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甘做企业服务“贴心人” 争当助企纾困“先锋队”

原标题:甘做企业服务“贴心人” 争当助企纾困“先锋队”

——四川农信德阳农商银行“助企纾困、服务经济稳增长”工作纪实

“感谢德阳农商银行为我们提供了300万元的融资支持,解决了我们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德阳某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先生如是说。

该公司是以数控为主营业务的“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轻资产型新型企业。德阳农商银行依托商标权办理“商标权质押贷”300万元,有效满足了企业在研发转发等环节的流动资金需求。

政策宣讲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德阳农商银行标本兼治,快速行动抓落实,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加大产品创新和资源投入,用四川农信“三大主力军银行”(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的力度,践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态度,取得了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截至2022年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82亿元、市场占比13.07%,各项贷款余额达118亿元、市场占比12.12%,不良贷款率1.13%。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实效,为该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金融支持稳经济增长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会议现场

优化组织建设,充实普惠金融服务的力量。一是持续优化组织建设。在2021年实施“三定”(定岗、定编、定员)完成内部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2022年根据省联社《关于优化组织体系的指导意见》推进该行前台网点扁平化,前台支行由3大支行扩展到17个支行,释放25名柜员从事客户经理营销服务工作。二是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强支部”的工作导向,以有利于深化“党建+金融”机制推进“红色信贷”为目标,整合全行前中后台人力资源,建立起与前台17个支行一一对应的基层党组织,把支部建在了网点上,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实施人才双挂。按照市委组织部“双基共建”“千人千村计划”等要求,推荐内部干部员工就地挂职辖区各乡镇(街道)乡镇党委副书记或镇长助理、行政村(社区)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实现了辖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金融队伍的全覆盖。通过辖区乡镇(街道)聘任辖内行政村(社区)书记、副书记400余人担任该行金融联络员。

指导服务

完善普惠产品,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前期创新推出“银政担”“蜀青振兴贷”“助村贷”“共建e 贷”“蜀信e智能小额农贷”“脱贫人口小额农贷”“惠商贷”等乡村振兴系列产品,“成果贷”“科创贷”“消费贷”“精英贷”“安居贷”“商标质押贷”等人才贷系列产品。近期该行领导班子带领条线部门相关人员深入调研,摸清当前形势下企业的融资的新需求和新要求,结合当前支农支小、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服保贷财政贴息以及风险补偿金机制等“助企纾困”政策,完善推出村集体经济组织贷、种养贷、农业园区贷、农产品流通贷、家庭农场直通贷、乡村旅游贷、兴农快贷、创业担保贷款等12项“乡村振兴贷”系列产品,进一步降低融资准入门槛和融资成本,确保《关于落实“四川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金融支持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德阳农商银行落地落实,服务旌城大地广大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

推进“扩面强基”,加大普惠金融服务的力度。一是完善普惠考核机制。制定《“扩面强基 深耕三农 精耕城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提高“扩面强基”工作在季度业务经营目标考核方案中的考核权重分值,分解落实普惠信贷投放任务,开展常态化督导,压实工作责任,增强普惠金融推进的责任感、紧迫感和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大力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宣传。发挥该行点多面广的优势和“线上+线下”“内部+外部”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渠道优势,借助5月金融知识普及月集中宣传活动等,深入一线大力开展“惠企利民纾困,四川金融在行动”宣传活动,确保当前系列助企纾困、稳经济政策人人知晓。三是扎实推进市场走访营销。扎实开展“整村评级授信”“走千访万”营销活动,确保纾困政策和产品服务落地落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5月末,共走访商户6.5万户。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3户、发放金额1210万元;累计向共建村农户授信63588户、29.63亿元、农户授信覆盖面达77.30%,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0900户、12.03亿元;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26户、252.42万元、余额160.42万元;累计发放“红色信贷”82笔、4900万元;累计发放“蜀青振兴贷”78笔、2800万元;累计发放“惠商贷”864笔、8.39亿元。截至2022年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43.33亿元,其中普惠涉农余额14.25亿元,增速14.9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76亿元,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8.44亿元,增速12.73%,高于贷款增速1.39个百分点。

落地让利政策,传递普惠金融服务的温度。瞄准小微、个体工商户等客群金融服务成本高企的痛点,优化信贷等资源配置,落实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一是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截至2022年5月末,投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5646笔、3.43亿元,较年初加权平均利率下降37个基点,整体让利约1200万元。2022年1月推出支农支小惠商贷,利率低至1年期LPR,发放惠商贷8.39亿元。通过调整还款方式、延长授信期限、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截至2022年5月末,办理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贷款112笔、2.24亿元,延期金额占期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到期金额的65.39%,实现了“应延尽延”的目标。二是减免支付结算费,降低客户日常服务成本。2021年9月以来,减免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账户管理费、非柜面渠道转账费、10万以下额度柜面转账费、支票工本费等金融服务费用共计近300万元。

做实基础金融,畅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末梢”。按照营业网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电子银行互为犄角的格局,依托网点服务的阵地作用,发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支点作用,强化电子银行服务的便利作用,已基本实现“电子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金融服务目标。一是发挥账户广覆盖优势,满足日常支付结算需求。陆续开立惠农惠民财政资金补贴代发账户和区级代管资金账户30余个,延伸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补贴资金发放及社保业务代收等工作。截至2021年5月末,本行累计开立社保一卡通28万余张,承担了辖区所有乡镇的社保卡发放工作。二是响应“简政放权”,延伸政务服务至银行窗口。在网点开通个体工商户工商注册登记代办、不动产抵押登记查询、社保卡制卡、征信查询等便民金融服务。三是升级改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畅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红色信贷”确定的在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达到100%的工作目标,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升级改造。已与旌阳区行政审批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辖区69个行政村全面完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协议》签订,升级改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5个,在孝泉、黄许、德新、天元、新中、双东、东湖等行政村新建了7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目前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达119个。四是推广电子银行,打造快捷的日常金融服务。依托蜀信e平台,大力推广蜀信e手机银行、蜀信e惠支付以及蜀信e智能小额农贷、蜀信e贷等线上贷款。截至2022年5月末,蜀信e手机银行用户年度增加1.1万户,蜀信e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数达3.4万户,蜀信e惠支付活跃商户数达1.28万户。

( 王尚武 四川经济网记者 钟正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