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

原标题: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医生,我家孩子一天到晚玩手机,晚上不睡觉,白天不出门,他是不是网络游戏成瘾了?”网络成瘾,我们心理卫生工作者更喜欢用“网络依赖”“网络沉迷”来加以描述。其中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中的一个类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与行为类疾病。玩个游戏怎么就得“病”了?什么情况下才能诊断“游戏成瘾”带来的危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网络游戏成瘾有那些特征呢?

持续、反复地使用网络参与游戏,经常与其他人一起游戏,导致临床显著的损害或痛苦,在12个月内符合以下标准中的5条或以上:

1、过度沉溺:沉湎于网络游戏(惦记先前的游戏活动,或预期玩下一个游戏;网络游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

2、戒断:当网络游戏被停止后出现戒断症状(通常被描述为烦躁、焦虑或悲伤,但无药物戒断的躯体体征)。

3、耐受:对网络游戏产生耐受性,需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参与网络游戏。

4、失控:对参与网络游戏难以自控。

5、失去其它兴趣:作为结果,除网络游戏之外,对先前的爱好和娱乐失去兴趣。

6、继续使用:尽管存在心理社会问题,但仍继续过度参与网络游戏。

7、误导他人:就参与网络游戏的程度欺骗家人、治疗师或他人。

8、作为逃避手段:通过网络游戏逃避或缓解负性心境(如无助感、内疚、焦虑)。

9、不惜失去机会:由于参与网络游戏,导致损害或失去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职业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成瘾呢?成瘾的因素有那些?

那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更容易寻求成瘾行为呢?

1)生活无聊、这些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

2)同伴都在做;

3)压力大、情绪烦躁需要这些行为来缓解压力;

4)逃避现实困难。

在我们关心当今网络化生存,人人“机不离手”“无网如失魂”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青少年!青少年之所以网络成瘾。还有部分原因是青少年把网络作为逃避消极情感体验的避风港,是逃避社会现实、减轻心理压力、填补空虚生活、寻求成功体验的唯一方式。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存在家庭关系不和、父母沟通不畅、师生关系欠佳、同伴支持缺乏等有关。不当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推手,一味的追堵常常会激起青少年更多的逆反心理。越是阻止青少年上网,他们越是想方设法地去上网,青少年会从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他们上网的动机。如果发现青少年具有网络游戏成瘾倾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成为孩子的榜样

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前父母要先做好表率。不要一边指责制止孩子看手机,自己却一直机不离手,父母要少做“手机党”或“低头党”。但现实生活中很难,很多的工作、社交依赖手机。家长可以先和孩子解释这些工具的用途,其次也为自己使用电子产品做好时间和场所的限定,最大程度减少对孩子的影响。

二、学会立规矩

共同探讨可接受的使用时长、时间和目的。在初期可以协助孩子管理时间,时间快到时温馨提示,家长用语言、行为和或物品给予正性强化,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如超时,家长不再等待,即刻帮其结束。

三、寻找替代品

电子产品满足和填补了孩子们的很多需求,可尝试如下方法替代电子产品。(1)营造轻松的生活环境、亲密的家庭关系,与孩子一起学习;(2)丰富家庭生活内容,如放风筝、野餐、与其他朋友集体出游、扮演游戏等。孩子得到的快乐和新鲜感逐渐可以替代虚拟世界的犒赏,久而久之,快乐的来源多元化,对电子产品的需要会降低。

四、若孩子反应强烈,甚至有冲动破坏行为,家长注意不要采用喊叫、打等激化矛盾的言行。可以让孩子静坐一会或在一个安全空间冷静一段时间,不要冷嘲热讽、刺激其情绪。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的教育方式,与他们一起玩耍,就像你带着二岁的幼儿时要弯下腰来,甚至趴在桌子上,与他们一起凝视,看着彼此的眼睛交换情绪,享受那段真正在一起的时光。

当一个人陷入成瘾行为的恶性循环时,康复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但是,康复是一个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反复。最重要的不要放弃,无论你感觉自己那一刻是多么的无能为力,或者你曾经尝试并经历过失败,都不要放弃。因为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改变就会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