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沈阳早参(2022年7月5日)

原标题:沈阳早参(2022年7月5日)

从天气预报来看,本周降雨还是很密集。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阵雨或雷阵雨又来了,而且可能一周都撵不走了。本周气温没有明显的下降,中午可能略显闷热,早晚还是比较凉爽舒适的。本轮降水的特点是面弱、点强、突发性、分散性。

本地新闻

辽宁省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助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金额同比增36%

7月1日,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力促我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今年以来,省财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已筹措下达保费补贴资金19亿元。经测算,大幅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后,预计我省今年为投保农民提供风险保障近千亿元,同比增长36%。

辽宁七市一区联手打造 “沈阳都市旅游圈”

为落实全省“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主动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新常态,沈阳市联合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七市一区共同开展城市间营销互动,商企对接交流合作,文旅资源产品营销,打造提升“沈阳都市旅游圈”品牌,助力文旅市场复苏与振兴,促进沈阳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

今年底我省将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

日前,省交投集团启动辽宁全域绿色高速智慧能源项目,计划在今年年末,完成辽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届时,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达400余座。

辽宁下发通知防范玉米等农作物渍涝灾害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因灾损失

6月份以来,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多轮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玉米等农作物发生渍涝、风雹灾害,受阴雨寡照叠加影响,受灾作物长势变弱、植株生长发育有所延迟。目前,正值粮食等农作物生产的重要阶段,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明确要通过及时排水,适时中耕散墒,加强管理等,最大程度降低低温、寡照、渍涝影响,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辽宁23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 17家暂停服务

为进一步强化核酸检测质量监管,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医疗救治组部署,2022年5月至6月,我省组织对全省核酸检测机构开展排查整顿,23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有17家核酸检测机构暂停服务。

沈阳市启动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 今年招募30人

根据日前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22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沈阳市启动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今年招募30人。

一、沈阳市“三支一扶”计划人员服务年限

沈阳市“三支一扶”计划人员在基层岗位服务期限为2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方可获得相应证书。

二、主要从事工作

服务期间主要从事乡镇、村的农技、卫生、乡村振兴、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三、“三支一扶”计划人员可享受的优惠

“三支一扶”计划人员除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外,服务期满后根据自身条件还可以分别享受公务员招考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报考研究生初试成绩加分、符合条件人员可申请免试就读本省的成人高校专升本等待遇。

沈阳警方侦破一起养老诈骗案 涉案金额411万

近日,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经过缜密侦查破获一起养老诈骗案件。16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捕归案,涉案金额达411万元。

犯罪嫌疑人通过随机拨打电话的方式寻找作案目标,以帮助拍卖粮票、旧版钱币、文玩、古董、字画等为诱饵将作案目标诱骗到公司,并声称缴纳的“保证金”越高,则越有机会进入高级别的拍卖会,将藏品拍出高价获益。

民警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了解到,被骗群众均为老年人,被骗的钱款大部分为养老金和退休金。

沈阳推出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为大力推动实施《“数字沈阳”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打造东北数字经济第一城,沈阳推出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政策:一、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二、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三、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四、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五、支持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开放;六、营造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本政策与现行其他各类政策按照“就高不兼得”原则,同一事项就高享受1项补助政策,不得同时享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及其他促进产业发展的同类补助政策。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按照1:1分别承担。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开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劝导行动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遏制露天烧烤、占道经营,市城管执法局于7月2日晚,组织出动城管执法系统执法队员897人,执法车辆196台,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集中宣传劝导行动。

截至目前,市城管执法局已经有针对性地梳理出全市露天烧烤、占道经营易发、多发点位405处,此次集中宣传劝导工作,也是为下一阶段在全市范围内,围绕405处点位,全面开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集中执法整治工作进行的一次预热。

本栏目为沈阳帮联合沈阳市旅游委员会联办,文章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关东味蕾2-4

“墒水馅”烧麦,左宝贵偏爱的“清真”口味

绪二十三年(1897),甲午战争朝鲜平壤之役过后的第三年。是岁秋,阴历九月十五。平壤,夜,暴雨如注。

送水老汉林善华披着蓑衣,拉着水车,沿大道向城北七星门走着。雨水冰冷,顺着蓑衣流成了溜,老汉步履维艰。刚进城门,忽闻远处有马嘶,老汉抬头但见一位将军骑乘白马,披甲持刃,疾驰而来。被秋雨冻得直打寒战的林老汉慌忙想躲,奈何双足好像生了根似的动弹不得。

白马如电,将军弘毅,转眼间已从身边飞驰而过。在穿过七星门的刹那,将军回首一顾,老汉顿时惊恐,“莫不是甲午守城左将军?他,显圣了!”

