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袁焕仙先生门下的三大元、五仙人

提 示
南師如是說 即可关注

【按】 李自申(1921—2007),生于四川盐亭,与南怀瑾、杨光岱等一起师从袁焕仙先生,晚年编著出版《维摩精舍丛书研读录》《维摩精舍丛书集萃》等。 以下摘自李自申为杨光岱著作《心病》所作之序言。

人尝笑语曰:“ 维摩精舍门下,有三大元、五仙人。三大元者:灌县灵崖七会,出首名状元南怀瑾,二名榜眼郭正平,三名探花杨光岱。五仙人者:峨眉大坪七会,得通禅、通宽、通远、通超、通永五闍黎也。”虽为趣笑之谈,而今则有现实义在。所谓“三大元”者,一在港台,一住西欧,一居蓉城,随缘而行其道。如是如是而已。

【白话参考】有人曾半开玩笑地说:“袁焕仙先生的‘维摩精舍’门下,有三大元、五仙人。所谓三大元:在都江堰灵岩山的禅七法会上,出现了三位开悟者,头名状元南怀瑾,第二名榜眼郭正平,第三名探花杨光岱。所谓五仙人:在峨眉山大坪寺禅七法会上,出现了五位开悟者,即通禅(即南怀瑾先生)、通宽、通远、通超、通永五位出家僧人。”这虽然算是笑谈,现在却还有现实的意义。这“三大元”,一个住港台,一个住西欧,一个住成都,都在随缘度众、弘扬禅法。事情就是这样的。

先师焕翁,抚掖后学,如日月之丽中天,明无不周,普无不照。教诲门人,敲唱双举,若培禾稼,若习嘉兰。

【白话参考】我的老师袁焕仙先生,爱护扶持后辈学生,像日月照耀,光明无所不到。教诲学生,理事并重,就像培植庄稼、养护兰花。

如《维摩精舍丛书一函》,酬语《示光岱书》云: “生丁年闻至道,把得定、行得胜,及门诸子莫不下之。乃偕通宽掩关中江,成人成己,以视乎朝闻艺而夕津津者,泥涂云汉也。厚自勖!厚自勖!”

【白话参考】比如袁焕仙先生著作《维摩精舍丛书一函》中的《酬语》收录了《给杨光岱的信》,信中写到:“你年纪轻轻就得闻大道,而又能把握得住、实行得好,我的其他弟子,都不及你。你带领通宽在中江闭关,这是成全别人也是成全自己,与那些早上听到道理晚上就咋咋呼呼的人相比,真有天渊之别。好好自励!好好自励!”

“虽然,关外一句即不问,如何是关内一句?试道看。若道得,即此离此,何一而非道场?若道不得,离此即此,罄万悉成过患;况杨生以居士身,别父母、抛妻子、弃人寰、入深山,甘淡泊而如头陀者耶?是又陈仲子之俦矣。可乎?可乎?速道!速道!

【白话参考】“尽管如此,闭关以外的事暂且不问,只问你闭关有何心得?你试着说说看。如果说对了,而且对了却又不执著,那么以后何处不是修行的道场?如果说的不对,而且不对却看似有理,那么以后所作所为都会成为过错;何况杨同学以居士身份,离开父母,抛弃妻儿、舍下人间、遁入深山,甘心做苦行僧的人呢?要变成古代陈仲子一类的隐士了。你这样做对吗?对吗?快回答!快回答!”

先师行教,每令光岱随行首座。一九四五年,于盐亭行七。会中, 先师拈云:“上有天罗,下有地网。前临大江,后迫追兵。左是铜墙,右是铁壁。如何得生?!若以孙猴子七十二变,拿空飞去,是邪魔外道,非佛法。若以缘尽境绝,一死了事,佛法无灵,学它何益!汝等诸人,作么生会?速道!速道!”

【白话参考】袁焕仙老师传授禅法,常让杨光岱参与辅助。一九四五年,在四川盐亭举行禅七。法会中,袁焕仙老师提问说:“上有天罗,下有地网。前临大江,后有追兵。左是铜墙,右是铁壁。如何能够逃出生天?!如果用孙悟空七十二变,腾空飞去,那是邪魔外道,不是佛法。如果缘尽境绝,一死了事,那么佛法如此不灵,学佛何益!你们诸位,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快回答!快回答!”

时与会者,数百十人,余亦于此会中,都呆若木鸡,无一语者。先师指名两位老宿,答话都不恰师怀。 先师指光岱,问曰:“你作么生会?”光岱师兄恭敬合十,礼而答曰:“先生请吃茶!”先生笑颜曰:“不愧为吾之弟子!”时会众愕然。

【白话参考】当时与会者,好几百人,我也在法会中,都呆若木鸡,没一个说话的。袁焕仙老师点名让两位老学生回答,所答都不能让老师满意。袁老师指着杨光岱问:“你怎么理解的?”杨光岱师兄恭敬合十,礼貌地回答:“先生请吃茶!”袁老师笑着说:“不愧是我的弟子!”当时与会众人一片愕然。

袁焕仙先生简介

袁焕仙先生(18871966),四川省盐亭县人,南怀瑾先生之师。先后在成都、南京成立“维摩精舍”,讲学传法,一方度化,四众共仰,门下弟子众多,南怀瑾先生为其中翘楚。袁焕仙先生著述由南怀瑾、徐剑秋等编撰、缮稿,整理为《维摩精舍丛书》;近年出版有《袁焕仙著述集》。

关于通宽法师

关于通永法师

本微信号专事摘录 南怀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

微信号:nanshirushishuo

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