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21年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来源:马鞍山统计)

原标题:2021年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马鞍山市统计局

(2022年4月13日)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图1:2016-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2016-2021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3%。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指数呈“六涨二跌”态势。其中,交通通信类(4.6%)涨幅靠前;教育文化娱乐类(2.1%)、医疗保健类(1.8%)、食品烟酒类(0.9%)、居住类(0.7%)、衣着类(0.5%)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生活用品及服务类(-0.6%)、其他用品及服务类(-4.3%)价格下跌。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长,行业增长面69.4%。25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逼近200亿元大关。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3.7亿元,增长21.3%,增速延续较高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5.1%;八大战新产业全部增长,其中,涨幅靠前的行业有数字创意产业(61.9%)、生物产业(48.1%)、节能环保产业(45.8%)、新材料产业(44.7%)、新能源产业(35.4%)等。

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5%。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见下表)。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9.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97.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39.4万平方米。

三、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粮食播种面积17.67万公顷,增长0.4%;粮食总产量106万吨,增长1.2%;蔬菜种植面积2.8万公顷,增长5.3%;蔬菜产量85.6万吨,增长6.1%。

养殖业发展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9.1万吨,比上年增长16.2%。在畜禽产品中,生猪产能迅速释放,全市生猪出栏43.3万头,增长30.1%;禽肉产量5.1万吨,增长7.4%;禽蛋产量3.3万吨,下降1.6%;牛奶产量5.5万吨,增长4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2.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8%。

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6.0%,增速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高2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建设提质提效。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20个,完成投资1307.66亿元,其中,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80个,蜂巢新能源动力电池、宝武马钢新特钢等267个项目开工建设,巢马高铁、瑞斯康达智能制造基地等337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长钢140吨电炉炼钢工程、军瑶装配式建筑BIM构件等198个项目竣工投产。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快速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3.11亿元,增长17.7%;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4亿元,增长19.9%。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815.93亿元,增长17.2%;餐饮收入121.92亿元,增长22.7%。

图3:2016-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六、对外经济

“双招双引”持续发力。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389.6亿元,增长14.1%。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35个,其中,千羿工业互联网、泉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中联重科、信义玻璃等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深马华东科技产业园、欧力高端植物基蛋白食用产品等20亿元以上项目43个。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3.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进口42.79亿美元,增长25.5%;出口30.89亿美元,增长24.2%。连续12年被海关总署认定为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全年铁路客运量721.1万人,铁路货运量304.7万吨;公路客运量685万人,公路货运量12703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1046.2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7.64万标箱。作为对接沪苏浙“一号工程”的巢马城际、宁马城际、宁马高速改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和县、当涂县交通强国试点。

邮电通讯业转型升级。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8.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3.4万户;其中,4G、5G用户212.3万户。年末宽带用户92.3万户。

旅游产业恢复较快。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47.45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04亿美元。接待海外旅游者0.51万人次。星级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家。现有A级景区34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8处。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税收收入141.95亿元,增长1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2%。财政支出287.41亿元,增长8.5%;其中,民生支出245.38亿元,增长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15亿元,增长14.1%。

金融市场运行稳中有升。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7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单位存款1297.18亿元,增长9.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36.66亿元,增长13.1%;其中,短期贷款607.99亿元,增长3.9%;中长期贷款1581.20亿元,增长13.7%。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各类保险机构30家。全年保费总收入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62亿元,增长25.6%;人身险保费收入26.01亿元,下降2.0%。

九、城市建设

城乡融合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完成市区1150公里雨污管网排查,315个小区、220条道路雨污分流及混接点改造全部完成;完成当涂县、含山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南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市区及县城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42.5万吨/天,排放标准均达到一级A及以上。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115个,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5334户。

城市宜居功能不断完善。城区35条黑臭水体消黑整治全部完成,住建部“长制久清”达标率100%。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年新增绿地面积61.01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9%。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2%,高新技术企业712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784件,增长25.6%。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3项,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4家。马钢集团智慧料厂项目入选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五个重点行业实践示范,为全省唯一云轨信息公司轨道交通客流大数据分析入选工信部企业应用示范项目。建成市外“研发飞地”8个、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2021年度全省智能制造现场会在马鞍山召开。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年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40.37亿元。全市高等院校6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606所;其中,幼儿园300所,小学188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普通中学105所。省一类幼儿园10所,省示范高中11所,省特色初中1所,省特色小学2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5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0.59万人、教职工2.56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6.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7.87%。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滨江校区。马鞍山理工学校、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通过全省首批办学水平评估。

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马鞍山积极融入长三角 打造人才高地》入选2021年(第五届)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启用马鞍山市人才服务中心,设计人才生态馆、“一站式”服务专窗等,推进“诗城英才”信息化系统1.0版上线运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揭榜挂帅”调研课题,积极帮助人才、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关键技术难题。引进以“国青”等高端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56.6亿元;引进副高以上“龙马”工程高层次人才118人、博士64人;入选省级创业领军人才8人,获评引才资助奖补项目20个;新增技能人才4.47万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成功举办第33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第15届马鞍山李白户外旅游节等群众活动。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7家,藏书245万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5个;文化馆6家;综合档案馆7家,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档案资料259.75万卷(册)。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卫生机构105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430所,病床1.4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52万人。以乡镇为单位,四苗、五苗接种率99.61%,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99.91%。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率达98.37%。12家医养结合机构获评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单位。

体育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参加省常规项目比赛获得奖牌331.5枚;其中,金牌126.5枚、银牌94枚、铜牌111枚。全运会获得佳绩。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孟苏平等23名马鞍山培养输送运动员获得银牌1枚、铜牌2枚,群众项目获得银牌1枚、铜牌1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40种矿种;其中,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29种,水汽矿产2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7种;其中,金属矿产3种。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环保管家”。PM2.5平均浓度34.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空气质量优良率84.4%。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功获批国家首批EOD试点项目。实施“五废共治”,提高固废综合利用处置水平,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人,没有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据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增长0.77%;乡村人口59.6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下降2.45%。城镇化率72.39%,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57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40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1元,增长11.5%。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9,比上年缩小0.05。

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1677.44亿元,比年初增加175.66亿元;其中,活期存款411.24亿元,比年初增加24.26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1266.20亿元,比年初增加151.40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年新增就业4.1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64万人,“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0.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7%,保持在3%以下低水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1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8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2.09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1.74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71万人,参保率99.3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即征即保,参保人数18.21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十七连增”。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推进。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73.9万人次,支付低保金3.96亿元。新增养老机构项目4个、社会收养性福利床位数2.1万张;接受社会捐赠1053.1万元;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37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825个。福利彩票销售1.61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53亿元。从2021年7月起,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5元,惠及29.5万人,年增发养老金约1800万元。

说明:

1. 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22年马鞍山统计年鉴》为准。

2. 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公报中历史年份数据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修订数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