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大田五中特色办学实践

原标题:大田五中特色办学实践

“三特”教育:育人管理的转型实践

——大田五中特色办学实践综述

“双减”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转型。“双减”政策为学生提供了主体性发展的时空可能和需求,学校理应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和教师发展的个体差异,学校管理理念将更加校本化和人本化,回归学校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塑造,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健全人格。学校的管理将从以教学管理为主转型为以育人管理为主,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将成为学校管理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在学校管理实践方面,“双减”后,学校充分利用“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发挥育人合力。

大田五中从学校生源实际出发,秉承“文行忠信”的校训,贯彻“ 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以“精品初中,特色高中”为 元办学定位,探索适合每个学生成才之路, 积极开展有层次无淘汰的“ 特”教育——转化特殊生、培养特长生、发展特色生,努力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社会认可”的 维办学目标,立德树人,“ 育”并举,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

护航青春,转化“特殊生”

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一直是我校多年坚持的办学追求。在学校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或学业困难,或留守单亲,或特异心理,或品行不良。如何转化这些“特殊生”,多年来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2015年4月,学校成立了“一室两中心”,建立一生一档,精准施策,心手相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2022年,我们又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室”,努力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特色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科学家精神”多元培育的学校劳动文化育人模式。

1. 心手相牵 ,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室。

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管理、缺少亲情的呵护,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偏低、性格内向、自卑等问题。学校以“心手相牵”活动为载体,制定了针对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活动方案和措施,通过开展“心手相牵,师生携手”活动,设立留守儿童工作室,配置三台电脑提供给留守儿童与家长视频,购买600多册小人书,给他们提供课外阅读的平台;通过开展“心手相牵,生生携手”活动,班级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亲密小伙伴,在学习和生活上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学校的三名心理教师还不定期为留守儿童举行心理团辅活动,消除不良心理情绪,树立自强、自信和自尊品格;依托建队日、六一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节日,校领导、老师与留守儿童一起过节,一起游戏,为留守儿童发放学习礼包等,让他们感受亲情,感受队组织的温暖。

2. 培育匠心 ,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室

学校充分开发、挖掘、利用校内外劳动平台,构建体验式、参与式、生存式的劳动实践育人体系和以社团活动为核心的校内实践载体, 努力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依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观念。整合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学生社团建设精品劳动教育项目,如剪纸艺术传承非遗等;设置勤工俭学岗位,让学生在勤工俭学岗位中体验岗位工作职责;划分班级劳动责任区,以班级分工、小组合作的方式承担区域劳动;搭建创业实践微平台,如跳蚤市场“你淘我乐”商业实践;煮一道拿手好菜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酸甜苦辣。

同时,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为核心的校外实践载体,积极开展“学雷锋献爱心”“下乡送春联”“带法回家”等志愿服务活动,多形式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社会公益劳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3. 家校共育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我校把强化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作为特殊生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家长会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每学期期中考后各年段一般都会组织一次家长会,指导中心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举办专题讲座,对年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家长进行科学精准指导。

同时将家庭教育融入学校“心手相牵”主题活动中。2016年和2017年,学校联合厦门宏才TA39团队、厦门道慧团队在县体育中心篮球馆共同举办“你我手拉手,成长心连心”大型体验式公益活动2场,每场都有近500名学生、家长、老师以及义工志愿者参加。

4. 积极干预 ,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学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少数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学校成立心理辅导中心,现在三名心理专职教师,每天下午及周一、周四晚上定时定点为学生提供预约咨询和个性化心理疏导。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建档、调适和矫正。把强化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手段。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每月开展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在八年级开展的“齐心协力”“学会合作”,针对高三学生开展的“激发潜能,挑战自我”“放飞心情”等。同时,编印心理小报《心海明灯》和《心海导航》,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学生预防和整治健康心理障碍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采取了中层以上干部“一对一”挂钩帮扶制度,各年段汇总比较典型的“特殊生”,由政教处统一造册管理,分配挂钩给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进行结对帮扶。

