、永川等城市,都受益于三线配套建设,才有了工业底子。

除了国防工业,国家还大规模建设了交通线、铁路、桥梁、发电厂、能源、炼化与输送工业、以及配套解决衣食住行的轻工业,

以上国家投入,使当时的四川成为中国工业门类最全的省份,完成了“微缩版中国”的战略目标。

问:像这种不计成本、全国支援、配套齐全、持续20来年的工业建设,四川还有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做梦。

下面进入正题。

为什么只有平原的成都市比较富?

为什么重庆市明明是山多地少沟深,直辖后也能变富?

原因很简单。

80年代拆分地级市用力过猛,把四川省几条成熟工业带全拆了。破坏了工业集中化发展的规律,也破坏了其他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地形再好,平原再平,农业再丰收,都不是成都能够大发展的决胜条件,不然印度早就世界第一富了。

后来,四川仅有成都通过逐步吞并周边十几个工业县,完成了工业带整合。

重庆通过直辖也整合了周边数个工业城市,然后形成连片工业带才发展了起来。

并不是四川没有其他城市可以发展了,工业集中化,就是成都能独霸“富有“的真相。

要知道,

建设一条工业带是非常非常昂贵的事,哪怕是21世纪的今天,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具备这个能力,三线建设这种大规模工业布局的好事,恐怕今后100年内也不会再有了。

第一个,成都工业带(辖区合并而成)

得益于成都市自80年代起,从周边吞并了温江专区,及其他专区的几个工业县,当前由3县5市12区总共20个组合而成,为四川最大的地级行政单位,也是目前四川最完整的工业带。

这是成都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成都能制霸四川的最大本钱。

第二个,重庆工业带(直辖合并而成)

90年代重庆直辖,获得了万州、合川两个重要的节点型工业城市,外加整合永川、涪陵等几个三线工业城市,与重庆本身强悍的工业体系叠加,构成了连片完整的工业带。

至今,重庆发展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工业城市。连各方面条件更佳的武汉市也比不过重庆的工业产值。武汉输就输在三线的工业底子上。

重庆直辖后能快速发展,核心逻辑就是这一大片工业带的整合,80年代的拆分,重庆同样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80年代重庆怨气冲天的根源,幸好有长江三峡带来的辖区扩大,阴差阳错整合了周边工业带,不然重庆发展上也同样会处处受限。

上面是两个通过后期吞并成功整合发展的案例,请看下面至今还是七零八落的失败典型。

第三个,川北工业带(拆分失败的典型)

得益于三线建设,这曾经是四川第一大工业带,在工业上是可以手撕成都、脚踢重庆的存在。

在更久的历史上,这一地区的三台,梓潼,绵阳照样是川内富裕之地,历朝历代的豪华陵墓、陪葬品说明一切,跟成都比并不输太多,某些特别时期甚至比成都还强。

80年代拆分绵阳,分出广元、德阳、遂宁三个地级市,恰好把川北工业带一拆为三,把涪江工业带一拆为二,这个T字型工业带恰恰以绵阳为中心。

拆分后,除了德阳拿到的家底最厚实,遂宁只有射洪具备工业底子,广元除了剑阁及采矿业有点点底子,基本可以算是农业城市了。

历史上,绵阳地区长期稳坐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由三个县轮流做庄,分别是三台(潼川或梓州)、梓潼、绵阳(涪县或潼州),哥仨谁把持出川节点谁就是中心。

至今,川北的涪江铁路线都还无法开工建设,辖区四分五裂,无法统一协作。GDP不及成渝零头也不奇怪。

第四个,沱江工业带(最破碎化的工业带)

包括现在的资阳、内江、自贡,这三个地级市非常小,其中自贡的工业底蕴最好,哥仨本身与宜宾泸州的长江沿岸工业带相辅相成,是南向东出的分布形态,不整合都是失策,何况还拆的越来越小。

而今看来,自贡也基本快废了,逼得自贡开始大搞旅游了,宜宾泸州依托长江航道,反而工业发展得还越来越好。

第五个,岷江工业带(覆水难收型)

80年代从乐山拆分出眉山,让本就不太强的乐山工业雪上加霜,眉山本身又太小,离成都太近,只能跟着成都做点配套的事情,甚至眉山想直接并入成都去,连区号都改了也没成功。

自此,乐山五通桥附近的工业带半死不活,现在基本也快败落的差不多了。

第六个,嘉陵江渠江工业带(最吃亏型)

包括现在的南充、广安、达州,

为什么最吃亏呢?

