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真正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你想的不一样

安慰记作者/店员小猴子

小店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很多人对反社会人格有些误会

比如反社会都是杀人犯

就像我们对很多心理障碍的错误解读一样

比如自闭症大多伴随着超乎常人的天赋

尽量客观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总是没错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真正的反社会人格,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1.什么是反社会人格?

当我们提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杀人狂魔和恐怖分子,他们对社会充满仇恨,不计一切后果想要摧毁别人。但事实是,这种人格障碍可能会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都会违法犯罪,有些甚至不会表现出暴力行为

他们善于伪装,可能会用花言巧语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极具魅力的人,可能分布在各行各业,甚至走到了金字塔尖。而他们的核心和相通点就是他们没有良知。

玛莎·斯托特认为,良知并不是一种行为或认知,良知处于感情领域,算是一种基于情感依附的义务感。这种依附体现在感情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爱,同情和温存。它和“爱”紧密相连

举个例子,同样是做公益,如果是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或者是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那么即使做出积极的贡献也不能说是被良知所驱使。如果我们在意的是贫穷的孩子们无法求学的痛苦,是老人在病痛中忍受的折磨,那么我们所做出的积极行为才是收到良知的驱使。

因为拥有良知,有些时候我们甚至会做出超出理性,牺牲自我的行为。从跳河救人的解放军,到坚韧不屈的民族英雄,认知和理性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举动。而良知能够做到,因为它的动力是我们最为强烈的情感。

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是没有良知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为自己行为而造成的后果产生责任感和愧疚感。他们无法爱人,也无法接收到别人对他的积极感情。并不是所有坏人都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事实上,罗伯特·黑尔和其他研究囚犯的研究人员发现,美国监狱中囚犯只有20%是反社会人格者,但这20%的人口犯下了50%以上的最严重罪行

一个地头恶霸可能有一个深爱的妻子,一个杀人犯可能在临死前会愧对自己父母。他们虽然作恶,但依然拥有良知,因为他们可以在某些关系中感受到情感的依附。

这些人的良知可能相对微弱,或是在某些时刻被金钱利益,性欲以及仇恨所蒙蔽,甚至可能有其他的心理缺陷,但他们并没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对任何人与物都没有感情依附。他们对建立起亲密关系丝毫不感兴趣,婚姻不过是为了从中获利,比如免费的房子和食物,可以炫耀的另一半,或是为了建造具有家庭责任感的美好形象。

即使他们有子女,也不可能对子女有真正的关爱,他们可能对子女冷漠,置之不理,但他们也可能会为了某种利益扮演一个好父母的角色。

2.反社会人格难以辨认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他们很擅长表演。长期的观察和模仿让他们可以模仿出关爱,同情和友善,他们甚至可以动情的流泪。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仅能够表演,还能够利用他们眼中其他人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他们决定利用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研究他,琢磨着说好话,装同类,博同情等等方法的哪一种能让他顺利上钩。他们认为其他人不能自如的利用别人是非常愚蠢的,自己的生存方式更加聪明和先进。

第二个难以辨认的原因是我们难以理解这种心理,难以想象这种人格的存在。因为我们有良知,所以我们不能理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群做出的事情,我们不能理解他们捉弄别人,在背后捅刀子的恶劣行为有时只是为了寻求刺激。

我们不能相信有一部分人会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依附,对伤害他人的行为没有任何愧疚和后悔。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些迹象,并用这种想法去揣测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愧疚和怀疑,认为其中有隐情或是自己想多了。并且当我们面对一个是社会角色价值高,或者某一领域的权威时,他们的光环无疑会对我们的眼光产生影响,我们就更难从心理上质疑他们的行为。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对刺激的需求多过常人,并时常感觉无聊。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意义和情绪都来自与我们的人际关系,例如爱,温暖,依恋,同情,愧疚等等。但在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眼中,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他们想要的就只有赢和控制别人。

人际关系不过是游戏的手段和筹码,所以他们接收不到这些人际关系中感情的刺激,他们真正能感受到的情感大概就只有生理身上的愉悦和痛苦,以及短期的失败与成功引起的“原始情感反应”。因此他们会感到空洞,渴望从别处得到更多的刺激,相关调查表明他们中酗酒和吸毒的比例也要高于常人。

