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市域治理】罗平:民族团结建和谐 社会治理促稳定

(来源:曲靖政法)

原标题:【市域治理】罗平:民族团结建和谐 社会治理促稳定

近年来,罗平县委政法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着力于政法工作实际,扎实推进以“民族团结建和谐、社会治理促稳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村民自治为基础、社会力量协同的治理体系,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实现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逐步提升。

建强阵地、打牢根基,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围绕民族团结创建“谁来推”,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全县政法工作大格局,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成立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集中学习、跟踪督办、约谈问责等机制,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位统筹推进,高效推动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民族团结工作运行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推动网格治理全覆盖。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党建为统领,推进社会治理网格与党建网格“双网合一”,发挥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坚持支部建在网格,任务落到网格、民心聚到网格。完成13个乡镇(街道)154个村(社区)网格划分并建成网格管理队伍,设立767个村(居)民小组网格党支部。推动村干部与网格“一长两员”队伍交叉任职、双向打通,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担任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统一由其他村两委成员担任,未担任网格长的村两委成员全部入格服务,担任兼职网格员。全县村(社区)832名两委班子已全部入格到岗领责,形成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为主体的网格工作队伍,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深化民族法治宣传。将“八五”普法与民族团结创建宣传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行为习惯。组织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学习和民族理论政策知识测试,丰富完善了作为政法干部在民族宗教方面应具备的知识,不断提高了驾驭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把民族法治宣传与广泛开展4.15国家安全、反邪反诈、6.26禁毒日等宣传活动相结合。利用“罗平警方”等政法微信媒介,累计发布普法信息1万余条;在中小学校以“拒绝校园欺凌”等主题开展常态化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4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举办法治讲座和培训会100余场次,各族群众接受宣传教育达到2.2万余人次,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使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

整合资源、凝聚民心,构建民族团结的社会治理保障体系

围绕民族团结创建“靠什么”,不断夯实网格化社会治理基础,切实保障各族群众利益,把民族工作做成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多措并举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完善和建立民情联系服务制度,通过驻村队员或网格员及时采集社会管理各项基础信息,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矛盾纠纷从源头上有人抓、有人管。实现涉民族矛盾能够早排查,苗头能够早发现、问题能够早解决。将各村交通协管员、治保员任用为“村级辅警”,实现“一村(社区)一警(辅警)”100%覆盖;全县组建由民警、辅警及群防群治力量组成的巡防队伍299个1200余人,达到常住人口 1.8‰;实现了对重点人员、特殊人群、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有力地确保了辖区的安全稳定,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近年来,全县未发生涉民族暴恐案事件和公开聚集滋事、大规模反宣等活动。

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措施,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县乡村三级党群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心并实体化运行,统筹基层政法力量,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的力度,推进法律援助进村、法律顾问进村,推动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依托网格,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学校等建设,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积极提供劳动就业、法律维权、宗教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大力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民族氛围。目前,全县已完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累计提供涉民族法律援助187件,法律援助100%受理。在县乡村建立人民调解调委会154个,形成县乡村组四级联动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融合”的大调解格局逐步形成,有力地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利。

群策群力、共享共治,打造民族团结社会治理实践样本

围绕民族团结创建“如何创”,发挥各类组织和各族群众的作用,营造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在乡村振兴、基层维稳、文明创建等工作中,积极搭建各族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平台,充分发挥各族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一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样本。

旧屋基彝族乡探索推行以“条约式治村、标杆式带人、积分式鼓励、重赏式育人、鱼水式聚人”为主要内容的“五式治村”工作法,形成了“彝心一意跟党走,团结奋进奔小康”的良好势头。

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以“布依风情”特色小镇为抓手,构建滇黔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长底布依族乡坡脚村按照“党建引领发展,发展惠及民族,民族团结进步”的思路,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同时,在乡、村(社区)分别成立乡贤工作站、乡贤工作室,通过规范运行,在引领乡风文明、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和乡村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大水井乡棠梨凹村立足当地经济基础、群众文化素质和传统民俗等实际,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和苗族文化特色,围绕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环境卫生等8个方面,制定完善村规民约33条,将村规民约作为“五治”融合的一项重要手段,使棠梨凹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多产融合、社会治理的典型示范。九龙街道关塘居委会小洲子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了口头上的村规民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村民共同修改完善,时至今日已成为规范和引导村民行为,改善村容村貌,树立良好民风、村风的重要手段,小洲子村成为全县美丽家园建设的示范点。

在中心城区,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构建数字城管指挥平台,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一体、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腊山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等工作机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板桥派出所通过“党建引领、一套矛调法、六张防控网、六项硬举措”的“党建引领+166”工作模式,有效减少农村地区发案,加强了各类治安问题的先期处置工作。腊山派出所、板桥派出所先后被市公安局表彰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先进单位。

此外,我县还依托“一部手机办事通”等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平台,为各族群众加快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网络办事渠道,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智能化“小程序”解决社会治理的“大事情”,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理效率,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抓手。

全市安保维稳工作交流会暨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双周”调度会议召开

曲靖市召开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第十三次工作调度会

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曲靖政法融媒体中心出品

2022 第799期

审 核:尹 瀚

编 辑: 唐世清、孙 倩、周 琼、熊春荣

来 源:罗平县委政法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