近年来,学校“特殊生”转化工作成果显著,学生中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违反校纪校规学生明显减少,我校被评为福建省平安校园、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县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在学校的悉心帮教下,许多特殊生转变成为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学习进步的学生。如原高三年的小智(化名)同学,入学时思想落后,法纪观念淡薄,在外面结交不良青年滋事打架,事发被刑拘。后来县关工委、法院与学校联手挽救失足青年,由政教处干部跟踪帮扶,倾注爱心入手,协同班主任长期帮教,培养兴趣,转变显著,进步较大,在高考中考上了本二院校。据统计,特殊生转良率达90%以上,学校转化特殊生的成功事例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东南电视台、三明电视台、《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媒体进行过报道。

二、

搭建平台,培养“特长生”

大田五中属完中,初、高中均有部分学生文化基础不够扎实,但他们身上却有许多闪光点,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理想追求。学校因地制宜,充分整合校园资源,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依托社团建设,以创建无线电运动特色示范校为突破口,文化立德,科技启智,体育健身,艺术尚美,搭建社团活动平台,大力挖掘和培养各类“特长生”,实现“生生有亮点,人人有特长”的育人模式。

1. “猎狐”行动,培 养体育之星。

无线电运动包括无线电测向运动和定向越野运动,其中无线电测向运动,又叫“无线电猎狐”,是一项集人文、科技、体育为一体的趣味活动。学校将无线电运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与学科教学相融合,通过人文渗透、科技兼容和实践体验等方式开展特色项目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力求打造人文科技与体育运动融合育人的新时代特色学校。学校充分利用阳光课间跑操、运动会、社团活动和科技体育文化艺术节等,开展常态化活动和集中展示,不断挖掘和培养体育之星。在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中,我校肖媛同学荣获无线电测向女子青年组第一名,为福建省夺得宝贵的一枚金牌。

截止2021年,学校“猎狐”无线电运动队共获得103次冠军、62次亚军和51次季军,被称为“无线电金牌运动队”,9次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4名队员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8位学生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18名同学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多次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体育大会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成为福建省无线电测向定向运动基地校和示范校。无线电运动已成为五中一张亮丽的明片,更是学生成为体育之星的摇篮。

2. “星火”逐梦,培养航天之星。

学校“星火”航模社团创办于2011年,提出了“星火航模社,分享苦与乐,圆航天梦想,创五中辉煌”的口号。在社团活动中,学校结合新世纪中国航天航空的伟大成就,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带领学生了解航模发展史,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树立继续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动手设计、制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激发了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比赛活动,也增强了学生从事科技活动的信心。

近年来,学校又创建了“远征”海模社团,积极摸索新型模型运动,让学生在兴趣与实践中摸索,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将校园国防教育融入社团载体的活动推向纵深。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4年至2018年,连续五年荣获福建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中获得中学组航天综合团体第一名;2019年、2021年荣获三明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中获得中学组航天综合团体第一名。截止目前,共有103名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航天之梦,薪火相传。

3. “五美”育人,培养文艺之星。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精心构建,不断拓展美育新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类系列活动,力求打造书法、剪纸、表演、语言、音乐等精品艺术社团,具有五中特色的“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扬长”的“五美”育人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学校艺术园地全面开花,涌现出大量的校园文艺之星。启智书法瀚墨飘香,大田五中是市级“书香墨香校园”示范校,书法教师颜建光、蒋先茂分别是中国书法协会、省书法协会的会员,一直以来,学校书法教育成绩卓著。在全国美术书法大赛中,魏殊敏、颜辰昱、颜妍等同学多次获奖,陈立正同学被吸收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剪纸艺术一枝独秀,在全国剪纸大赛中,朱丽娟同学的作品获特等奖,王玉春和郑秋艳同学的作品获金奖,另有多位同学的作品获银奖和铜奖;表演社团尽显风采,在三明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作品《给爸爸洗脚》获中学组二等奖,作品《新老师来了》获中学组三等奖;语言艺术展露锋芒,在福建省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我校黄瑾同学获中学组二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国赛,获优秀奖;在三明市“腾飞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中,我校陈慧霖同学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名,参加福建省总决赛荣获三等奖。音乐社团传唱四方,在三明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选送音乐作品《梁祝》《外婆的澎湖湾》均获中学组一等奖,其中选送作品《外婆的澎湖湾》,获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荣获乐(小合唱、表演唱中学甲组)三等奖。