1,区位优势不强,三线没成重点,工业基础本就薄弱。

2,万州划给重庆,丢失了东向通道的可能,只能下重庆去绕道出川,这对达州尤其不利。

3,重庆工业体系太过强大,基本封死了南充、广安发展工业的前途。这也是哥仨不得不输出最多劳动力给重庆的原因。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解决办法 1,整合川北工业带,至少绵德合并。

这条最重要,

如果绵德遂一起整合更好,三台射洪是互补的老工业带,遂宁是川中铁路公路的枢纽节点,这对整个川北、川东的几千万人口至关重要,至少可与成渝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绵遂内铁路啥时候开工?)

绵德遂合并的话,刚好与成都、川南、重庆互相接壤,形成一块西南地区规模巨大的大型工业带。这是非常厉害的事情。

2,整合沱江工业带,至少自内合并,能带上资阳更佳,反正辖区都很小,与宜宾泸州形成工业互补关系。

这条也非常重要,川中、川南几千万人口发展就指望这条工业带了。

3,整合岷江工业带,眉乐合并,靠成都太近,能给成都配套,接收点产业来搞发展才是正途。

这个的整合用处真不大,毕竟是成都周边,都在省内,成都也很有顺岷江而下,南向发展的意图。

4,整合嘉陵江中游,至少南广合并,但它们工业底子太差,靠重庆又近。好处是离成都绵阳也不算远。

(绵南铁路啥时候开工?)

南广整合起来多承接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人口很多,素质不差,工业底子薄。重点发展一些现代服务业给成渝绵三个工业大城做服务配套,也不是不能活起来。毕竟区位居中,到哪都不远,交通也方便,它本身有这个条件。

川东要减少大量输出劳动力,关键还是要自强才可以。

重庆对南充广安没帮助的原因也不复杂,主要涉及跨省问题,想获得重庆配套估计难上加难,毕竟重庆本身还有大把人口指望着重庆工业。

以上部分实施,至少可减少了3个以上地级行政单位,整合了工业带,变成3州15市,总15到18个左右。

四川地级市合并的大概设想

重点1,绵德遂,整合老工业带,与成都、川南、重庆三地协同连片,大有前途。

重点2,自内资,整合起来与川南连片发展,南向东出。

重点3,南广合并,扼守川东,就压在重庆头上,争做三方物流节点,多引进密集型产业,徐图服务业。

记住:关键中的关键是工业带整合,而不是表面的合并。

为什么要这么做?必要性在哪里?

因为,

四川已经不会再得到大规模工业转移了,只能靠整合川内已有的工业城市,形成几条主要工业带,尽量发挥集中规模效应,吸引外部工业入川,主动落户布局,逐步发展出某些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来。

以上,2021年1月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以下是深入论证部分,可以不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任何地方想要繁荣,年轻人口是第一个条件,成渝吸走的是年轻劳动力、税收、产业、消费,留给其他地方的是什么?老人、妇女、儿童,以及更窘迫的财政、更多的支出、更严酷的产业竞争。

我们看下成渝工作人口的贯籍,哪个不是以四川其他县市的人口为最多?这还不叫“吸血”什么才叫?

特别是某些重庆人,把自己的发展归功于直辖,纯粹是只看表面,避谈实质。

如果直辖作用那么大,中央还需要扶个什么贫,何不多搞几个穷地方直辖提高一下,难道中央想不到这点?

人口净流入数据不会骗人,工业需要大量人口,进行规模化、集中化才能发展起来。

四川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破碎的工业带。除了成都没一个是完整的。

成都省四川市,绝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血淋淋的事实。

重庆工业带直辖、拆分绵阳工业带,这两件事给四川造成了今天发展困难的局面。

绵阳工业带破碎化后,人口也非常不足了。

比如:

绵阳想尽办法招揽了富士康,富士康兴冲冲跑过来招人办厂,结果发现招不够年轻人,只能跑去成都办,于是,富士康带动的就业、税收、产业集群就跟绵阳无关了。

同样京东方也是这样,绵阳因为有长虹,比成都、重庆接触京东方更加早,但京东方迟迟不敢落子,先在重庆落地,后在成都开建,最后绵阳只能咬牙砸300亿+土地厂房,才把京东方留下建生产基地。

朋友,当年绵阳全市GDP不过1800亿,这需要多大勇气才敢砸进去?如果失败,对绵阳是什么后果?但想拿到优势产业,还有更好选择吗?

