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曹 斌 贺蜜蜜 | 陶学诗:云程发轫 干霄凌云

陶学诗:云程发轫 干霄凌云

文 | 曹 斌 贺蜜蜜

陶学诗先生

“陶学诗的文章,李源逢的字,南华宫的牡丹,丁家娃的戏。”

至今还在张掖一带口口相传的这首民谣,首句在向人们讲述着本土先贤陶学诗先生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和震古烁今的思想瑰宝。

陶学诗,甘肃张掖白塔村人,生卒年不详,但据现存史料和同时代人的生活轨迹推算,他大约生于1880之后,卒于1952年左右。他是著名诗人、教育家、书法家,以自己先天的聪慧和后天的勤奋,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科(十二年一科)拔贡。该科张掖考中六人,他崭露头角,拔得头筹,一时名震张掖,因之,附近乡民尊称其为“陶贡爷”。其生前曾任四川某县教谕,因时局动荡,后辞官返乡,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张掖甘泉书院、觻得书院、河西讲舍及当时“新式”学校教书育人,可谓“义声名陇上,桃李遍河西”。这迄今仍广为流传的民谣,足以说明陶先生尊贵的人品、显赫的社会地位,以及文章书法在张掖的影响力;先生的诗文、书法被誉为当地代表性艺术之一。

河西古民居

据陶家后代介绍,陶家大院其实不大,占地只有2亩多,但修建独具匠心,富丽堂皇,很为豪华,是陶学诗拔贡后修建的。当时遵循封建社会的规矩,一个如果人发迹后,都得打庄建院以显示富有豪华的气派,以此来光耀门庭、炫富乡里。

陶学诗先生有四个儿子,他以耕读为本,尽管身为文人,但治家有方。当时白塔村因为水多,很多都是二阴地,碱性大,不能耕种农作物。于是陶先生就带领儿孙挖沟排碱,让碱地变良田,不断改良别人遗弃的撂荒地,种植粮食和农作物,发展陶家经济,壮大家族声威。土改前听到风声,陶家也曾暗中变卖部分家产和耕地,但仍有耕地上百亩,土改时被定为上中农成分,受尽别人歧视。目前,陶氏家族繁衍子孙上百人。在三年困难时期,陶家大院也没有幸免于难,躲过浩劫,最终毁于一旦,也被拆除了。据2017年出版的《张掖文史》第四辑记载,白塔村五社八旬老人高秀兰回忆说:“‘家存一两铜,就是反革命’。在这样吓人的口号下,谁家还敢存放半点钢铁家什?我们陶家门上有陶贡爷留下的一大院房子,那‘五子夺魁’的五架梁堂屋气派得很,房檐下的大柱子成年小伙才能抱得住,一齐是雕花的板墙,堂屋、厦房和街门上都有匾额。可惜得很,1958年大炼钢铁时拆了,拆下的大木料装了十几车,都被运到北关大队任家庄子修了高级社,小木料也被运到炼钢厂,进了炼钢炉。陶家人没处住,就求爷爷告奶奶地到队里杨家门上借住。闹腾了好多日子,一场轰轰烈烈地不炼钢铁的运动才没动静了。”

据了解,陶家大院原址就在现在的张掖北三环路以南、中航旅基地对面。

“甘州文脉远,百载忆乡贤。

拔贡河西著,锦章天下传。

德行高万仞,弟子有千员。

值此思陶侃,曾孙咏不凡。”

廖海洋 2022.06.15于兰州

史书充栋总劳形,沙海淘金终有得。过往仅仅只有百年,过去的很多东西却已模糊不清,即将遗失在历史的迷雾中无法捡拾,这其中包括陶学诗先贤的诸多诗文典籍。廖海洋的《题张掖拔贡陶学诗》诗作,和付聪林的《张掖晚清名士陶学诗》美文一道,就是透过历史的毛玻璃,再度考析本土先贤陶学诗生平事迹的代表作。

陶学诗题写的“云程发轫”松木大匾

由于历史的原因,陶先生著述都已散失,很少有遗存,现仅存其题写的“云程发轫”大匾一面,历经近百年风雨得以存世,由其后人珍藏。

陶学诗先生的“云程发轫”匾牌,虽只有区区四字,但反映出作者及受匾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儒雅的君子之风亦可见一斑。

此匾长190cm,宽88.6cm,厚4.6cm,质地松木,内容为“云程发轫”,落款为“张掖高等学校教员——张鸿儒鞠躬撰、陶学诗鞠躬书、李源逢鞠躬赠”,匾下署三十几人姓名,说明该匾应是他和他的学生联合出资所为。