三、

准确定位,发展“特色生”

在“双新”改革背景下,教育应面向人人、适合人人,学校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出彩和成才的机会,学生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出发点和归宿。基于高中生源薄弱,学校围绕“精品初中,特色高中”的办学定位,巧辟蹊径,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创造性地推出高中特色办学项目,成立艺术班、组建体训队,开设日语、西班牙等小语种,培育和发展高考“特色生”,努力打造具有五中特色的教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使学校的办学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办学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1. 校馆合作,成立艺术高考班。

学校以“艺术专业与文化并重”为教学理念,以“校馆合作,强师资,强管理”为办学思路,选聘优秀的班主任和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让更多的学生发挥美术、音乐特长,以艺术为石,铺就一条通往一流大学的成功之路。

五中艺术特色办学已形成规模,与有办学资质的大田县盟泽美术培训学校合作,学校领导、年段长、班主任深入画室,全程跟踪管理。专业集训期间强化管理,学校与培训学校进行无缝对接, 科学调整课程结构,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时间安排合理、有效,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大田就可以进行专业艺术培训,大大地节省时间,为文化学习和专业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保障,形成专业与文化双丰收的良好局面。

同时,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师生研学旅行,深入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等重点美术院校及浙江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华文化艺术宫等参观学习,并邀请知名教授到校作讲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双线学习的方式,实现考前教育和高校教育的顺利对接。

2. 挖掘潜能,组建体育高考队。

艺术启智,体育健身,学校立足校情,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运动,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开辟了一条体育特长生的成才之路。

根据体育专业高考测试科目,校运会专门设置了百米、三级跳、铅球、800m四项全能项目,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生文化科目进行摸底,经过层层筛选,组建一支运动天赋好、潜力足、文化成绩可雕琢的体育高考队。

同时,学校拥有一支经验富足的体育高考师资团队。教练团队专业指导科学有效,教学团队文化跟进托底补强;管理上实行多管齐下、无缝对接,班主任全程跟进,科任教师进班跟读,确保体育高考文化、专业双丰收。

3. 补足短板,开设高考小语种。

五中是省二级达标学校,高中学生基础薄弱,英语科尤为短板。学校立足校情,另辟蹊径,开设日语课程,组建日语班,走出了一条符合我们五中实际的办学之路。多年来,学校开设日语课程使高考升学队伍不断壮大,高考成绩锦上添花,声誉鹊起。2019年高考,日语考生78人,本科上线67人,平均分95.5,上线率85.9%,日语单科成绩最高达127分。2020年高考,日语考生共有68人,本科上线52人,高考日语单科平均分达101分。2021年高考,日语考生本科上线68人,高考日语单科平均分达98分,日语单科成绩最高达131分,120分以上6人。可以说,开设日语课是我校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里程碑。

同时,我们又尝试开设了西班牙语种,为英语短板的高中生开辟了一条新的高考通道。

我校“特色生”培育成效显著,近三年有30多名学生被中国美术学院、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录取。本科上线连续三年突破300人大关;体育类双上线率高达97.4%;艺术类双上线率高达93.1%;日语考生上线率高达85.5%。

“三特”教育促转型,春华秋实满庭芳。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努力,大田五中“三特”教育工作落地生根,育人管理的转型实践成效显著。特殊生有转化,特长生尽其才,特色生创佳绩。如今,五中校园秩序井然,形成了“勤奋、严谨、健康、向上”的良好校风,每个同学都能适合发展,快乐成长,奋发进取。育人工作永远在路上,学校将与时代同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快乐成才,为大田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春暖花开

┃来 源:大田五中

┃图文编辑:海西大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