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松原:沃野春意浓 万物“耕”新时

原标题:松原:沃野春意浓 万物“耕”新时

大棚育苗正当时

随着气温回暖,乾安县各地近17万亩水稻育苗播种工作已陆续展开,各地水稻育苗大棚里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让字镇海字村村民冯志刚家院里的大片空地已经扣了4栋水稻育苗大棚,冯志刚正忙着浸泡稻种。“趁着稻种发芽的空档期,我已经完成了晾晒育苗土、扣棚暖地、育苗盘选购,就等着种子发芽开始育苗了。”冯志刚说,今年准备种植6公顷水田,稻种选了两个品种,现在已完成种子浸泡和扣制大棚,随着地温逐渐升高,预计4月10日左右开始育苗,5月20日左右移栽稻苗。

海字村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几年前,村里陆续把150多公顷荒地改造成水田,配套打了25眼水田井。村民可免费耕种6年,6年后,村集体按照每年1公顷地500元至800元收取费用,带动村民种植积极性。2021年,村里又开垦“荒改水”250公顷。如今,村里大大小小的育苗大棚200多栋,63户水田种植户都在忙着稻田育苗。

与海字村的育苗大棚相比,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10栋育苗大棚显得宽敞很多,工人们也抓紧借助天气晴好、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晒土育苗。

“我们场今年一共耕种60公顷水稻,目前购进育苗土100吨、种子3.3吨、秧盘40000盘。”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王国修说,今年将继续打造稻田公园精品稻田画,从颜色的选择到构图造型力求新颖,进一步将农业生产与文旅产业相融合,做大做强景观农业,努力将稻田公园打造成为乾安县特色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农资储备足且丰

随着春耕工作相继展开,宁江区大洼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千方百计抓好备春耕生产。

农资供应保春耕。全镇统一谋划部署,为各村发放备春耕通行证,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购买农资不受影响。提醒村民有备春耕生产的采购需求要及时向网格员、村委会报备,由村里统一进行汇总上报。积极引导农户依托互联网、微信、电话等信息手段,预购、订购各类农资,做到备耕物资筹集与疫情防控两不误。截至目前,全镇种子储备量100吨、农膜存储量80吨、化肥储备量4220吨。对家中没有劳动力的困难群众,镇、村、社三级联系合作社通过代耕、协调春耕贷款等方式帮助备春耕。

保障安全助春耕。随着春耕工作相继展开,路面上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农用车辆日益增多,大洼镇持续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确保春耕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33个行政村198个大喇叭播放道路交通安全音频。加强人防工作,夯实“两站两员”工作,严格落实交通安全劝导站执勤制度,重点加强巡逻工作。加强物防工作,维护好“一灯一带”、标志标牌等设施,切实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建设,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排除隐患促春耕。大洼镇农机站技术人员对全镇现有大型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等农机设备进行检查,排查农机安全隐患,宣传农机安全操作常识,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种子送到家门口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长岭县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企业有序恢复经营,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调整经营方式,采取配送农资精准到户的办法,减少疫情风险,助力春耕工作。

4月7日一大早,记者在东岭乡东升村看到,长岭县家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把村民通过线上提前预约购买的种子搬运并整齐码放到村民的仓库中,让村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购买到优质种子,既减少了人员聚集,又让农民节省了资金,享受到了便利。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的关键期,长岭县积极研判当前疫情形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农资供应工作。截至4月7日,长岭县共办理备春耕物资运输专用通行证270户549张,已配送化肥6.2万吨、种子560吨、农药87吨,保障了备春耕物资及时入户,确保了农民春耕生产不受影响。

灌溉用水有保障

时下正值春耕备耕好时节,为保障前郭县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前郭灌区灌溉管理局以灌前准备工作为重点,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七门吐排灌站承担着平凤乡周边5万余亩水田的排灌任务。随着春季水田备春耕工作的启动,七门吐排灌站开始进行紧锣密鼓地检修工作,工作人员一直在排灌站的抽水泵房内,对各零部件运转情况进行检修。

“我们每年的检修任务2个月,今年受疫情影响,人员、物资4月1日开始进站,检修时间是1个月,所以我们要加班加点工作,争取在4月25日之前检修完毕,为农业生产做好供水准备。”七门吐排灌站主要负责同志说。

前郭灌区灌溉管理局利用冬春灌渠空闲时机,扎实开展以隐患排查与整治为主的春检春修工作,及时清淤疏通各级渠系、调试维护机闸设备、维修处理险工险段,保证灌溉用水安全。

为保障前郭县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前郭灌区灌溉管理局筹措资金320万元,用于各渠道、机电设备挡板的维修养护。共维修渠道24条约30公里、机电设备13台套,按照目前的进度,4月20日维修完毕,25日正常供水。

生态农业发“新芽”

春天是水稻育苗和播种的季节,更是一年收获的起点。在吉林省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随处可见农民辛勤忙碌的身影,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在机器上放育苗盘、育苗基质、种子,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随着机器的哒哒声,相继完成了装土、配水、撒种、覆土等工序的秧盘从传输带上出来,随后通过机械装运将秧盘移至育苗大棚里催芽。

“相较传统育苗方式,现在不仅可以恒温、恒湿、保肥,提高秧苗质量,还能缩短时间,节省劳动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下,各级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我们春播生产办理物资运输、备春耕专用通行证,使春播不误农时。”吉林省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双说。

刘双自2018年回乡创业成立了吉林省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松原良好的自然优势,一期承包1300亩国有荒地,开启种养之路,从整理田块到改良土壤再到种植,终于做到田中有鱼、有蟹、有青蛙的生态环境,探索出适合松原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填补了我省中华绒螯蟹苗种供应问题,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吉林省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去年年产绿色水稻300多吨、生态水稻500多吨,产值上千万元,产业带动就业人数500多人,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通讯员:于志辉 李秋颖 郑天媛 丁 涛

高 鸽 宁 桐蔡廷光 程鑫尧

快长按二维码

关注松原发布

中共松原市委宣传部 主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