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毕节:推进旅游产业化 乌蒙山水迎贵客

原标题:毕节:推进旅游产业化 乌蒙山水迎贵客

春日的黔西北大地,乌蒙群山翠色蔓延,乌江之水浩荡东流。绿水青山豪迈又多情,以自然之力孕育了独特的秀丽风光,生态之笔绘就的精彩画卷焕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化屋景区一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摄

“今年从春节到现在,源源不断有人来我们家乡旅游,住民宿、吃美食、坐船游玩。”在乌江边上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每逢天气晴好,村民尤荣文驾驶的游船上游客不断。他告诉记者,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村里每天有上千游客前来旅游,他一天渡船的收入在四、五千元。

抓住旅游大发展的契机,化屋村村民在党支部引领下纷纷办起民宿、农家乐,既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又实现了增收致富。在当地经营餐饮多年的村民何兰告诉记者,从2020年起,到化屋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她的山庄生意也越来越好,2021年营业额达60余万元。

化屋景区游船飞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摄

为完善化屋景区旅游基础建设,毕节市投资1.7亿元,修建了宽8.5米的旅游公路,配套专用停车场和游客中心,加速化屋村旅游发展。如今,该村正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累计接待游客近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被列入“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仲春时节的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无论是洞内鬼斧神工、夺天地造化的神奇溶洞景观,还是洞外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秀丽风光,都成了吸引“驴友”们纷至沓来的“金山银山”。

织金洞景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摄

作为织金县旅游产业化的“龙头”,织金洞风景名胜区近年来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舒心的服务。2019年,依托全省第十四届旅发大会在织金县召开的契机,织金洞景区围绕5A创建评定指标,投资近5亿元新建织金洞游客服务中心、织金洞出入口观光车道、智慧旅游系统、达标旅游厕所、洞内灯光改造、景区游览步道提质改造及污水处理厂等20多个项目,并对织金洞南互通、织金洞西互通到景区的旅游公路进行了改建和扩建,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品质。同年11月,该景区被列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2020年11月,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

通过对服务人员尤其是安全人员、观光车驾驶员、导游讲解员等进行业务知识及服务理念培训,织金洞景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2021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今年春节期间,该景区大年初一便开展新春送祝福活动,给第一批到景区的游客派发新年礼物,让游客度过难忘舒适的新年。

在核心景区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织金县乡村旅游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游览(无人机拍摄)(韩贤普 摄)

三月惊蛰时节,位于乌江南源三岔河畔的马场镇变得生机盎然,16000余亩樱桃树一夜苏醒,洁白如雪的花朵开满山间水畔,把田野村落点缀得如诗如画,每天吸引游客上万人次。随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到来,马场镇中心村“三合一”农家乐的老板娘吴冬忙得不亦乐乎:“这段时间生意很好,我们平均每天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

碧波荡漾的三岔河浩荡奔流,与万里晴空、无边花海组成一幅绝美画卷。旅游大巴和自驾游车辆停满了公路两旁和农家院落,踏春赏花的游人从河边一直延伸到山顶。林间飘来的歌声、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冰淇淋摊主的吆喝声、少男少女花下追逐的欢笑声,每一种声音都夹杂着幸福的花香。靠着特色产业和良好生态“撬动”乡村旅游,当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韭菜坪景区赏花拍照。(韩贤普 摄)

为推进旅游产业化,毕节市着力打造特色精品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商业、农业、城镇、康养等融合发展,不断做优“融合”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市接待游客约8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28.4%。游客人均花费预计突破1000元,旅游综合效益实现提升。

未来,毕节将坚持把旅游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力推动旅游大提质,做好“旅游+”文章,大力推动康旅、交旅、农旅、商旅、文旅、体旅融合发展,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体系,打造避暑、休闲、度假、康养胜地,让“洞天福地·花海毕节”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编辑 曾田

二审 刘娟

三审 田旻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