而同样,这几百亿对于成都、重庆毛毛雨啦!1000亿基建,说干就干。

相比“绵遂内自宜“这条普通铁路,几个市都穷的抓鸟,规划了十几年,开工四五回,咋样了?

2021也不敢动啊!财政穷,支出大,哪里敢动呐!

还有的人说“建设大省会,才能更好发展其他穷县市!”

我想说的是:忽略自然经济条件、历史文化传承、山川地理、工业布局、地缘交通等,一味追求建设一个特大城市,只会造成资源低效率利用,降低竞争优势,必受惩罚。

四川省内,自古以来行政区划的变动非常频繁,分分合合,所以,顺应时代要求,变动行政区划是应有之义。

比如

省会成都:从29平里到现在1.4万平里,从5个区,到现在的3县5市12区。

川北枢纽一绵阳:从一区19县1000万人,缩减到现在的3区5县1市480万人。

川中枢纽一内江:从1.3万平里到5300平里,从一市八县到现在的2区2县1市。

为啥成都市可以一直增长呢?

为啥其它城市就一直缩小、打散?

这样的区划调整合理吗?

大规模的政区裁撤合并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但纠正历史错误,顺应经济地理、工业发展规律去改变行政区划,一定是必须的。

四川未来行政区域的变动,应该存在于川内水系的节点区域:

川中沱江中游,内江、自贡、资阳;

川北涪江中上游,绵阳、德阳、遂宁;

川东嘉陵江中游,广安、南充;

除了这三个区域外,其他传统节点变动的可能性很小。

四川政区图先摆在前面。

鉴于四川的经济重心目前在成都平原,我们再来看一张“四川盆地水系图“,制图者见水印。

下面是具体政区图

从两张简易地图上,我们结合四川省内城市沿革历史,经济地理形态,很容易就能发现几个不太合理的地方。

比如:

一,德阳市,首先德阳市本身就很小,其次是整个行政区域像极了“一根棍”,硬生生横了绵阳、成都之间,这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二,资阳、内江、资阳,这三兄弟扼守沱江中游,都处在成都平原的边缘上,并且紧挨着。

大家半斤对八两,都是又小又弱,沦落到这步田地,同样是行政区划变动,对历史经济、工业地理考虑不周造成的。

所以,四川如果行政区划要变动,以上四个城市首当其冲。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具体分析。

既然要改变行政区划,那一定要考虑其必要性。而不是想当然的改,一拍脑袋瞎划一通。

2018四川省内城市GDP

第一,

成都的超强地位虽然并无不妥,但川内GDP第2到10名,9个城市加起来才赶上一个成都市,这就存在很大问题了。

也就是说,这已经远远脱离了合理的范畴,这是一个非常畸形的状态。

比如以2018年四川省内GDP为例,

第一名,成都市15343亿

第二名,绵阳市2303亿

第三名,德阳市2213亿

第四名,宜宾市2026亿

第五名,南充市2006亿

第六名,泸州市1695亿

第七名,达州市1690亿

后面6名的GDP加起来刚好12000亿左右,与成都还有很大差距。

还需要再加上8乐山、9凉山、10内江,

后9名一起上,才能勉强追平成都。

一句话,自从川渝分家以后,成都吞并了周边工业县,就开始一个打十个了。

从地缘上来说,这是很不正常的,虽然地理环境成都得天独厚,川北、川中也并没有差到那么极端。无非是丘陵多一些罢了!

