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青神电商区域公共品牌——竹予·青神竹编

正值春暖花开时节,春笋发芽,竹子生机勃勃。竹子是青神种植广泛的植物,为我县带来一抹盎然春色。而提到竹子,就不得不提到青神电商区域公共品牌——竹予·青神竹编。

青神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迟春早,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1℃,日照1181.7小时,夏季平均气温25.5℃,冬季7.7℃,春秋两季17.5℃,年无霜期平均313天。全年平均降雨量1132毫米,常年振幅在805-1678毫米之间,适宜慈竹生长。

青神竹编,四川省青神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神竹编采用保护区内的竹原料,筒长节稀、质地柔韧。以特色人文景观、书法作品、名人画像为编织重点,在特定的环境中纯手工编织。锁口、收尾不用任何粘结物,原料均100%采用天然竹材,经过画框、绸缎等装裱方式制作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

2011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神竹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神县文物保护中心获得青神竹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933年,因汉阳古镇办起了大型缫丝厂,青神养蚕的晒簟、簸箕大量生产,家家户户都用竹编器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神竹编除了保留传统的晒簟、簸箕、箩筐、篼、篮、粮屯、蒸笼、鱼具等30多种生产、生活用具外,还新开发了竹编凉席、枕席、竹水瓶壳、工艺型竹扇等。

20世纪60~70年代,青神相继出现了花、鸟、鱼、虫一类的竹编新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至90年代中期,青神竹编竹画编织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开发的新产品共七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竹编艺人能用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出艺术含量极高作品,如《中国百帝图》、《清明上河图》等。

截至2017年,青神县已建成现代竹林基地19万亩,竹产业总产值19.57亿元,农民人均从竹产业上获得收入达到2064元,竹编产品打入海内外市场直接销售收入突破2.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8亿元。第12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青神竹编意向订单总额更是高达2224.8万元。

竹予•青神竹编是青神地方特色的代表之一,承载着青神县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文化。我们传承文化,发展文化,乘着电子商务崛起的东风,青神竹编将会走向更加广袤的国际市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