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孩子太小没有隐私?闯入孩子的“小世界”,是亲子关系恶化的开始

原标题:孩子太小没有隐私?闯入孩子的“小世界”,是亲子关系恶化的开始

文/琳妹育儿说(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我爸妈进我的房间,从不敲门,一点都不尊重我!”

“我爸妈偷偷记了我QQ账号的密码,趁我不注意,登录过好几次!”

“我妈总喜欢趁我不在,乱翻我的抽屉!”

“我爸妈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就偷偷看我写的日记!”

这些来自孩子们对父母的种种控诉,在父母眼里可能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从孩子充满愤怒与无奈的语气里,其实是对父母不尊重自己隐私的表达。

“我只是怕他会在网络上乱交友,学坏了!我只是帮他把关而已!”

“小小年纪,能有什么秘密,有什么是需要瞒着父母的?”

“我们可是你的父母,你最亲近的人,查看你的抽屉怎么了?”

面对孩子们的控诉,父母也做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反驳。

或许不少父母都觉得,自己是出于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哪怕可能这些行为有点偏激,但也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错特错之事,况且,这么小的孩子,哪来的隐私可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正确的尊重孩子,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

孩子从几岁便开始有了隐私呢?

相信还是有不少的父母对于孩子多大开始有自己的隐私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的。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个备受争议的新闻,就是港星陈柏宇在公开的网络社交平台上,直接放了一段自己不到2岁的女儿洗澡的视频,视频中,他也没有为女儿打上马赛克,甚至是隐私部位。

这个视频刚放出来,便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留言,请他将视频删除,并对他指出这并不是一个对女儿有益之举。

然而陈柏宇觉得网友们反应过激,自己女儿还未满2岁,哪怕是洗澡的视频,也并没有表示出不尊重女儿的意思。

从陈柏宇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并不认为还不满2岁的女儿,已经存在隐私问题,自己也只是想记录女儿的成长为出发点而拍摄视频而已。

其实,孩子从很小开始,便有了隐私:

从心理学角度,其实1岁时,孩子便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并开始逐渐增强,慢慢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玩具,喜欢吃的零食偷偷藏起来,藏到自己认为属于自己的地方或者角落,这也是独立意识的体现。

孩子在3岁左右开始,自我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已经懂得将自我和别人区分开来。

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学会如何运用“我”来表达自己,也开始意识到,有些事情只有“我”知道,“我”以外的人是不知情的。

或者说某一个东西,只属于“我”,与他人无关。这便是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了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开始知道,如果别人侵犯到这个世界,自己将会不开心,感到生气。

4岁之后,孩子通过父母的教育,幼儿园的系统学习等,开始了解秘密的真正含义,也知道自己有些秘密是不能告诉别人的,甚至是父母。自己独立的内心世界开始完善,知道了属于自己的隐私。

这个时候,你再去问孩子一个问题,他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隐私的时候,他便会回答:“我不要告诉你这些。”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将越来越丰富起来,也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秘密。

父母会发现,自家孩子开始对自己有所隐瞒,比如自己的想法、交友情况等等,这是,操之过急的父母,可能会无意识的侵犯到孩子的隐私而不自知。

父母什么样的举动,已经是侵犯了孩子的隐私呢?

1、过多地探究孩子的内心

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这本是件好事。但是,不少父母过于关心孩子的方方面面。当孩子不想和父母讨论一些话题时,仍然刨根问底,孩子不说不罢休。只要孩子有不想继续的意思,立即指责孩子不愿与自己交心。

2、过于关心孩子的交友情况

可能是害怕孩子太小,还没有明辨是非好坏的能力。每次孩子刚开始结交新朋友,立刻跟孩子打探新朋友的情况,甚至去学校跟其他人打听。让孩子感觉不到交友自由,以及父母对自己交友隐私的不尊重。

3、随意进出孩子的房间,翻看孩子私有物品

很多父母在进入孩子房间时,都没有敲门的意识。孩子不在家的时候,甚至会随意进出并翻看孩子的抽屉、书包等等。连可能藏有孩子自己秘密的日记本都会毫无顾忌的翻阅,并且觉得自己这是关爱孩子的举动。

如果父母细心的话,会发现,自从孩子知道父母的这些举动后,不仅会对父母发脾气,甚至越来越提防着父母。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以前那个考上北大的高材生王猛写给父母的控诉书,一万五千字里,字字都充满了对父母不尊重自己,严格管控自己的控诉。

比如“我父母一直倾向把我关在家里,按照他们的喜好去做”、“我交的每个朋友,父母都要一一过目”等等。这种密不透风的严密管控,让他选择12年都不回家与父母过年过节。

所以,不尊重孩子,侵犯孩子的隐私是亲子关系恶化的开始。那么,父母应如何在关爱孩子的同时,又不侵犯到孩子的隐私呢?孩子不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

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该从何做起?

1、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不要把孩子只当做孩子看待,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适当的放手,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交友自由。

引导孩子学会自律,而不是通过控制约束孩子。尽量做到不放任,但也不苛求。

2、学会征求孩子的同意

进孩子房间前,应学会先敲门,而且是得到孩子的同意后,才会进去。这样的小事,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呢?在帮孩子整理房间时,事先问清楚哪里不方便打开,哪里不需要父母帮忙整理,这样的事前报备,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呢?

不以事小而不为,对孩子隐私的尊重,便是从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出来的。事前征求孩子的同意,哪怕是再小的事,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被父母尊重的,也能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

3、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做决定

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还小,不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力,所以基本不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事事都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受父母肯定,且有束缚感。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人观念和判断力,哪怕他们真的出错,父母也应该怀着理解的心态,毕竟这是必要的,不经历错误和挫折,和足够的实践,哪能有机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那谈何进步呢?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或许这些秘密有好有坏,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在决定去了解这些秘密时,应当先给予孩子这些秘密或者隐私的足够的尊重。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自己,孩子如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学会尊重别人呢?又如何能与父母交心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