反而在交通区位优势上,川中、川北比成都还要好上很多。在古代出川,有四条路,重庆占一条水路通贵州、湖北,绵阳则有三条陆路通陕西、甘肃。在今天还是这样子的。

第二,

从水系分布上来讲,四大水系,每一个水系及周边区域都应该存在一个相对优势的区域中心,作为经济聚集地、人口承载地,事实上也是如此。

比如:

沱江中游的内江自贡资阳;

涪江中游的遂宁;

嘉陵江中游的南充;

渠江中游的达州广安;

除南充、达州人口过500万,相对强势一点。内江、资阳与遂宁就非常不行了。

因为三江下游的合川属于重庆,

涪江、嘉陵江、渠江对四川来讲无所谓下游。

偏偏好死不死,

沱江上游还靠近成都、德阳。

涪江上游还有一个中心城市一一绵阳。

遂宁、资阳、内江的悲剧就是这么来的,四方都都没发展空间,工业底子薄弱,又打不过各方邻居,横竖都是受欺负的命。

至于嘉陵江上游的广元,渠江上游的巴中,因为都属于大山脉的小城市,这里就自动忽略。

正牌的流域中心城市。

岷江、沱江上游一一成都;

岷江下游一一宜宾;

沱江、涪江上游一一德阳;

沱江中游一一内江自贡;

沱江下游一一泸州;

涪江上游一一绵阳;

涪江中游一一遂宁;

嘉陵江中游一一南充;

渠江中游一一达州;

以上10个大城市,除了遂宁、资阳、内江这三个中游城市以外,就全是四川省GDP的前7名。

除开德阳、遂宁、内江、资阳,剩下6个城市也是四川省人口最多的6个地级市。所以将来的发展重点一定是围绕这6个重要的区域城市做文章。

第三,

中江、射洪、三台的尴尬地位问题。

这3个县本身都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县。事实上,四川全省的人口大县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片区域,比如南部县、乐至县、金堂县、安岳县等百万人口大县。

其中:

三台县,人口150万,GDP约300亿;

射洪县,人口100万,GDP约400亿;

中江县,人口140万,GDP约380亿;

全是百万人口的大县,同属于涪江流域内,不幸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通拆分下来。

中江归德阳,占了德阳人口三分之一以上,GDP是占德阳六分之一,至今德阳还是带不动中江,让另外200万人去带中江的150万人,先不说愿意不愿意,这怎么带?带不动啊老哥!

射洪归遂宁,射洪工业比较强,实际的经济能力比遂宁强很多,射洪一直就是遂宁的经济支柱。哪怕是现在被遂宁吸的不成样子了,射洪的GDP还是占遂宁全市的三分之一。

没有射洪,遂宁这个地级市本身就不会存在。

三台留在了绵阳,人口虽然最多,但GDP只占绵阳的八分之一,没有射洪配合以后,重要性大减,工业发展困难。

三台本身与射洪一样,都是涪江中游的工业重镇,两个互相配合成涪江工业带,吸纳周边的中江、盐亭、南部的大量农业人口。

现在可倒好,三个人口大县,本来是工农业相互配合的一个整体;

一拆为三,全被整成半死不活的状态。

有能力的不愿带,德阳;

有能力又带不动,绵阳;

底子薄的还要靠着过日子,遂宁;

这就是说,涪江、沱江的中上游流域,被划分的太过零碎。成都重庆两家,本身也带不动这片区域。

当时拆分绵阳与内江两个专区,划得稀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毕竟是成渝占两头,大家都是一家人,爱跟谁跑跟谁跑。

但千算万算,算不到重庆被中央直辖,直辖也没啥大不了,四川最痛的点一一一是重庆把三江下游重镇一一合川给拐跑了。这还不算完,巴江以东的长江重镇一一万州同样也划给重庆了。

至此,重庆工业带整合完成。

失去合川,川中对重庆就没有任何屏障,彻底塌陷开始了!

失去万州,四川再想发展一个川东中心城市,抗衡一下重庆的影响力,就更加是痴人说梦了。

川中区域的那一堆小朋友,在成渝两个庞然大物面前,能做个往来通道,已经算老大赏饭吃啦!还要怎么样?

四川失去了合川这个重要的下游节点,唯有建设一到两个垮流域中心城市,才能弥补地缘上的缺陷,以抗衡成都、重庆的超强吸附能力。

比如,重庆想从川北的绵阳、广元或者陕西,运送一点大宗物质,对不起,只能走成都绕道。

因为绵阳与南充、遂宁根本不通铁路。这是为啥呢?