该匾正文“云程发轫”四字呈阳刻凸起状,其余文字皆为宣纸所书,后用清漆涂刷贴于牌匾之上。整个牌匾以松木素色为基调,未施任何色彩,从侧面反映出先生朴素、勤俭及不慕虚荣的君子之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物质财富之贫穷与人民生活之艰辛。牌匾从两个方面进行赏析,其一为书法之正大气象,其二为匾文之文化内涵。

书法家石松鉴定此匾牌属于典型的清代“馆阁体”,是指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在考试中出现的一种“通用”字体,该字体早在宋代就已出现,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字,至明清两代更为盛行。

陶学诗先生所书“云程发轫”四字,从结构、用笔、气韵等方面来看,无疑属于当时的馆阁体亦即“干禄体”,且自出机杼、功力不凡,遗墨笔力遒劲,藏锋内敛,圆润凝重,彰显了自己独到的书法特色。然而上世纪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此匾虽曾一度沦落为床板,抹去了“乌、光”的墨色与新鲜感,但“正(方)、大”的气象与儒雅含蓄的用笔特点透过百年的沧桑岁月仍依稀可见,馆阁体于清代犹如二王之于唐代,由此推断陶学诗先生当是时代的佼佼者,此匾不单是先生当年精美书法的佐证,也是留给后人一份浓浓的亲情与思念。

张掖城北湿地公园

在近现代中国,甘州多出大儒,陶学诗、袁定邦、周世魁、申缅胥、陈春基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发愤求学、寒窗苦读、学富五车、学高八斗,他们放眼世界、心怀家国、不计名利、胸纳百川,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忧国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文化人、淡泊明志的高尚道德风范,成为了后世熠熠生辉的明灯和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导着甘州子弟的奋斗方向,鼓励着后辈儿女的前进目标。先贤已逝,他们的品德成为了我们的精神之钙,他们的言行也成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

林花谢了春红,岁月无声喑哑。追思先贤,精神永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一座城市的特色与竞争力。先贤文化作为灿烂的精神遗产,有坚守道德、激励后人的不朽作用。

2022年7月9日“义声名陇上,桃李遍河西”纪念陶学诗先贤座谈会

2022年7月9日,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和甘肃传汉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义声名陇上,桃李遍河西”纪念陶学诗先贤座谈会。在这次旨在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挖掘乡贤文化,培植企业文化、传承文化精神的座谈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认为陶学诗先生是张掖文化滋养出来的贤达之人,也是张掖地域文化众多代表人物中的一个重要标记。他一生淡泊名利,心系故里,尊师重教,精心育才,是我们探寻文化精神血脉,弘扬文化传统的精神动力。陶先生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或信息中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道受业解惑图

陶学诗先生之曾孙陶琦,字东篱,号南山,别署甘泉居士,本科学历,曾任教师。现供职于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甘州区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辞赋学会、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一届理事、常务副会长、二届会长,《甘州诗词》主编。两次被省楹联学会授予“甘肃省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甘州城北水云乡,人才辈出有英贤;一支文脉惠乡里,无尽薪火代代传。张佩荣感先贤道德文章,羡陶氏家学渊源文脉流长,欣然命笔赋诗《读陶公遗墨遥寄陶琦君》赞曰:

斑驳墨韵洇风雨,拂却蒙尘散异香。

青史煌煌彰翘楚,民谣朗朗颂文章。

慨然豹隐归乡野,甘作春蚕课栋梁。

绛帐门生尊宿老,云程发轫脉流芳。

汉传堂蔚来城效果图

2021年,传汉堂公司在陶学诗家宅——陶家大院所在地,征地104亩开发蔚来城建设项目,项目分三期共开发500套住宅,目前一期6栋110套已全面封顶,园林景观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交付使用。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城市的扩建,陶家大院遗址已成为城市建筑的黄金地段。甘肃传汉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决策者高瞻远瞩,以睿智的目光牢牢地锁定了坐落在陶学诗故居,充满文脉气息的这片福地,开发蔚来城,打造张掖新地标,更好地印证“甘美天下、州藏古今”的博大精深。

清朝教学书院

蔚来城的建设者深谙城市精英对品质理想家居的期待,以超前的理念、独具的匠心,大力传承、践行、弘扬本土先贤文化,恪守“以人为本以水为景”的居住环境理念,秉承“观山观水观景,放心舒心安心”的刚性需求,着力打造“居在水中,楼在绿中,车在楼中,乐在其中”的温馨和谐家园,增添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助力张掖乡村振兴、经济腾飞和文化繁荣,进而赋能彩虹张掖的打造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为奋力谱写大美张掖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