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劳春燕:一路奋斗到央视,与丈夫分居16年恩爱如初,真的不简单

《经典音乐圈》中国第一音乐微刊

“你才刚结婚,难道不想要这个家庭了?”

2006年,劳春燕毅然决定离开打拼了12年的上海,离开感情甚笃的新婚丈夫,远赴北京。

父母言辞激烈地撂下这句话,在他们眼里,劳春燕这完全是“瞎折腾”。

然而如今16年过去,她不但事业有成,而且与丈夫恩爱如初。

甚至还在2014年拿下了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

劳春燕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和魅力?要想解读,还要从她小时候说起。

1.“我要当状元”

劳春燕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爸爸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生。

读过书的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劳春燕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带着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

她在书中了解到了更大更远的世界,对远方的一切都充满憧憬。

而最让她憧憬的,是爸爸的职业。

劳春燕的父亲是市电视台的一名记者。

母亲曾经告诉她:“你父亲正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他将每个地方的故事都汇成了一幅画展示在电视上。”

从此,小小的劳春燕就在心里种下了自己的梦——当一名记者,去追寻远方的故事。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孩子童言无忌玩笑。

毕竟谁小时候,没有过考清华北大的梦想。

但小小年纪的劳春燕甚至表现出远超大部分成年人的定力和决心。

她认真规划自己的梦想,其中一个里程碑就是要考上状元。

为了实现梦想,她每天早上五点就开始起床读书。

明明已经足够优秀,却日复一日,从不懈怠地努力着。

这样的性格,注定她非池中之物,也注定了她人生的不平凡。

初高中时,劳春燕顺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绍兴一中。

这所曾经诞生过两位北大校长、15位中科院士的顶尖学校也没有掩盖劳春燕的光芒。

学校的教导主任甚至为劳春燕写了满满三页的推荐信,希望外交学院可以破例来绍兴招生。

虽然推荐信石沉大海,但这个举动本身,就足以证明劳春燕的优秀。

她自然也没有让人失望。

18岁那年,劳春燕以绍兴市第一名、浙江省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拿下高考。

为了实现当记者的梦想,劳春燕拒绝了清华北大的橄榄枝,选择报考新闻系排名第一的复旦大学。

优秀的人加上优秀的环境,碰撞出了更加耀眼的火花。

2.不服输的劲头

劳春燕进入复旦之后,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因为周围优秀的人太多,被激起了好胜心,学习劲头不降反升。

除了上课,劳春燕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

她一本接着一本地吸收着书里的知识,古今中外无一不涉猎,两年时间读了将近两千本书。

靠着优异的成绩以及高昂的学习劲头,她在大三就修够了四年所需的学分。

1994年,劳春燕凭着在校刊《复旦人》上发表文章和担任复旦大学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主持人的经历,顺利入职上海电视台,成为了一名编辑记者。

入职之后,她姣好的容貌以及落落大方的气质被台里看中,成为了新闻资讯节目《今日报道》的主持人。

这一年,劳春燕年仅22岁,不论从哪个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

但她不满足于现状,甚至可以说很焦虑。

上海电视台人才济济,劳春燕在其中并不突出。

对于从小就是人群焦点的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劳春燕并没有让自己焦虑迷茫太久。

经验不足,就在台下一遍一遍地练习,知识不够,就疯狂恶补相关的一切。

她说:“我总在给自己提问,自以为没有疑问了,才有资格坐在新闻播音室开讲。”

从22岁初入职场,到27岁拿下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这五年时间里,哪怕播报的是不了解的领域,劳春燕的节目几乎也是零失误率。

就这样,她慢慢崭露头角,从小透明变得举重若轻。

然而这时候,劳春燕却突然下定决心,要回到母校读研。

而且所攻读的经济学学位,和她本科的文学学位差了十万八千里。

为了播报经济类新闻时更加得心应手,就去攻读经济学研究生。

这样的魄力和勇气,远非普通人能比的。

3.势均力敌的爱情

劳春燕的付出没有白费。

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恰逢上海电视台内部大调整,原上海卫视改名东方卫视,并开设了一大波新栏目。

有学历有能力的她先后主持了《东方夜新闻》、《东方封面》、《今日观察》等新闻栏目。

并且拿下了中国最佳新闻主播、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成了首屈一指的台柱子。

事业一路生花的同时,劳春燕还邂逅了美好的爱情。

在一次联合其他报刊的工作中,她结识了时任新民晚报副总编的裘正义。

裘正义和劳春燕一样,同样出生于浙江。

同样是省状元出身,同样毕业于复旦大学,同样从事新闻媒体行业。

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历让他们迅速熟悉起来。

相处过程中,裘正义被劳春燕镜头前的端庄大方以及私下展露出来的活泼生动吸引,劳春燕也折服于裘正义的博学儒雅。

大概优秀的人总是会互相吸引,认识没多久,两个人就陷入热恋。

或许会有很多人觉得,两个“状元”的相处一定呆板木讷,没有情趣。

其实恰恰相反,劳春燕在恋人面前完全就是爱撒娇的小姑娘。

她曾经讲述和裘正义之间的趣事。

有一次劳春燕过生日,裘正义因为工作上的急事临时爽约,她委屈但是不好发作。

于是就自己一个人去买了蛋糕,悄悄躲在家门后边,等裘正义回家。

等门一打开,劳春燕就捧着蛋糕跳出来。

给裘正义一个“惊吓”的同时涂了他一脸的蛋糕。

即报了“爽约”之仇,又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而裘正义也并非传统意义上刻板的读书人。