这是在朝鲜民间广为流传的一段传奇。左将军就是我们都熟悉的英雄左宝贵,甲午之战死守平壤,为国捐躯。那么,左宝贵与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马家烧麦有何关联呢?且听下文慢慢道来。

左宝贵是回族,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光绪年间官至提督,领兵驻守奉天近二十载。今天的沈阳城郊仍可见到其留下的军事工程遗迹。

军人四海为家,却也少不了那份乡愁。一日,左宝贵微服巡访四平街(即现在的中街),沿街的西北角有一户商贩,推着“吱嘎吱嘎”的独轮车穿梭于市井,伴着蒸笼上袅袅的热气儿,现包现卖烧麦。未见其形先闻其香,左宝贵随即招唤小贩买了一屉,烧麦入口,左宝贵心中暗自叫好!与小贩攀谈得知,其人姓马,亦是回族。后来,左宝贵又到其店中多次品尝,赞不绝口,提笔写下“马家烧麦”牌匾。此后没多久,四平街上不见了推独轮车卖烧麦的马老汉,一家崭新的门面阔气的回族烧麦饭馆随即开张了,马老汉彻底成了马老板,“马家烧麦”也成了奉天城中有名气的小吃。

“马家烧麦”在沈阳的历史,其实比“左宝贵题匾”更久远。早在清嘉庆元年,马家先人就在当时的盛京城里卖烧麦,制作手艺世代相传。到了清道光八年,马春之子马广元子承父业,遂在小西城门外的拦马墙盖了两间20多平米见方的板房,沈阳第一家马家烧麦馆正式开张。

经过漫长的光阴历练,1961年马家烧麦辗转落户于小北门里,这就是现在的马家烧麦馆。如今,马家烧麦已经传到第五代,由马继廷担任技术指导,马继廷的大弟子田雨森任大师傅。经200多年的传承,马家烧麦手工精制的技艺依旧不变,食材只选牛仔盖、三叉和上脑,剔除筋头巴脑,剁碎成泥。蒸熟后,其馅不似普通肉馅聚作一团,而是松散多汁,极富弹性,这便是“墒水馅”的特色。墒水馅的制作采用直径1.3米、高700厘米的大泥缸,馅料放置其中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调和,全靠手臂顺时针搅拌。搅拌力度的大小和时间长短,决定了墒水馅料的味道。在搅拌过程中,还要不时兑入调汤饱和,使其浓淡相宜,紧实有弹性,当然这其中的“火候儿”和“秘诀”是马家传人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经验,代代相传。

马家烧麦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好似含苞欲放,形美味鲜。这皮囊的制作要选用上好的面粉,经三道工序互相配合,“烫面、凉面、揉面”缺一不可。开水烫制面粉为劲道爽滑的口感作功底;15分钟的凉制,不得有一点偏差;揉面的手法与力道决定了面皮的口感,先揉成团,再从两边往中间折压,最后一起在中间揉和,其中用大米面作为补面,保证面料的紧实弹性,这些都是保证皮囊口感的独到秘诀。

擀面皮的手法也有讲究,必须用特制的专用走锤将和好的面粉擀成荷叶状的薄皮,这种薄面皮因形似菊花,被称之为菊花皮。将精致牛肉馅料置入菊花皮中,不添加任何佐料,轻轻颠捏成石榴状,待水沸腾了之后上笼蒸约8分钟,即可出笼食用。

热气腾腾出锅的烧麦,如麦梢上绽放的白花,香味扑鼻,蘸上佐料,放入口中,醇香四溢。如再配上一碗热羊汤,鲜香滋润,暖胃暖心。

编辑 夏爽

责编 夏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