首先是财政负担对这三个小城市来说,非常沉重。

其次,除了成都会受损,其他都受益,包括重庆,作为省会城市,巩固地位还是很有必要的,杯葛一下不要太容易。

涪江虽然从绵阳、遂宁可以到合川,但这条水路根本就不通航。实际上至少三台是可以通航的,只是河道与行政区划一起被划碎了。

涪江通航这件事非常依赖于河道整治,不能统一整治涪江航道,通航就是一句废话。

遂宁很小,也很穷,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它首先就扛不起,尽管它很想沟通川北,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又是一个痛点。

德阳市

德阳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中心城市,成立距今不过36年,处于沱江、涪江两大水系在上游的交叉地带,下属两区三市一县。

人口350万,2018年GDP2200多亿,省内人均排名第3位。

其中:罗江、中江、旌阳、绵竹在传统上属于绵阳市辖区,罗江还曾一度是古绵州州府所在地。

广汉、什邡,在历史上,这两个县经常分属于成都或者绵阳,总体上偏向于成都。

除中江、罗江外,都是工业强县,德阳的富裕来源于此。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分,成都、绵阳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接壤的。

德阳横中间,实在是一个异常情况。

实际上,德阳市的成立有很大的计划经济性质,它是以重工业立市的,也就是三线建设时期规划的重工业基地。它立市时划走的也是人口少工业多的几个县,比如广汉、什邡、绵竹。

中江、罗江是作为附带条件塞进去的,德阳当初是被迫接受这两个“穷地方“的。

罗江以前还做过绵阳县城,就这么分走,说起来是不是很无厘头!

目前拆分德阳的必要性在于:

1,德阳人口太少,三个县级市实力都很强,跟德阳市辖区本身差距不大,缺乏向心力。

2,中江、罗江自然禀赋都不错,但德阳缺乏带动能力,把中江、罗江都荒废了,发展均落后于隔壁条件相似的区县。罗江发展落后于安州,中江落后于三台、射洪、金堂,就是最好的例子。

3,虽然手握广汉、什邡、绵竹三个工业城市,但在产业规划上又无所适从,总是跟成都、绵阳存在产业竞争的问题,在外竞争也就算了,德阳内部的几个强市之间还互相伤害,这就尴尬了。

除开重工业的老家底,其他产业一概竞争不过。成都吸德阳,德阳打不过,只能跟绵阳血拼,最后两败俱伤,一对难兄难弟而已。

4,部分产业跟成都绵阳存在互补关系,同时也有很大部分存在竞争关系;

比如德阳引以为豪的一一重工业,就跟绵阳的重工业城市江油有很强互补性,遗憾的是,多年的竞争,江油没落了,德阳重工业也并没有过多好,如果凑一堆互补呢?会不会好很多?

综上所述,拆分德阳,未来一定会提上日程。

广汉、什邡大概率是想并入成都;但也并不会拒绝回到绵阳,这是工业布局本身决定的。

(广汉、什邡都想加入成都也不是啥秘密,但成都兴趣很小也是真的)

绵竹、罗江再次并入绵阳;

旌阳区、中江再次成为谈判并入的筹码,谁要谁全拿,买一送一;(大概率是绵阳接手)

建议:绵阳市政府要眼光放长远,地级德阳市是川北工业带的重要组成。

如果能再整合射洪到绵阳,三台也会大发展一波。

旌阳区与绵阳市可以带动罗江与部分中江。

射洪、三台相互配合,中江、盐亭基本就都盘活了。

遂宁、资阳、内江

这3个挤在一堆的兄弟城市,我们一块儿说。

首先是遂宁,

这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1985年设立,辖区包括:射洪、蓬溪、大英、船山区、安居区,五个。

遂宁的人口330万,GDP是1200多亿,省内人均排名第13位。

其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有限。集聚能力很差,白白浪费了涪江中游的区位条件。

整个遂宁市都是从绵阳拆分的,大英由拆分蓬溪而来。

再来看看资阳市。

资阳市老辖区图

自从2016年,成都要搞新机场,拿走简阳以后,资阳的实力几乎腰斩,从此进入倒数行列。

资阳行政辖区只剩下安岳、乐至、雁江区三个。好可怜!

资阳自己也成了德阳那副德性,除了比德阳穷,其他都差不离,但存在感嘛!就甭提了。至于集聚拉动什么的,那是啥?