他热爱文学和一切浪漫,曾赴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进修。

对于小自己8岁的劳春燕,裘正义既能包容她的小脾气小情绪,又能陪她一起笑一起闹。

走入婚姻,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结婚后的生活也正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相同的爱好让他们对彼此抱有充分的分享欲。

看过的书、对时事的见解、生活里的趣事……

他们总是能最快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并给予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这样有来有回的交流与碰撞是一切的生命力。

所以老话常说,婚姻要“门当户对”,主要指的并不是经济或地位,而是精神与思想。

思想上的共鸣远比世俗的财富地位要稳定和长久,也更能抵御时间与风霜。

这或许就是后来两人分居16年,婚姻却依然保鲜的最大原因。

但站在过去,站在2006年的时间节点上。

没人能为劳春燕打包票,他们的感情可以战胜距离。

所以她放弃在上海辛苦经营多年的人脉资源、离开熟悉且幸福安稳的生活、抛下新婚不久的丈夫的行为就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但是劳春燕对认定之事的固执和毅力早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初露端倪。

如今长大后更加有能力,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2006年, 她参加了央视《中国法治报道》公开招聘女主持人的选拔。

劳春燕一路势如破竹,从无数同样优秀的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成功拿到了offer。

离开前她说:“我想趁着年轻去拼搏一把,不想给以后的自己留下遗憾。”

幸运的是,裘正义懂得她的理想,她的追求。

对于和妻子结婚不久就要被迫分离这件事他虽然失落。

但比起互相陪伴,他们心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东西。

更何况,如今通讯交通都如此发达,何愁不能经常见面。

带着丈夫的理解,劳春燕踏上了北上逐梦之旅。

4.离开舒适圈

刚到北京那段时间,劳春燕过得并不好。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南方人,在三十几岁的年纪突然决定要去北方生活。

光是忍受截然不同的气候,就是一大难事。

再加上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家人朋友的孤独、高压的职场……

人的年纪越大,越喜欢呆在舒适圈,做出巨大的改变时就越容易伤筋动骨。

但劳春燕从来不会被这些劝退,她很快就调节好了自己的心情,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靠着端庄大方的气质和坚定让人信服的目光,她先后担任了《中国法治报道》、《大家看法》等法律栏目的主持人。

2007年,央视的经济频道决定面向世界推出一档电视节目《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

在主持人的选择中,复旦经济学硕士毕业的劳春燕脱颖而出,拿下了这档节目,开始将名气推向世界。

节目的成功加上劳春燕有目共睹的优秀,2009年,领导决定将她调职到国际频道,给其更大的平台。

然而这时候,劳春燕却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虽然和丈夫两地分居,且各自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无法轻易辞职,到对方的城市发展。

但只要有时间,两个人就会前往对方的城市,匆匆见面、再匆匆分离。

距离不但没有消磨掉他们之间的感情,反而增加了新鲜感和对彼此的珍惜。

这个孩子虽然来的意料之外,但劳春燕不可能会放弃他。

但彼时她正处于升职加薪的关键节点。

如何平衡孩子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成了劳春燕面临的首要问题。

她拒绝了裘正义要辞职来北京的举动,坚称一个人可以照顾好自己。

在劳春燕心中,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应该是让彼此更加优秀。

而不是带给对方一些束缚。

她知道裘正义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知道他早已扎根上海,北京除了自己以外,于他并无吸引力。

牺牲自己为伴侣付出固然让人感动,但这种靠感动堆砌起来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长久下去,付出的一方是否会怨恨会遗憾,接受付出的一方是否会被愧疚绑架,进而消磨掉感情,都是未知数。

与其去赌,不如保持现状。

那段时间,她一边克服着严重的妊娠反应,一边忙于交接等繁琐的工作。

甚至怀孕七个月时还挺着大肚子坚守在岗位上。

5.优秀无止境

劳春燕的付出没有白费。

孩子健康出生,小名阿宝,寓意是她和丈夫的珍宝。

工作上也顺利过渡。

她被调到国际频道之后,主持的《今日关注》、《中国新闻》、《环球视线》等栏目都备受好评。

还先后主持了3·11日本地震的特别报道、利比亚的战争直播以及在墨西哥和俄罗斯举办的G20峰会和APEC会议。

她终于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

像她父亲那样,将每个地方的故事都汇成了一幅画展示在电视上。

2014年,劳春燕拿下中国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

在自己从小梦想的领域名利双收,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劳春燕活成了无数人羡慕的样子。

但这背后,也有着无数人无法想象的辛酸和挣扎。

阿宝刚出哺乳期,她就把孩子送到丈夫身边,一个人继续在北京打拼。

有人说她冷血,为了工作,连刚生下的孩子都可以抛下。

但对于劳春燕来说,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她无法兼顾幼童和工作,不然又有哪个母亲愿意和孩子分隔千里。

而孩子在上海有爷爷奶奶可以帮忙照料,裘正义的工作也比她清闲的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一直到孩子上小学,有了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后,劳春燕才把阿宝接到北京读书。

但夫妻分居的局面依然无解。

幸好,他们的感情不会因为距离遥远而变淡,如今16年过去,49岁的劳春燕和裘正义依然恩爱如初。

其实有时候,一味的迁就、一味的委曲求全反而会让原本势均力敌的两个人思想脱节。

对于足够优秀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一个精神思想上和自己有共鸣的伴侣,而不仅仅是晨昏昼夜的陪伴。

永远让自己保持优秀,保持吸引力,这大概就是劳春燕婚姻保鲜的秘籍,也是她的不简单之处。

愿所有女性共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转载自原创文章: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