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最高法:2021年网络诈骗案近5年出现首降 贷款类案件占比最高

原标题:最高法:2021年网络诈骗案近5年出现首降 贷款类案件占比最高

安全419了解到,8月1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涉信息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2017.1-2021.12)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对近五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新收、已结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趋势及网络诈骗、网络赌博以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重点犯罪案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识别防范此类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相关部门加强犯罪治理等将发挥积极的参考作用。

报告核心内容如下:

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的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共计28.20万余件,案件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该《报告》界定的涉信息网络犯罪是指以互联网为工具或手段实施的危害社会、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或是对计算机系统实施破坏的行为等犯罪行为。

近四成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涉及诈骗罪

2017年至2021年,全国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共涉及282个罪名,其中诈骗罪案件量占比最高,为36.53%;其次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量占比为23.76%。

近五年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共涉及66万余名被告人

2017年至2021年全国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共涉及66万余名被告人,平均每件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涉及被告人数约为2.4人。其中,3人及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占比为9.50%。

被告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至39岁

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中18周岁以上未满40周岁的被告人占比最大。18岁至28岁被告人占比在2019年达到最低后又出现上升,存在网络犯罪罪犯年轻化的苗头,29岁及以上被告人占比逐年降低。

2021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中的占比开始激增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占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11.88%。其中各年度的占比分别为:0.06%、0.07%、0.22%、5.78%和54.27%。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020年同比激增34倍,2021年同比再增超17倍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新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共计7.20万件。其中2017年至2019年呈逐步上升趋势,2020年起呈现快速激增走势。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涉及被告人共计14.37万人,2021年被告人占比约九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涉及被告人共计14.37万人。其中,2018年同比增长383.33%;2019年同比增长581.03%;2020年同比增长2497.22%;2021年同比增长1196.58%。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80、90后被告人占比近九成

从被告人年龄分布来看,18周岁至28周岁占比最大,为55.09%;其次为29周岁至39周岁,占比34.23%。

超五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案手段为提供支付结算帮助,占比最大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从作案手段分布来看(除其他以外),支付结算环节提供帮助占比最大为53.45%;其次为提供通讯传输支持占比18.25%;提供广告推广支持占比4.95%。

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中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2021年网络诈骗类案件近5年首次出现下降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网络诈骗类案件共计10.30万件。其中2018年同比上升71.69%;2019年同比上升25.15%;2020年同比上升40.36%;2021年同比下降17.55%。(该《报告》界定的网络诈骗是指以互联网为工具或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

近五年网络诈骗共涉及22万余名被告人

2017年至2021年全国网络诈骗案件共涉及被告人22.34万名,平均每件网络诈骗案件涉及被告人数约为2.2人。

网络诈骗案件中,前三类案件为贷款、冒充类和虚假招聘类案件

被告人在实施网络诈骗案件时,多以办理贷款、冒充他人身份、发布虚假招聘、征婚交友信息、诱导参与赌博、捏造网购问题、投放虚假广告等方式或话术来欺骗受害人。其中办理贷款的案件占比最高,约占16.71%。

近五年涉贷款类网络诈骗案件中2019年占比最大为18.99%

涉贷款案件占全部网络诈骗类案件的16.71%。其中,各年度涉贷款类网络诈骗案件占该年度全部网络诈骗案件的比例分别为:13.62%、16.71%、18.99%、17.57%、14.93%。

近五年冒充类网络诈骗案件中,被告人冒充女性、熟人居多

被告人在实施网络诈骗案件时,多以冒充他人身份、虚假招聘、办理贷款来进行欺骗。从被告人冒充他人身份类型来看,冒充女性占比最高为22.20%;其次为冒充熟人占比15.53%;冒充企业职工占比10.96%;冒充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比9.19%;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占比7.18%;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占比5.05%。其余冒充类型还有冒充通信运营人士、专业人士、学生、黑社会和航空公司等。

近五年招聘类网络诈骗案件占比在2019年开始回落,其中兼职刷单类占比近三成

招聘类型案件占全部网络诈骗类案件的10.16%,其中兼职刷单类案件占招聘类案件的28.01%。从年度占比趋势来看,招聘类案件在网络诈骗类案件中的占比在2018年上升,此后有所回落;兼职刷单类网络诈骗案件,案件量逐年上升,2018年后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又有所升高。

6.32%的网络诈骗案件是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的诈骗

通过分析网络诈骗案件特征得知,6.32%的网络诈骗案件是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犯罪。2020年至2021年,受疫情影响涉制销口罩诈骗案件占全部网络诈骗类案件的5.26%。

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中网络赌博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网络赌博案件在2018年、2019年呈大幅上升趋势;2020年出现轻微下降后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网络赌博类案件共计4.90万余件。其中,2018年同比上升59.26%;2019年同比上升6.80%;2020年同比下降5.29%;2021年同比上升15.34%。

网络赌博案件占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近一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网络赌博类案件占涉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8.68%。其中,2017年占比19.57%,2018年占比19.83%,2019年占比25.75%,2020年占比20.17%,2021年占比11.37%。案件量占比前三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开始出现下降。

近五年网络赌博共涉及13.02万余名被告人

2017年至2021年全国网络赌博案件共涉及被告人13.02万余名,平均每件网络赌博案件涉及被告人约为2.7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