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我的美丽乡村 | 友联村:猞猁河畔城市后花园

原标题:我的美丽乡村 | 友联村:猞猁河畔城市后花园

Bang Mang

我的美丽乡村

友联村距离宾县县城25公里,猞猁河由南向北穿村而过,三面环山,依山抱水。山奇水秀,人善景美,友联村一年四季游客不断,这也让这里的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严英是友联村出了名的“网红”,她和丈夫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和超市,用网络直播推销地道的农家菜,用短视频宣传自己的家乡,从早到晚两口子忙得不亦乐乎。五年前,严英家还只能靠几亩山坡地维持生计,她和丈夫农闲的时候也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如今靠乡村旅游,她的小日子实现了大变样。

友联村是由三个村合并而成的,表面上三村合并之后村子大了,但实际上村委会的班子面和心不合,人心涣散,合并后三个老村仍然各行其道、矛盾重重,村里欠下了巨额外债,就连村委会的房子都被拿去抵账了。为了改变友联村这种状况,宾州镇党委把刚调来的副科级干部管洪彬任命为友联村党支部书记。

友联村虽然有4000多口人,但是耕地面积却只有一万多亩,土地对农民来说弥足珍贵,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村干部多种地不交费、村民少种地还交费的事儿不计其数。取缔“书记田”,由村民轮流抓阄承包。管洪彬利用三年的时间,整合村集体土地,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合理化分配,村民看到了希望,也让民心渐渐凝聚起来。聚拢了民心,接下来就该考虑带领全村致富了,正所谓“要想富先修”,友联村虽然距离宾县只有25公里,但是交通却一直是村民的心病,此时的管洪彬又把目光放在了修路上。

管洪彬找县里、市里、省里,终于在2008年,贯穿全村的17.5公里柏油马路建成,打通了通村的最后“一公里”,村民的“心病”治好了,如何填满百姓的腰包成了关键。独特的地理优势,让友联村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光靠农田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怎么让百姓富起来,成为了管洪彬和村民们一起破解的问题。

有了梧桐树不愁金凤凰,天然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在外打拼的村民回乡创业,发展乡村旅游。采用村企共建的方式将温泉和山峰景观建设成为旅游项目,让村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王海亮原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致富,几年前他开始种植中草药,没成想,种植品种的调整居然跟乡村游擦出了火花。王海亮用游客体验的方式盘活手里的农业资源,在获得中药材收益的同时,还赚取了游客体验的费用,而体验的过程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药材的种植过程,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知道友联村不仅有山有水,还有丰富的中药材。

正所谓一招棋对,满盘皆活,中药材的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体验基地增加了友联村的旅游项目,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就业。乡村振兴,产业带动是关键。旅游产业的发展让友联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方向,也拉动了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民赵强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正是友联村良好的自然资源和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把他吸引回了家乡。“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这句话始终在赵强耳边回响,近几年,友联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他决定回乡创业,如今,赵强养殖的大鹅不仅售卖给了游客,还供应村里的酒店和农家乐,这让赵强干劲儿十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今的友联村,全村上下干劲十足,村子强了,村民也富了,友联村不再是人人嘲笑的“山沟子”,成为了大城市依山傍水的“后花园”。从发展乡村旅游到现在,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友联村不仅还清了百万外债,而且固定资产已经高达两千多万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三千多元,增长到现在的近三万元。友联村已经成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友联村村子强了,村民富了,大家的生活好了,村民的素质也跟着提高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友联村也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茶余饭后的文化活动大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为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友联村没少下功夫,“星级户评比”现在已经深入人心,家家争先进,户户评星级。现在的友联村家风清正,邻里和谐。

原来的友联村矛盾多、上访多,为了根治这个问题,友联村开创性地设立了调解室,化解邻里矛盾,调解家庭纠纷,实现了小事儿不出屯儿,大事儿不出村儿。村民给调解室起了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法律诊所”。

从家风到民风,从民风到村风,友联村风清气正、和谐文明。如今,友联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友联村村强民富、宜居安康,坚实地朝着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帮忙》节目热线电话:

0451—82890011

《帮忙》栏目播出时间:

每天19:30—20:15

记者:黄鹏健

责编:张立

审核:袁帅

监制:翟波涛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极光新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