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职业陪诊”亟待行业规范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以“跑腿”为主要业务的职业陪诊服务悄然兴起。职业陪诊行业在患者、家庭、医院、社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主体权责边界不明、市场不规范和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7月9日《光明日报》)

现实中,人们常常会见到“一人看病、家属陪同”的情形,这既缘于亲情关心,更多半为跑腿服务、排忧纾困和心理抚慰。而空巢老人、独居人士和异地就医等“一个人看病”时,那份孤独与无助同样不难想象。“职业陪诊”的悄然兴起,显然有其应运而生的市场合理和生活刚需的巨大空间,且行且完善的行业规范更是势在必行。

“职业陪诊”,从字面不难理解其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就诊的职责所在,而提供诊疗向导、代替排队、领取药品、陪伴交流及交通就餐等相关服务,就是其业务流程。这看似“跑腿”听喝的小生意,实则却关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关键性权益,马虎不得。

细观近年来“职业陪诊”的发展轨迹,其对患者、家庭、医院及社会等多层面的正向效应值得肯定。比如,满足患者提高问诊效率、简化手续、缓解孤独等需求;协调家庭成员的时间,纾解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行动不便且时常赴医的孕妇、需手术而无人陪伴的独居者及父母脱不开身照顾的孩子等特殊情况的就医困难;架起医院和患者的沟通桥梁,既可让患者省力省心,也能间接提高医生的问诊高效率和看病精准度;在医患间发挥粘合剂作用,消除误解、融洽关系、防止就医骗局、营造和谐氛围。

正如许多新生事物在兴起之初的不完善,职业陪诊也不乏行业乱象与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三方面,一是准入门槛低。职业陪诊人员既有公司招聘渠道,也有平台注册即可,来源多元、素质参差;既缺乏系统性培训,也无专业性指导,且大部分为兼职陪诊,未必能真正提供就医便利,甚至可能加重患者负担。

二是权责边界不明。我国法律尚无针对职业陪诊的专门规定,实践中亦未形成成熟的行业惯例,在当事双方未签订合同或仅有格式合同的情况下,患者、职业陪诊员和医院之间的权利义务划分难以清晰。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生权益受损,难以区别事故责任,导致维权困难。此外,患者在享受陪诊服务时还面临信息泄漏风险。

三是市场缺失规范。当下经营陪诊业务的机构多元,相似服务内容却价格相差巨大,低的50元,高的竟达600元,且诊疗的“难易程度”与服务的时间长短也难以量化和界定。这些仅靠双方协商显然不够,亟需相应合理标准、管理细则和行业规范。

规范“职业陪诊”,确保良性发展,就当构建相关的企业认证与资质管理机制,明确监管主体,着重从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收费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方面建章立制。同时,还要推动、引领和督促行业自治建设,加强管理创新,维护市场良性竞争秩序。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行业生态环境,倒逼行业平台狠抓服务质量。

(原题为《“职业陪诊”亟待行业规范》 作者 张玉胜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编辑:陈若松

统筹:王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