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600年前他在泸州方山站了半天,懊恼不已,结果至今这里寸草不生

原标题:600年前他在泸州方山站了半天,懊恼不已,结果至今这里寸草不生

中国的民间传说,显然比历史更有趣味和引人入胜。老百姓讨厌枯燥的文字记录。虽然真实但是大多数索然无味。曲艺工作者和小说家们懂得了这个流量密码,所以,从古到今,说故事的人都受到欢迎,而严肃的历史学者则是清醒地杜绝了这些异想天开的存在。

当然,戏剧性的内容更能激发人们的八卦欲望和猎奇心理,还有就是对一些事情,明明知道这个结果已然成形,还是希望它能有所奇迹发生。而对于一些民俗研究者而言,民间传说有时候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依据,那就是“不信史家无漏笔。”何况,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三国志》显然没有《三国演义》脍炙人口。

时间回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朱元璋登基成了皇帝,本来传位的是自己的大儿子朱标。哪晓得这个大儿子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朱元璋还没有退位他就是先走了,老朱伤痛之余,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就是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到底因何这样考虑,历史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大儿子身体素质差了点,其他儿子还很彪悍,尤其是燕王朱棣,显然朱元璋希望叔叔扶持侄儿的想法有些过于梦幻。于是在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成为了建文帝后他叔叔发动了靖难之变,最终成功夺得地位,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就是有名的永乐大帝。这里功过不再评说,但是这件事却留下了明朝一个著名的未了谜案。

靖难之变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川一带为僧。于是在西南很多地方流传着建文帝的传说。

特别是四川之南的泸州,建文帝在泸州传说可以说能够写一本书了。有人嘲讽说,泸州人喜欢蹭名人热度,我觉得有点委屈和误解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泸州早就把这些到了泸州,不管是真实历史还是民间传说的名人好好利用起来了,推广宣传这个地方,人文足迹太重要了。所以我觉得这样说泸州,沽酒客不同意。

话说回来,关于建文帝跟泸州的渊源确实又能在泸州方山、玉蟾、泸县等处找到一些痕迹和民间传说。特别是方山,这里因为建文帝还发生了两个见证,一个是百座山峰变成了九十九座,一个是山上有一处寸草不生的地方,竟然是建文留下脚印的缘故,这两个事情到底是因何而起呢?听江阳沽酒客给一一道来。

据说,朱元璋在的时候,就晓得这个孙子虽然宅心仁厚,怕以后斗不过他的叔叔们,尤其是朱棣,但是他又没办法把自己的儿子全部除了,只好找军师刘伯温想办法。这个刘伯温被神话说是诸葛亮一样的人物,除了治国本能,还能预测未来以及观看风水。

刘伯温看了朱允炆的面相就给主公提出建议,他虽然贵为天子,但是龙气不足,硬坐龙位可能不出三四年必然坐塌。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寻找一处聚气的场所修建别院行宫,蓄积龙气,可以保住自己的稳定。

刘伯温想起之前四处游历的时候,曾经到过蜀南方山,这里曾经有光武帝刘秀在没当皇帝前居住过,据说风水龙脉适合聚气。但是修建行宫必须有一百个山峰,于是朱允炆派心腹太监悄悄去江阳今日泸州的方山数山峰,太监一看此地果然是风生水起之地,可惜登上老云峰数了半天都是九十九座山峰,离一百差了一,非常懊恼回去复命。

彼时,建文有点不信自己也亲自去数,结果一样只好作罢再选他处。哪知道新的地方没有选到,叔叔朱棣已经发难。还好刘伯温未卜先知,给他找了一个秘密出口,装扮成僧侣模样逃出京城。

辗转数年,建文复位之心已死,倒是真的成了个和尚。这一日他挂单又来到泸州方山,登山老云峰又想起当年数峰的事情,于是又数了一遍,还是99座山峰。不由得叹息道:“哎,命该如此,命该如此啊!”

一旁正好有一个当地老农路过,见一个和尚在那里发愣出神,不由地问道:“这和尚在这里发什么呆。”于是建文说了自己数山峰的事情。说来说去都是九十九座。

老农笑道:“这和尚也是个痴人,方山本来就是一百座峰啊,你数了九十九座峰,为啥偏偏自己站的这座不数呢?”

哎呀,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建文这次恍然大悟,多年的憋屈涌上心头,才知道自己和太监这个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心中顿感真是自作自受啊。于是在这里久久站立,许多才离去。

说来也怪,因为他站了半天,山顶这处形成了一双深深的脚印,周围都有树木杂草,偏偏这个脚印从此清晰可见也寸草不生。而方山莫名其妙地少了一个峰。成为九十九峰。

从此,方山九十九座峰和建文皇帝的脚印就被一代代当地人流传下来,如果不信,有机会你去数一数看看方山是不是九十九座峰,还有看看建文皇帝的脚印是不是寸草不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