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巧借东风行大船——“上海+大理”东西部协作结硕果系列报道之一

原标题:巧借东风行大船——“上海+大理”东西部协作结硕果系列报道之一

大理和上海,

相隔两千多公里,

借助东西部协作的东风,

已牵手七载。

志合者,

不以山海为远。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两地党委、政府始终把东西部协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中央要求、大理所需、上海所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工作主线,聚焦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等方面,在紧密协作中,山海同心、情义和鸣,合力战贫困、战疫情、战灾害,奏响了“山海和谐曲”。

真金白银源源不断

在南涧县龙凤村,有一座“沪滇桥”,这座桥,像一座连心桥,见证着上海市浦东新区投入资金帮扶龙凤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浓浓情义。弥沙乡弥新村是剑川县25个传统村落之一,沪滇对口帮扶投资的旅游扶贫项目在该村的弥井自然村启动,将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深度结合,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漾濞县“5·21”6.4级地震发生后,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界心系灾区,身在漾濞县的浦东新区援滇干部迅速行动,积极参与到漾濞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上海市委、市政府积极捐款捐物,紧急筹措救灾物资空运驰援漾濞县,其中上海华虹置业有限公司捐款50万元;上海微楷物流有限公司捐助25万元,社会各界共计捐款106.8万元。上海市浦东新区对漾濞县灾区的帮扶给漾濞县提供了巨大帮助,让“沪滇一家亲”的情谊更加深厚。

在大理,东西部协作的成果遍地开花,数不胜数,一座座桥、一个个民生项目,一个个贫困村的华丽转身,无不体现出上海对大理真金白银的持续注入,从2019年以来,570个项目(含306个计划外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今年计划内60个项目已经全部开始建设。

特色农产品“出阁远嫁”

杨兴会和王笑颖两位企业家在鹤庆县创立了“红唐世家”品牌,在龙开口镇成立了鹤庆县滇蔗专业合作社,甘蔗种植面积1000余亩,在浦东新区援滇干部的推动下,“红唐世家”落户上海惠南镇,成为鹤庆县第一家从大山走向大都市的企业。

和“红唐世家”一样,我州“藏在深闺”的特色农产品纷纷“出阁”,在上海找到“有情郎”。在东西部协作东风劲吹之下,许多上海企业看上了深藏大理大山里的特色资源,双方共同吹响了互惠共赢的发展号角。我州利用上海大市场,通过持续推动消费帮扶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持续推介大理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

在大理州和浦东新区共同推动下,2020年底,“印象·大理”浦东新区体验中心开馆运营,主要展示旅游文化、“非遗”、农特产品和沪滇协作成果。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

援滇干部踏石有痕

来大理挂职的援滇干部初到大理时,顾不上高原反应和身体的调适,纷纷走村入户,他们用“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决心,使东西部协作大理小组的项目推进进度和资金拨付率等工作持续名列前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三年来,大理小组全体援滇干部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围坐火塘山村夜话、田间地头脚踩泥土、项目监督挥汗如雨,一桩一件,苍海为证,日月可鉴。大理小组工作历年均被评为“好”等次,先后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沪滇扶贫协作劳动竞赛活动先进集体”“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有26名援滇干部获得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工作者、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记者 杨艳玲 文/图

(部分图片由州乡村振兴局提供)

编辑:杨若兰

审核:关友芳

终审:黑毅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