控制他人的终极形式就是剥夺他人生命,但这在当今社会上会受到法律的惩处,要付出很大代价,所以并不是所有反社会人格都是变态杀人狂。

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一个经常在背后耍手段,说谎丝毫没有愧疚感的人,或是利用异性感情混吃混住的酒鬼和杀人狂魔有什么联系,但事实上,他们有可能就是同一种人。不同的背景,资源,环境和经历让他们选择用不同的方式生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对周围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3.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区别

玛莎·斯托特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半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缺少的不是良知,而是共情。他们本身会有强烈的情感,包括爱和悲伤,但他们无法真正了解他人感受并作出恰当反应。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不同的是,他们常常会感到痛苦,有些还会寻求心理帮助。

4.那么造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有。

一系列遗传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特征受基因影响,最多可达到50%。这种复杂的人格特征有许多基因共同决定,但目前还并不清楚这些基因是怎么行程大脑机能控制行为的。一个关于“人类是如何处理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研究结果表明,正常人更容易注意,记忆,辨识情感相关的字

例如比起“看”这个情绪不相干的字,正常人会更快的辨识出“爱”这个情感相关的字,并且辨识“爱”时会在大脑中产生更大的诱发电位—就像“爱”比“看”包含着更加丰富,重要,有意义的信息。

但在对反社会人格者的测试中就没有显示出这种差异。还有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在辨识情绪相关的字时会产生和常人解决智力题的相似生理反应——他们的大脑更多血液流入颞叶。这些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者的大脑皮层在处理情感刺激时与常人不同,但目前并没有追溯到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对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童年受虐和婴儿时期没有与抚养者建立起情感依附所造成的情感依附障碍。但研究证明,这两者可能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心理缺陷,但并不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环境影响因素。

玛莎·斯托特提到了另一个可能,那就是影响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环境因素更凸显在各种文化特征上,而不是特定的抚养方式。在东亚的一些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很低。

在中国台湾的农村和城市做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仅为0.03%~0.14%,这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4%。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是北美等地区的个人主义和控制主义的文化有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为了个人利益操控他人而不觉罪恶的行为。东亚文化中多有万物相互依存以及集体主义的观念,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依附正是良知的基础。

5.我们怎样才能辩认出身边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呢?

玛莎·斯托特认为,能判断出反社会人格者最突出的特征是装可怜。因为他们懂得有良知人的“弱点“,比如善良的人们有时候会因为同情和怜悯放过一个可怜的坏蛋。当我们心生怜悯的时候往往毫无防备,所以如果他们想进行这个游戏,就要不断的装可怜。

书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家暴者屡屡对另一半实施家暴,但事后每次都恳请另一半真心原谅自己,一定不要告诉别人。他说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甚至抱头痛哭。很多时候,这个故事里的另一半都会心生怜悯,觉得他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或是从前受了委屈,那么家暴者就达到了自己维护利益并继续游戏的目的。

所以当你遇到行为极度恶劣并且不断装可怜博取同情的人,哪怕他并没有做出暴力行为,也千万要躲得远远的。从这里我们应该也就了解,没有快速判断的方法,只能日久见人心,毕竟这类人擅长表演。好消息是,有良知的人占了大多数,特别是在我们所处的东亚社会中。

所以不必因为那极少数的反社会人格者时刻提心吊胆,但也要保持警惕把他们排除在自己的亲密圈子之外,不要成为他们的棋子。

有些人可能会羡慕这些反社会人格者,因为他们无所牵绊,可以不择手段的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不被自己的良知所谴责。但他们的得意往往都是暂时的,事实证明他们都不太可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他们无止尽的追求“赢“和控制,也许是一次失误锒铛入狱,或者掉进了酒精和毒品的陷阱,又或者被他侵略过的人们觉醒后的报复,总有一个节点会让他们受到惩罚,结束荒唐的生存状态。

事实上,生活在这样一个只追求“赢”和控制他人的黑白世界里,在我们眼中本身就是一种惩罚,即使他们仍然对此保持着优越感。因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往往都与爱相关,都建立在我们对别的人或物的情感依附之上。在取得成就时,比起在一群冷冰冰的观众面前炫耀,我们更希望与所爱之人分享;在追求价值时,比起不择手段拿到想要的东西或位置,我们更希望能给所爱之人带来幸福,为社会做些贡献。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我们仍然会坚定不移的选择拥有良知,因为我们希望能感受到每一个笑脸和拥抱背后的意义。

安慰记心理小店,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咨询树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