2018年,资阳人口255万,GDP是1066亿,省内人均排名第11位。

资阳同样也是非常年轻的一个市,它现在的辖区都是从内江拆分来的。

最后看看内江市。

内江辖区图

内江市人口375万,2018年GDP是1411亿。省内人均排名第14位。

辖区有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东兴区、市中区,五个。

内江整个情况跟绵阳有一拼,同样也是被拆的很伤心。

我们全部回顾一下,

德阳,小,强,涪江沱江上游。

遂宁,小,弱,涪江中游。

资阳,小,弱,沱江中游。

内江,小,弱,沱江中游。

这四个地方,德阳并入绵阳是迟早的事,这个我们点到为止。

剩下的遂宁、资阳、内江怎么撤并,才是大问题。

沱江与涪江中游,处于成都、重庆之间,可以存在一个集中的区域大城市这是确定无疑的,剩下的问题是怎么来构建这个大城市。

我个人的观点是:

1,扩大自贡市,合并整个内江资阳,统辖沱江中游流域。

2,把遂宁市全部并入绵阳,遂宁做川中交通枢纽,射洪与三台发展工业。

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三张地图。看是不是如此!

水系图

政区图

交通图

这么划分的理由也很简单,重庆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是高于成都的,只有通过在重庆上游建设垮流域城市,才能有效抵消重庆的聚集效应。

大绵阳、大南充、大自贡,横跨三条大河的中上游流域,压在重庆的头顶,可以有效抵消重庆北上的辐射能力,弥补失去三江下游一一合川的遗憾,同时可以更好利用川北绵阳、广元的出川大通道。

大绵阳

川北涪江沱江的中心城市,统辖涪江、沱江中上游。统辖遂宁德阳形成成片的川北工业带,与绵阳本身的工业家底形成优势互补。

什邡、广汉、绵竹、旌阳、罗江、安州、绵阳、江油市、三台、射洪连成一片,统一到一个行政区域,造就一条强悍的川北工业走廊。

西与成都接壤,打造更好的互联互通,南与重庆、南充在涪江中游碰头。

涪江中游以射洪、三台两个工业重镇为副中心,升格为县级市,带动中江、盐亭。与川北工业带形成呼应,构成“T型“沿江工业延伸带,

目前这4个县都是涪江中游的人口大县。

合并后,大绵阳预估GDP在6000亿以上。

合并后与绵阳主城区距离:

罗江20公里,

旌阳40公里,

绵竹40公里,

中江50公里,

什邡60公里,

广汉70公里,

射洪100公里,

以上为交通距离,非直线距离。

大自贡

川中沱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并入目前的资阳内江全部,连接资阳市雁江区。与内江东兴区连为一体。打造一个沱江中游经济带。

北连成都市、绵阳市,南接泸州宜宾,东接南充市。

自贡内江城市带可以带动安岳、乐至两个个人口大县。

合并后,大自贡GDP预估在5000亿以上。

合并后与内江主城区距离:

安岳70公里,

乐至90公里,

雁江80公里,

以上为交通距离,非直线距离

大南充

川东中心城市,并入广安。与南充市建设成一体,横跨渠江、嘉陵江中部流域。

合并后可更好带动西充、南部、武胜等几个人口大县。

与成都、重庆、绵阳三个工业大城靠一起。

合并后,大南充预估GDP在5000亿左右

合并后与南充主城区距离:

这三个大城市一旦建设好各自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不但可以让四川盆地的经济分布更加均衡合理,摆脱成都超强的吸附能力,同时在面对下游的重庆的竞争时,能够更有力的做出回应。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不搞大遂宁方案?

大遂宁去拆分资阳,那是瞎扯,这两家属于两个不同的流域,整合难度太大。再说了,资阳那两个县,跟中江是差不多性质,你是嫌遂宁人少?还是遂宁地小?

最可行的方案是接手中江、三台、盐亭。与射洪一起构建“涪江工业集中带”,想法很好,但现实很骨感。

这几个人口大县都是想着求带的,这会儿说让他们凑一堆,自己带自己,WTF???

以射洪、三台为中心打造工业带当然可行,关键是遂宁本身基础条件太差,这个小型工业带并不能给遂宁带来质的提升,反而很快就会碰到天花板。

遂宁旁边的内江、南充、绵阳,数遂宁最弱,大遂宁方案,除了人口、面积得到扩大,地缘上还是老样子,什么都盘不活。

几个大哥围着小兄弟,在外圈还有更大的大哥杵着。

大遂宁方案,是不是脑子犯抽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