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九土玄黄色——龙泉或是南宋官窑米黄釉之谜?

所谓米黄釉瓷是指其釉色尤如炒熟之米色。在古代南北方瓷窑生产的青瓷系统中经常出现这类因欠烧而形成的釉色,其中以南宋官窑和龙泉窑的米黄釉最具特色。

图为南宋官窑直颈瓶,亦称"酒精瓶"。[美国休斯敦博物馆藏]此瓶造型古朴雅致,薄胎厚釉,釉呈米黄色,色泽纯净、滋润,釉下开不规则的类似鱼鳞状的片纹。

米黄釉属青瓷类,与绝大多数青瓷一样原本是青釉。出现色如米黄的原因是:在上满釉装匣入窑时,由于码放窑位的关系以及所处位置与窑内气氛的不同而导致的。青瓷的烧造温度通常是在1200一1250度的状态下,在氧化焰的气氛中烧成,若将装青瓷的匣钵放置靠后,将影响过火面及温度偏低,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青瓷就会产生欠烧或生烧现象,青釉也会随之变成米黄色。从大量的窑址标本中可以看出,外表米黄色的瓷胎大部分都色泽偏灰偏黄,特别是南宋官窑,因它的胎为当地的一种紫金土,胎色铁黑,故而在烧成后有"铁胎"之说。然而其欠烧产品的胎色,烧成后的色泽却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土黄色,显然这是因为温度不足而导致的结果。

窑温与烧成气氛是决定瓷器品质的关键,在烧青瓷时,尤其是南方的窑炉结构与北方窑炉存在根本区别,龙窑过长采用自然抽风而要确保窑内瓷器能够均匀过火,这对掌控温度提出了更髙的技术要求。在南方多数窑场所产青瓷中,有相当部分青瓷产品就是因窑温问题,先后存在诸如窑变、欠烧乃至生烧的情况,表面看瓷器已基本烧成,但断面证明它是一种不成熟的产品。

南宋官窑米黄釉瓷实为烧造青瓷过程中的败笔之作,它之所以能进入市场流通,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南宋官窑生产的产量是十分有限的,对于欠烧的米黄釉很难入选进宫;二是依照古训,"宫中拣退,方可出售"亦为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米黄釉瓷在宋人审美观念中与尚青的习俗有抵触,为了回收制作成本不得已而为之。总之,南宋官窑的米黄釉瓷虽然有其欠缺之处,但仍失为优秀的作品,以今人审美观来重新欣赏它,皇家的气势依旧是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枫冷吴江,秋水登碧。其口念念,其耳滋滋,谓有鱼焉,呼之谷出。”不愧是文学大家,明代张岱所作《龙泉窑鱼耳炉铭》,仅用秋水登碧四字,就道出了龙泉青瓷的釉色之美。

宋时,在龙窑前提下,龙泉窑可谓一窑千面,粉青、梅子青、黄釉、灰青….,其中有一种,堪称“谜一般的釉色”,那就是——黄釉。

先来看某著名拍卖会上的一件拍品:

(2015年伦敦苏富比春拍0032号拍品)

这个被称之为南官的米黄釉直径瓶,在国内青瓷收藏界引起很大争议,许多鉴定收藏家认为,这是一件南宋龙泉窑的产品。问题是南宋龙泉窑有没有专门生产黄釉产品呢?

先不急于找结论,把事实梳理一下:

1、从北宋到明代,黄釉就非常普遍,龙泉窑流通器物中,黄釉占有一定比例;

2、北宋龙泉窑(主要是金村窑)的窑址里,黄釉残器极多;

(图2,北宋龙泉窑黄釉)

(图2-1,北宋龙泉窑黄釉)

3、 北宋皇城考古挖掘的龙泉产品,以翠青釉为主,没有黄釉产品;

4、 南宋龙泉大窑产区窑址中,黄釉残品数量极多,其中既有通体淡黄接近蜜蜡色的,也有黄中带青的,还有半黄半青的;

(图3,两宋之际龙泉窑黄釉)

(图4,南宋龙泉窑黄釉瓷片)

(图5,南宋龙泉窑黄釉瓷片)

(图6,南宋龙泉窑黄釉瓷片)

5,南宋流通龙泉器物中,黄釉产品占比不少;

(图7,南宋龙泉窑黄釉莲瓣盖碗,缺盖)

(图8,南宋龙泉窑黄釉纸槌瓶)6、 南官产品有黄釉产品,老虎洞遗址出土数量约一万片,据说可拼凑成800件残器。

(图9-1,南宋官窑黄釉瓷片)

(图9-2,南宋官窑黄釉瓷片)

(图9-3,南宋官窑黄釉瓷片)黄釉,黄釉,为什么一定要把黄釉单列出来说道一下,这是因为,黄色在中国古代的皇权社会中具有一种特别的象征意义。早在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前,郭威裹条黄旗子,就是造反当皇帝的宣言,黄旗与黄袍,变化的不过是淘宝普货与高级定制的区别,不变的是那种独一无二的象征——黄色。

所以,黄釉,你懂的。

(图10,南宋龙泉窑黄釉瓷片)有意思的是,在已出版的龙泉书籍中,对黄釉青瓷的看法,有两派比较对立:

一派把它提到非常高的地位,或说黄釉青瓷器从宋徽宗开始就成为皇宫的祭祀礼器;或说黄釉是氧化气氛烧制,与青釉不可同窑而烧;更有甚者,提出黄釉冰裂是哥窑。

(图11,南宋官窑黄釉瓷片)

(图12,南宋龙泉黄釉瓷片)另一派则认为黄釉纯粹是因为欠烧所致,根本就与宋代尚青的审美主流不符合,是残次品。

对这些观点,咱先不急于表态,再找几条线索看看:

从龙泉窑址情况来看,无论哪个窑口,黄釉与青釉残片总是夹杂在同一个地层;而黄釉产品大多是要么欠烧要么过烧。

(图13,南宋龙泉窑黄釉瓷片)

(图14,南宋龙泉窑黄釉瓷片)从龙窑的特点看,由浙江大学出版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一书中谈到,龙窑长度不等,有的长达百米,龙窑内火焰属于平流焰,因而窑头的温度较高,前后温差很大,达80摄氏度甚至更大,而且缽体上中下温度亦不同,波动最少在30摄氏度。由此可见,龙窑的烧成气氛不易控制,不同窑位可形成不同温度和窑内气氛,特别是窑尾气氛,更难控制。

好了,别人家的观点,咱也不置藏否,把自家的观点梳理如下:

(1)龙泉窑所烧制的黄釉产品绝大多数当是天成而非人为。

黄釉出现在两宋各个时期,釉色不同,通俗地说是因为窑温高低所致,窑温的不同会产生怎样的黄釉效果呢?

在景德镇二元配方的前提下,正烧温度为1280摄氏度。宋代龙泉窑是龙窑纯瓷土一元配方,正烧温度应该在1260摄氏度左右,正烧条件下会产生梅子青,而略欠烧则会产生粉青。如果欠烧过度则产生黄釉伴随着砖红胎(图15),并产生鱼籽纹开片。

(图15,欠烧黄釉瓷片,砖红胎)有意思的是,过烧同样会产生玻璃质感的黄釉,但开片性质与欠烧完全不同(图16)。因此,龙泉窑所烧制的黄釉绝大多数可能是天成而非人为!

(图16,过烧黄釉瓷片)(2)从审美角度及黄色带开片釉的内涵来看,存在人为烧制的可能。

米黄釉带鱼籽纹开片的效果确实令人着迷,俗称“炒米黄”,从下图这只龙泉大窑叶坞底烧制的黄釉冰裂纹碗看,明显是人为的工艺(图17-1、图17-2),

(图17-1)

(图17-2)该碗口沿与圈足均采用黑胎,与此前郊坛下出土的官窑“扣银”碗几乎完全相同。黄釉发色深沉、稳重,修胎工艺极其讲究,完全符合官用的特点。

另外,从胎的情况看,这类产品并非欠烧黄釉。这说明,当时官窑已经掌握了加入含氧化钛的天然原料调配黄釉釉浆,龙泉烧制的官窑配方来自于宫廷。

(3)黄釉产品在南宋中晚期为官所重,是除粉青以外的第二梯队。

南宋中晚期的龙泉窑黄釉精品在杭州皇城中亦有出土,充分证明了其高贵的“皇家”血统。与明清两代相比,宋代对黄色的管控并不是那么严苛。可以想见,民间窑场随之兴起了效仿之风,以欠烧方式烧制鱼籽纹黄釉,且成功率非常低,真正烧出纯正的“炒米黄”仅在少数(与烧制粉青釉色同理)。

综合以上信息,能否这么判断,宋时龙泉窑工已清楚知道,不同窑位会出不同釉色的产品,虽然当时所追求的顶级产品是“雨过天青”,但除了窑位还有N多因素决定着产品的釉色,一窑之中,出青率也难达10%,那剩下的百分九十几的成品怎么办?正常推断,不管是过烧的灰青还是欠烧的黄釉,只要有人喜欢,那就照卖不误。

(图18,南宋龙泉窑黄釉瓷片)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种猜想。

究竟宋时龙泉黄釉是特地烧制还是无奈之举,目前没有找到当时的文献史料来证实。这倒有点像断臂的维纳斯,究竟那两只胳臂原来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谁知道呢,因为证据缺失,反令人产生无限暇想。

也许正是出于对黄釉的合理想像,那只直径瓶当时拍出了10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一千多万)的高价。

(图19,元龙泉窑黄釉荷叶盏)一些仿古高手也乘此机会,制作出高价黄釉冰裂器物。

来,挑战一下您的眼力吧:

(图20)

(图21)

(图22)

(图23)其中两新两老,回复可知答案。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